碧波荡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荡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3-22 14:19:42作者:佚名
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主要有轻徭薄赋、均田制、法治天下、以民为本等,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政治方面
唐太宗深明隋亡教训,坚定“民惟邦本”的特点。在用人方面,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杰出政治家的典型体现。唐太宗在人才的甄选上注重惟贤与才是用,既往不咎――“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择官》),“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故要求“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唐纪九》)。正因如此,贞观一朝方得济济人才,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程知节、秦叔宝等,这些人也因为太宗的知遇之恩和任用得当,发挥了自己最佳的为政潜能,同心协力,共创出治世伟业。
兼听纳谏是封建帝王的另一重要个人政治修养和品质。在这方面,唐太宗堪称典范,例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对为君之道鲜明而酣畅的表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二)经济政策及措施
唐太宗认为,农业是安定民心、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唐太宗在兵戈扰攘之后,关心民间疾苦,把自己的简静无为,推广为对天下民众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如: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要求朝廷尽量缩减开支,令臣民勿侍靡费;实施奖励耕作的政策,使农民纷纷回归故里从事农耕,令农业生产得以复兴;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和减轻赋役负担的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贞观后期天下丰足。
(三)慎用法律
唐高祖在武德初年即令人制定唐律。唐太宗时,又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加以修订,并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行全国,习称《贞观律》。
唐律体现了德刑相济、礼法并用、宽仁慎刑、立法宽简、稳定法律、执法严明、宁国安民的特点,如减去了大辟(死刑的总称)92条,减流为徒71条;对死刑持慎重态度,规定了严格的审理、复核程序;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既有仁德之意又为国家保护了劳动力;对于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擅自加重赋敛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等等。唐律不仅成为宋律、明律的依据,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法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