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警察局长称,对安倍晋三遇刺承担全部责任

更新时间:2022-07-10 13:40:18作者:佚名

奈良警察局长称,对安倍晋三遇刺承担全部责任

极目新闻记者 胡秀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9日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葬礼将在11日和12日举行。11日举行守夜仪式,12日举行追悼会。葬礼将由他的遗孀安倍昭惠在东京的一座寺庙中主持。

据NHK报道,日本国家警察厅表示将审查枪击事件前的安保安排。安保工作由奈良县警察负责。

奈良县警察局长鬼冢智明表示,他不否认安倍的安保存在问题。在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当局正在调查在安倍被枪杀之前安保出了什么问题。他补充说,他对导致安倍被杀的安全故障“承担责任”。


一辆载有前首相安倍晋三遗体的汽车于7月9日星期六抵达东京 (图源:CNN)

“这是我在执法27年中感受到的最强烈的内疚和遗憾。”他说。

射杀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说他使用的武器是自制的。失业的山上告诉调查人员,他对某个他认为与安倍有联系的团体怀有仇恨,但警方没有透露该团体的名字。

山上用胶带包裹的铁管制造了多种类型的枪。警方发现了装有三根、五根和六根铁管作为枪管的枪支。警方说,嫌疑人将子弹插入他自制枪的管子中,这些枪是他在网上购买的零件自制的。警方认为嫌疑人使用了他在暗杀中制造的最强大的武器。

延伸阅读

牛弹琴:安倍晋三悲剧性落幕 带来10个后果值得警惕


安倍晋三

奈良街头的两声枪响,日本一代强人安倍晋三永远倒下了,享年67岁。毫无疑问,这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给世界极大的震撼。

具体刺杀细节就不说了,却不得不感慨命运弄人。要知道,安倍当天搭飞机转汽车,特特赶到奈良,在街头发表政治演讲,听众也就寥寥几十个人,却不想最终将命送在了那里。

死者为大。全世界一片哀悼。但这位重量级政治家的悲剧性落幕,不可避免给日本给周边邻国以及世界,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影响。

完全个人观点,至少十个后果吧,有些,还牵涉到外国对安倍的评价,以及“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的借题发挥。但其中传递出的一些信号,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示意图

后果一,日本人心态改变。

看到不止一个日本人感叹,这件事会“永久改变日本”。

安倍之死,肯定会改变日本政坛,但更会改变日本人的心态。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枪支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18年,仅有9人死于枪支暴力,美国则是39740人。但偏偏,安倍还是被当街刺杀了,日本政坛肯定人人自危,谁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民众难免人心惶惶,日本现在还安全吗?

日本进入多事之秋,国内矛盾凸显。一些矛盾不排除激化,肯定还会外溢,影响到周边乃至世界。

后果二,右翼肯定会抬头。

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

被抓的凶手山上彻也,曾是日本自卫队成员,宣称就是对安倍不满,“就是想杀了他”。动机可能永远是谜,哪怕公布了,人们也未必相信。但悲剧性的事件,安倍右翼领袖的地位,肯定会导致日本右翼抬头,甚至不排除加快安倍心心念念的修宪进程。

这不由让人想起日本战前的刺杀,今年正好是日本“五·一五事件”90周年,当时一些右翼少壮军官刺杀了日本首相犬养毅,由此,拉开了日本法西斯化的序幕。

但愿,这是我的忧虑。


嫌犯被抓

后果三,日本政坛洗牌加剧。

当然,现在的日本,毕竟不是战前的日本。安倍离开后,日本政坛将急剧洗盘。

短期内,自民党会展现团结,日本民众也会投下同情票。但岸田文雄毕竟不是安倍的子弟兵,两个派系素有不和。岸田加快走出安倍阴影,不排除马上内阁重组剔除安倍的亲信,比如,安倍的亲弟弟防卫大臣岸信夫、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等。

安倍的右翼化会被继承,甚至强化;但安倍的基本盘,将被其他派系瓜分。当然,斗争激烈时,日本对外就会更强硬,更具有挑衅性。

后果四,周边更趋复杂化。

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二和后果三,必然最终导致后果四。

日本修宪,朝鲜会怎么想?韩国会怎么想?中国会怎么想?东南亚会怎么想?毕竟,日本是给整个亚洲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日本重新军事化而且急剧向右转,这些当年的受害者,必然更加警惕。

尤其是朝鲜、韩国、中国,与日本关系将更加复杂,斗争将更加激烈。大家接下来就看吧,希望不是血雨腥风。


民众献花

后果五,看到日本政客两面性。

安倍绝对是一个狠角色,通过安倍之死,更让我们看到日本政客的两面性。

一面是隐忍、务实。我曾经写过,他曾为见普京一溜小跑,甚至不顾礼遇,觐见还未上台的特朗普。安倍的解释,他只是遵循“君子豹变”。这出自我们的古籍《易经》,原话是: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安倍的解释是:“并非为保身而豹变,而是为了国家和民众,可以舍弃面子,这是我们作为领导人应该有的姿态。”

另一面是顽固、保守。比如,下台后迅速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各种指责,扬言“台湾的事情就是日本的事情”。他甚至还洋洋自得披露,当年和特朗普第一次见面,就“告状”说:中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增加了约40倍的国防经费,除了中国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速度……

这样的日本两面政客,难道就只有安倍吗?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后果六,美国最后一次利用。

安倍死后,全世界哀悼。毕竟,作为战后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也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日本领导人。

但美国总统拜登的哀悼,更与众不同。拜登里面有一句话说:“暴力袭击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枪支暴力给所有受其影响的社会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这明明是政治刺杀,怎么是枪支暴力呢?很显然,在拜登眼里,哀悼安倍去世只是一个由头,正好来对美国枪支暴力表态。一些美国人就批评,美国总统的官方文件,尤其是哀悼安倍的特殊时刻,居然也“出口转内销”和“夹带私货”。

国际政治,有时就是这样势利。哪怕哀悼对象是极尽交好美国的安倍。这就是美国。或许,这也是安倍被美国的最后一次利用吧。


安倍和普京

后果七,普京话中有话。

俄乌冲突后,日本和俄罗斯关系全面恶化。普京的唁电,更是话中有话。

在唁电中,普京说:“一双罪犯的手扼杀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安倍长期领导日本政府,为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与安倍保持着长期接触,他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专业素质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得更直白:“我们向全体日本人民表示深切慰问,安倍先生是真正的日本爱国者,他始终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并且更愿意在谈判桌上这样做。正因为如此,他与普京总统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建设性关系,现在这种政治意愿在一些国家是稀缺的,他们更愿意在战场上捍卫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死胡同。

说的是安倍,但更像是说给岸田文雄和其他领导人听的。这就是外交的技巧。

后果八,莫迪果然很有一套。

在所有领导人的唁电中,莫迪果然很有一套。

安倍去世后,莫迪连发七条推特,对“亲爱的朋友”不幸去世,感到震惊和难过,并为安倍、安倍的家人和日本人民祈祷。他并且回顾和安倍的多年交情,并称不久前访问日本时还见到安倍,“我没想到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莫迪下令,为表达对安倍“最深切的敬意”,印度将于7月9日起举行为期一天的全国哀悼。

这就是外交,莫迪的柔韧功夫,确实别具一格。安倍去世了,但这样破格对安倍的哀悼,对日印关系来说,无疑是一大加分。


安倍和莫迪

后果九,对中国的特殊考验。

我们看到,不管此前对安倍有怎样的批评,中韩都第一时间表达了哀悼。

中国外交部的表态是:安倍前首相曾经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向安倍前首相的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

还是那句话,死者为大,该批的时候要批,但特殊的时候,该有的外交礼节还是要有。这才是大国外交。

具体到我们普通人,我看到,确实各种表态都有。但窃以为,毕竟,对方已经是一个逝者了,我们可以不原谅他曾经的劣行,但大度表达一下哀悼,也是一种更成熟的国民心态。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也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当然,对日本接下来的举动,尤其是更右翼化的表现,我们该警惕的还是要提高警惕。


安倍晋三

后果十,对日本软实力的加分。

这一点,我们尤其要清醒。那么多世界领导人,不管是西方东方还是南方,都对安倍去世表达了沉痛哀悼。

能享受到这样哀荣的政治家,环顾整个世界,也不是特别多的。《时代》周刊也立马登出了安倍的封面文章,肯定也多是溢美之词。

这也让我们看到日本的软实力,虽然我们周边国家,很容易看清日本政客的两面性,但在全世界,日本的软实力强于很多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

安倍悲剧性的落幕,世界各国的同情,肯定又会进一步美化日本的形象,让日本有时更有恃无恐。

这或许也是安倍对日本最后的贡献吧。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却以这样的方式命丧街头。唉,人生苦短,纵是再绚烂的樱花,也不过是刹那的芳华!

本文标签: 安倍晋三  警察  前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