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哪些人?(哪些人不适用于强制隔离戒毒)

更新时间:2022-11-13 10:01:59作者:未知

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哪些人?(哪些人不适用于强制隔离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哪些人?

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哪些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需要多长时间?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决定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查清其身份后通知。

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戒毒人员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时,应当接受对其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根据戒毒的需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组织戒毒人员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有严重残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看护和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不得体罚、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员。”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配备执业医师。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执业医师具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可以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戒毒人员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 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强制隔离戒毒的相关内容,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一些吸毒成瘾的人,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到你,谢谢浏览!

为您推荐

购房者怎样可以退房?(购房者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

以下情况下购房者能够退房01、房屋设计与合同不符02、房屋被进行多次交易03、不合理延迟交房04、房屋质量不合格05、开发商原因导致不动产证办理受阻06、项目五证不齐全。

2022-11-13 19:01

偷录的录音、录像成为判决的证据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录音、录像证据必须合法取得。2、录音、录像虽未经对方同意,但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获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形。3、录音中谈话人身份明确4、录音的内容限于与案件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民事行为或活动

2022-11-13 19:01

辞职和辞退的区别是什么(辞职和辞退的区别是什么呢)

辞退:公司因故让员工走人,员工可以得到在上班期间同岗同事得到的待遇和福利;辞职:员工向公司提出要走人,没批的话走人叫自动离职,批了的话走人就还有工资,没惩罚。

2022-11-13 19:01

二手房过户手续怎么办? 二手房过户手续怎么办理流程

买方需要携带的证件资料:1、若买方单身,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房屋买卖交易的契税完税证明1、卖方需要携带个人身份证、房产证,如果交易房屋卖方有多个权利共有人,需要共有人到场签字 2、如果是房产是继承

2022-11-13 19:01

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呢)

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在我们调查中,多数受害者都是在被施暴时惨遭残害。暴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

2022-11-13 19:01

子女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2022-11-13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