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影响超9亿人,可致命的热射病为何如此凶险

更新时间:2022-07-20 14:40:53作者:佚名

持续高温影响超9亿人,可致命的热射病为何如此凶险

7月1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信息,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高温天已经影响了我国超过9亿人。今年6月以来(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和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

热浪来袭,多地已有多人确诊热射病。仅在7月10日当天,四川华西医院就收治了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1人因病情危重去世,2人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

眼下,如何预防热射病成为热门话题。


热浪来袭。新华社

今年夏天有多热

高温从6月中旬就开始了。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达到1979年以来最高,其中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而在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河北省灵寿县最高温甚至超过了44℃。

高温城市里,路上的行人往往全副武装,遮阳伞、防晒帽、挂脖风扇、冰凉贴等,成了最受欢迎的避暑神器。

高温热浪中,各种趣闻不断。在浙江金华,一名男子骑电瓶车买菜,与摩托车碰撞倒地后,他的数根肋骨断裂,由于地面温度达到50多度,他捂着胸口走到树荫下才躺倒。在河南郑州,有市民从老家带回90个土鸡蛋,几天后,一群小鸡破壳而出,家里人调侃,可以考虑养殖业了。

在高温预警连发多日的上海,小志经历了一周的空调罢工,维修期间,他选择在单位主动加班,回到家如同蒸桑拿,冲冷水澡、喝冰饮、打地铺,即便如此,依然热到难以入睡。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打车难——钱江晚报报道,7月以来,杭州日均上路行驶的网约车增加,打车反而变得困难。司机吐槽,因为高温天气,很多订单都在2公里左右,哪怕是从地铁口到家的距离,也有人选择打车。

尽量不出门成为大部分人防暑防晒的选择,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环卫等,他们不得不持续户外作业。


7月14日,上海豫园商城启用喷雾装置进行防暑降温。当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今年第3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新华社

40多岁的沈力(化名)在江苏一处工地做钢筋工,这些天来,当地最高气温逼近40℃,工地不得不调整改为早晚间工作。他从早上5:30开始上班,到10点多便休息,下午4:00开工,到傍晚7:30下班。酷热依然难免,额头的汗水流入眼睛,沈力被辣得睁不开眼;衣服总是湿了又被晒干,留下一白一灰的痕迹;钢筋被晒到五六十度,工人们不得不戴上橡胶手套,但手套也常常被磨破。

高温下的一线防疫站岗人员也成为关注点。河南泌阳,一名护士因为长时间穿防护服,在核酸采样时中暑晕倒,经过抢救治疗后,才逐渐恢复正常。在杭州,核酸检测人员张远宁将防护服从鞋尖剪开,积攒的汗水一冲而下,随后,他才能顺利脱下防护服。

多地有人确诊热射病

持续高温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去年11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领衔发布的《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的人均热浪暴露天数比1986-2005年的平均数增加了4.51天,导致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约92%。

今年夏天,人们更直观的感受是热射病,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

7月10日至7月14日,5天时间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急诊接诊了20余位中暑患者,包括高龄独居老人,也有外卖小哥、社区志愿者等,其中6位患者中暑严重,发展到热射病。

此外,浙江、四川、河南等地也有报告。7月初,西安56岁的建筑工人王建禄因为热射病倒在了收工回家的路上。家属透露,王建禄去世前,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连续工作了9个小时。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也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热射病若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少则60%,多则80%左右。“除了长期劳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过久的人,很多有基础疾病,或者吃特殊药物的人群等,也要警惕热射病。”

热射病为何如此凶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钟艳宇发文表示,以煮鸡蛋打比方,生鸡蛋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地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

热射病的死亡率与发病后前两个小时的有效治疗密切相关。赵智刚提示,如果在发病后的两个小时内,将患者的体温降到38℃以内,未来的生存率会很高,恢复治愈率也会很高,“原则是越快越好,如果抢救不及时,器官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时间越久,损伤程度就越重。”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赵智刚认为,主动预防即从自身角度来提高对高温的规避,建议“易感”人群不要在室外进行体力劳动或在高热高湿、密闭的环境工作生活,必须进行户外作业的人群,也要控制暴露时间,一旦出现不舒服,要赶快去医院看病。而被动预防则指从饮食、从药物进行一些防护。

对于今年夏天,热射病的患者是否增加,赵智刚表示,实际上,每年夏天都有这类情况出现,“当然,高温天气增多,如果防护不到位,也更容易导致热射病的发生。”

高温之下防疫人员如何得到保障


在南昌市西湖区天主堂社区采样点,医务人员正在有序作业。央广网

疫情和高温的双重考验下,必须在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尤其一线防疫站岗人员,如何降低他们的中暑风险,也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

在赵智刚看来,各级疫情防控组织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章制度,“既要防止疫情防控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也要做好这些人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7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也发布消息称,如何科学防疫,最大程度保护防疫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发生中暑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表示,人体80%的代谢能是通过正常代谢、运动和颤抖在肌肉中产生的热量,并传导到皮肤,然后流失到环境中。血液循环通过改变表面血流来增强和调节这种热传递。衣服通过充当导体或绝缘体来改变热损。

在20°C的静止状态下,传导和对流仅占热量损失的10%左右,大多数是通过辐射产生的,这个时候,薄薄的一层防护服对辐射散热的影响并不大。但一旦环境温度上升到35°C以上,就不可能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来散热。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良好的隔绝层会阻止绝大部分汗液的蒸发。

王新宇称,与在方舱或定点医院病房中救治新冠确诊患者不同,如果在没有空调环境中进行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的防护措施应该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

对于普通的防疫工作者(非采样人员),王新宇也提醒,尤其在炎热夏天的户外环境,推荐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手卫生即可。此外,在炎热的夏季工作,防疫人员都应该注意阶段性休息与饮水,工作时间不应过长,如有中暑症状应该及时暂停工作,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补充水分。

事实上,早在6月初,国家卫健委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员防暑降温工作指南》。其中提到多项防暑降温措施,如合理安排疫情防控人员的作业岗位,对于身体不适宜继续从事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的疫情防控人员,应当及时调整;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加强高温工作场所、高温天气户外疫情防控人员轮换休息,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高温环境下缩短到2小时以内);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高温作业个体防护等。

值得关注的是,已有多地采取了有效措施。7月11日,上海浦东表示,在全域筛查时避开午间高温时段,将筛查开始时间安排在6时或者17时;同时,引导更多常态化采样点提供“一早一晚”服务,即早上早一点,开始时间提前到7时;晚上晚一点,结束时间延长至22时。

7月16日,南昌市卫健委提到,室外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采样,而是改穿一次性隔离衣。此外,当地还采取采样人员一小时换岗、采样点配备防暑药品和生活物资等措施。

7月19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处核酸采样点发现,采样人员已经脱下连体白色防护服,换上轻薄的蓝色隔离衣,“今天刚换的,确实没那么闷了。”

作者:王春晓

本文标签: 热射病  中暑  高温  高湿  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