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新农人”的丰产“粮”方

更新时间:2022-07-07 20:10:20作者:未知

返乡“新农人”的丰产“粮”方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记者孙晓辉)盛夏,骄阳似火。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的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刚从地里赶回来。“今年我们的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836.62公斤。”薛丽娜脸上挂满笑容。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由大汶河冲击形成的大片平原,土壤肥沃、耕作便利,因地处大汶河北岸,史称汶阳田。马庄镇的四万余亩耕地,便处在汶阳田的核心区,自古便以粮食高产著称。

小麦平均亩产600公斤、玉米650公斤、小麦新品种推广试验田最高亩产802.5公斤……如今,这片有着6000多年耕作文明史的土地,正在薛丽娜这样的“新农人”带领下书写粮食高产的新篇章。

2008年,在同学、乡邻、亲友们不解的目光中,大学毕业的薛丽娜与同班同学也是后来的丈夫李宁毅然返乡创办合作社。

返乡种地的“种子”,其实早在年幼时就已深埋在薛丽娜心中。父亲是镇上的“老农技”,从小耳濡目染,她早早便对种粮的辛劳和重要有了理性认识:“父亲觉得早晚要有年轻人来种地。”

就这样,薛丽娜和李宁从大城市回到农村。面对几间简陋的办公室、一望无垠的黄土地,时常眉头微锁的薛丽娜,心里的算盘打得哗啦响:资金从哪里来?土地从哪里来?谁来种?市场怎么解决?

摆在薛丽娜面前的考卷,没有了选择题,全是问答题。

当然,起步时最难的除了这些,还有百姓的观念。

——“什么社?”

——“加入合作社!每股200元、流转费每亩600元。”

——“听不懂,你们俩孩子还教我们怎么种地?”


今年5月26日,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种粮大户薛丽娜在麦田里忙碌。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起初,二人白手起家,以每股200元、流转费每亩600元吸收周边村民成立合作社,但当时农民普遍不接受土地承包,土地难以成片。最终,通过镇村两级组织的协助和入户工作,合作社取得最初的13.4亩土地,还获得了一笔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30万元贷款。

为了节省雇人费用,他们与员工一起划锄、追肥、打药、收割……太阳晒黑了皮肤,手上磨起了血泡,一沾水疼得直咧嘴。

“最高兴的事有两样,一是看到嫩芽破土,二是看到粮食丰收。”薛丽娜说,条件虽苦,但心里很甜。


5月26日,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种粮大户薛丽娜查看小麦灌浆情况。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选购良种、购置农机、聘请技术人员,夫妻二人边干边学,很快见到成效:先后承接岱岳区“配方施肥试验”“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等项目,土地流转面积扩大到160亩。

2017年6月,小麦即将开镰,一场狂风裹着暴雨将麦子全都扑倒在地上,这意味着不仅减产,还增加了收割难度,一下损失10多万元。

“合作社如此,农民遇上极端天气困难更多。”一场灾难让薛丽娜更坚定了为农服务的决心。为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她一方面积极对接种业等企业,接种订单粮,确保小麦等售价能够每斤高出市场价一两毛钱。另一方面不惜成本购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为周边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

薛丽娜的合作社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进精量播种机、无人飞行植保机、玉米收获机等机械设备,以低于市场10%左右的价格,为全镇四万多亩耕地提供植保、收获、病虫害防治等粮食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架起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

“一下地看到她,咱心里就有谱儿。”如今,村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合作社已从起步时的几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68户社员,经营土地1300余亩,承接的多个项目都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乡村振兴大潮涌动,一系列切实的举措,让薛丽娜看到了更大的希望。“现在回头看,农村对我而言是更好的舞台,在这里我找到了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支点。”迎风漫步在沃野平畴,这位“新农人”笑得灿烂。

本文标签: 新农  薛丽娜  小麦  岱岳区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