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本关于“七七事变”的英语书…

更新时间:2022-07-13 08:38:15作者:佚名

最近看了本关于“七七事变”的英语书…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观方翻译】

7·7事变纪念日这几天,看了本近年出版的英语小书——鱼鹰社的《中国士兵对阵日本士兵:中国1937-1938》(Chinese Soldier vs Japanese Soldier: China 1937–38 (Combat Book 37) ),有些比较有意思的点,略作记录,与大家分享下。


本文配图均引自《中国士兵对阵日本士兵:中国1937-1938》

首先,英语世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度其实是很低的,专门写这些内容的作者很少,能够精通中文的就更少。鱼鹰社这本关于中国的军事历史书(也包括近年其他几本),能邀请熟练掌握中英双语的华人来写,可以视作小小的进步。

据鱼鹰社介绍,作者Benjamin Lai出身于香港,在英国受教育,上世纪80到90年代在英国地方自卫队当过军官(serve as an officer in the British Territorial Army),目前在中国从事商业咨询工作。

当然,小小的进步背后还是有些不小的遗憾。书名为“中国士兵对阵日本士兵”,但共产党军队只是偶尔提及。从目录就能看出来,重点是卢沟桥、台儿庄、万家岭,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压根就没提。

是不是鱼鹰社和这位作者完全就不愿意讲共产党抗战呢?倒也未必。

比如在本书中《万家岭》一章,作者提到:“武汉也是苏联志愿航空队的基地。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至关重要。在中国飞行员得到训练之前,它在1937年到1941年间,构成了中国仅有的具备实际效能与生存力的空中力量。这是蒋唯一能用的空军。”如果要抹杀苏联航空队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共产影响”,作者完全可以不提这事。

更直接的例子是,近年这位作者在鱼鹰社还出了本《长征》。我也简单翻阅过,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黑点”。

在《长征》的结尾部分,他写道:“从1937年到1945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日军发起了纪律严明、组织良好(disciplined and well-organized)的游击战。”这比某些人所谓“游而不击”的胡扯要强多了。

他还批评了蒋介石的“微操”,以及国民党军队没有中共军队的军事民主。当然不能指望鱼鹰社和作者在政治上把蒋介石政权连根批判,可至少也没有吹捧。

然而,回到《中国士兵对阵日本士兵》这本书,无论是出于篇幅考虑,还是国共军事体系的独立性考虑,把中共军队从“中国士兵”里缩减掉,还是非常遗憾的。

下面就谈谈一些有趣的点。

在介绍中国国民党军队时,作者说:

传统上从农民征兵(80%来自农业背景),新兵通常加入军队作为摆脱贫困的一种手段。一些新兵的年龄只有14岁,但大部分都处于最佳战斗年龄(十几岁到35岁左右)。他们是健康、坚韧和坚强的人,服从性好,并且很少要求回报。 然而,大多数——大约85%至90%——是文盲;尽管这妨碍了训练,尤其是在信号、工程和大炮等技术武器方面,但中国士兵可以比同级别的西方士兵更快地掌握技能和技术。 美国军事观察员评论说,一个典型的中国士兵可以在两天内熟练使用火焰喷射器,即使是学习最慢的人也可以在不到四天的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而普通美国士兵至少需要四天甚至五天才能学会如何使用相同的武器。

这个小例子对中国士兵的褒扬还是挺高的,四舍五入就是狠夸中国人聪明啊。不过由于此系列书籍体例的问题,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出处。我怀疑能够在美国观察员面前学习火焰喷射器的中国士兵,可能并非“85%到90%是文盲”的“典型”。

在介绍国民党军队指挥体系时,有这么一则图说,比正文还有趣:

绝大多数中国高级军官都打过仗,但针对的是中国的土匪或共产党的武装起义,而不是像日军那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专业部队。1930年代,国民党与共产党持续作战,但对手没有多少自动武器,当然也没有任何空中力量。这意味着国民党军队缺乏基本的步兵技能,例如靠伪装来躲避空中观察,以及控制灯光和烟雾的纪律,这导致他们在1937年和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表现不佳。

共产党军队在书里出现不多,往往像这样成了“背景板”。虽然作者讲的也是实情,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了“奈何共军有高达”的梗。而且也忍不住想问,如果红军武器强了,国民党军队是不是真能越战越强?真能理解现代战争?会不会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提前20年就逃到海岛上去了?

另一个图说背景板的例子是:

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在战争期间招募了一些女兵。虽然许多人在后方担任医务人员和信号员的角色,但也有一些人作为步兵在前线作战,或进行侦察工作——以及作为间谍,其中许多人表现出色。根据记录,到1944-45年,大约10%的中国军队(不包括共产党军队)是女性。


这个“根据记录”用得有意思,感觉作者自己都不大信的样子。1944到45年的数据,和1937也没啥关系。面对如此“先进”的女性占比,最容易让人想到的词大概是“吃空饷”?

这样的例子还有,图片是日军涉水,图说如下: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黄河流域很大一部分地区被淹没,以阻止日军前进。日军地面部队发现他们的机动性严重受影响;补给线被切断,被迫停止对中国军队的追击。 花园口决堤是军事上的成功,却是一场社会灾难,导致成千上万的(hundreds of thousands)平民死亡,并造成大量民众流离失所,蒙受财产损失,遭遇饥荒和疾病。这些悲惨事件促使民众支持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能够主导华北,使那里最终成为毛泽东击败蒋介石的根据地。

花园口决堤在军事上要说多成功,显然是有些问题的。有人分析,华北日军连续作战后,本来就没有南下武汉的计划。决堤对日军从东面进攻武汉毫无阻碍,6月9日决堤,6月11日武汉会战就爆发了。

中共“主导华北”,花园口也只是原因之一,在山西、河北、山东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应该说才是真正决定性的。

散落书中各处的“背景板”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看看卢沟桥事件一章。

在事件经过的呈现上,作者参考了双方的说法,也有一些通常被其他文章略去的内容,比如下面这段引文开头就提到的、中日双方在事变前的通报机制。

从1937年6月下旬起,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密集的军事演习,几乎天天都有,而且不分昼夜。作为预防措施,中国人要求日军提前通知,以免打扰当地居民。为防范在局势愈发紧张的时候可能出现的任何紧急情况,中国人加强了当地防御,让士兵们挖壕沟、填沙袋。然而,在7月7日晚上,由一木清直少佐指挥的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7、第8和第9中队,以及第3机枪中队)为了准备在7月10日接受视察,将举行一场连队演习。出于某种原因——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健忘——没有通知中国人。
7月7日1600时刚过,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和他约100人规模的部队抵达宛平县城以北1公里处的一片荒地,危险地靠近了中国驻军。为了使演习更真实,第3机枪中队的一部分将充当“敌人”。演习的目的是利用黑暗的掩护渗透到尽可能接近“敌人”的地方,为黎明攻击做准备。
2230时后的某个时候,清水叫停了演习。号角响起。清水起初以为“敌人”没有得到演习停止的消息,因为他继续听到枪声,但在事后声明中,他声称枪声是从中国驻军方向传来的。有的人则声称只是鞭炮,甚至是特工所为。
清水看到宛平县附近有手电筒闪烁,他称之为“像是用信号(联络)”。在一片混乱中,连队军士长向清水报告说,二等兵志村菊次郎失踪了……
不久之后(有说法是20分钟,也有说两个小时的),二等兵志村回来了,声称他肚子痛,不得不在黑暗中解决,但迷路了。1938年6月30日,在接受日本著名报纸《朝日新闻》采访时,一木清直承认,在枪击事件爆发之前,他已被告知失踪士兵已返回。

应该说这些记录对于英语读者而言,还是比较详尽、公允的。从没有通知中国人,到演习的“目的”,再到清水对枪声方向的改口,以及《朝日新闻》的采访,大概率会形成对日军的负面印象。

之后呈现了日军上下的分歧,比如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要求一木在调查前不要行动,而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则催促并命令一木进入宛平城搜查。

在讲到动员情况时,作者还明确指出:“事后看来,(日陆军参谋本部的)鹰派似乎已经计划好了,因为甚至在动员令发布之前,早在7月8日,也就是枪击开始后的几个小时,就已经发布了警告令。”

当然,国民党军这边的矛盾也同样有所展现,例如蒋介石对宋哲元的不放心、张自忠当时的倾向等。

后续的广安门事件、廊坊事件也都有所提及,作者没有纠结于“谁先开枪”这种问题上,而是明确陈述了日军的挑衅行为和“诡计”(ruse)。

作者对日本人没啥好话,在简短介绍牟田口廉也时,还这样说:(在英帕尔战役中)因为他的愚蠢(stupidity),日本因饥饿、营养不良而死的,比对英军作战的还多。

在其他章节里,还指出外界对日军使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情况知之甚少,因为日军有严格的审查制度,比如非常著名的“不许可”章。


后面的南苑撤退是比较悲惨的,作者写了不少,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在这一章中,还有两个小细节,一是作者提到了保安队(Peace Preservation Corps)在天津东局子机场焚毁十来架飞机的事,二是中国军队用了装甲列车。

列兵Li Wen-lan回忆,7月21日1100时左右,他在给宛平县卫戍区运送粮食时,看到日军坦克从丰台逼近。一辆车越过铁路桥,另一辆车驶向侧翼,试图包围宛平县城。就在那时,装甲列车向日军开火,迫使坦克后退。


作者确实在一本小书里插入了不少细节,或许有引用孤证的情况,这还需要军史行家来鉴别。

而鱼鹰社的配图也一贯精美,比如卢沟桥事变的地图,展现了桥附近的布置,这在国内相关出版物中也是不多见的。中日士兵的人像对比则体现了明显的偏向,中国士兵一脸正气。


从大陆主流的政治、军事观念看,这样一本书或许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对英语读者理解这段历史,还是颇有帮助的。(顺带一提,一个技术上的小问题是没有中文和日语汉字人名,而《长征》一书则提供了中英人名、地名对照表,可能也与不同套系的体例有关。)

除了争取更多的“老外”学中文,让外界了解我们更重要的方法,还是主动走出去,增加“自己人”写的英语作品。像鱼鹰社这样的专业垂直出版商,即使不可能与大陆主流立场完全一致,但从专业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合作空间。更理想的办法,是打造中国自己的“鱼鹰社”们。

不过,无论哪条路,都需要不少精通双语的专业人才来参与撰写此类“英语普及读物”,写得还要生动有趣,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上“能打”。

但近些年,国内出版业在许多领域愈收愈紧,作者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哪本书出了问题,还可以追责,但没有市场的磨练则是主动放弃“队伍建设”。正史可以修得权威,但不等于在市场上有吸引力。如果使用母语的作者都“一个能打的也没有”,就更难指望走出去了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日军  国民党  蒋介石  中国军队  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