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券商资管及公募自购超31亿 逾7成实现正收益

更新时间:2022-07-14 07:36:38作者:佚名

年内券商资管及公募自购超31亿 逾7成实现正收益

(原标题:年内券商资管及公募自购额超31亿元 逾七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今年以来,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公司迎来大规模自购。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3日,年内已有74家公募基金公司和10家券商资管自购旗下207只基金产品,涉及资金31.63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公募基金公司仍是自购主力,年内累计自购额达24.32亿元,自购产品主要为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FOF基金,自购额分别为8亿元、6.36亿元、5.15亿元、3.4亿元。其中,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泰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4家公募基金的自购金额均超1亿元。

    券商资管在自购方面也不甘示弱,已累计自购7.42亿元,自购的产品主要包括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自购额分别为4.6亿元、2.21亿元、4000万元。

    不过,从单家公司自购金额看,华泰证券资管以3.3亿元的自购金额暂列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公司第一,长江证券资管以2亿元的自购金额暂列第三,国泰君安资管自购金额为1亿元暂列第六。从2019年至2021年,鲜有券商资管如此大手笔进行自购。

    对此,华泰证券资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运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产品,主要是基于对公司投研架构升级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秉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与广大基金持有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遇共识。”

    “公募、券商资管自购主要是出于提振市场信心以及对旗下产品长期前景看好等原因。机构通过自购并承诺中长期持有,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深度绑定,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直接和间接推动后续基金产品的运作。”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然,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公司的积极自购离不开监管的持续推动。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提出,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5月份,上交所表示,研究推动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等稳市行为便利化,继续支持鼓励资管机构、人员自购,配合做好长期投资者入市工作。

    可以看到,券商资管及公募自购集中在3月份、4月份,当月合计自购金额分别为5.68亿元、6.04亿元。从自购产品的表现来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资管自购的基金中,约有15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75%。

    华西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公募基金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但当市场下跌到一定幅度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开启大规模自购,往往是市场构筑底部的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