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全力促进境外债务重组,希望2022年内公布具体方案

更新时间:2022-07-29 23:38:12作者:佚名

恒大:全力促进境外债务重组,希望2022年内公布具体方案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曾经只看到美元债的便利,如今却吃尽了其中苦楚。

7月29日晚间,恒大发布集团近期“保交付”情况及境外债务重组工作进展。

公告称,恒大集团正全力与境外债权人及有关顾问沟通,促进制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目前尽职调查工作仍在推进中。

恒大预计,尽职调查工作将在近期基本完成,届时将与有关债权人及其顾问沟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框架和建议,并希望在2022年内尽快公布具体重组方案。


同时,恒大披露“保交付”情况称,集团已售未交楼项目中96%已部分或全部复工,实际施工人数达到集团正常施工要求的86%。自2021年7月1日以来,公司已累计竣工交付物业23.2万套,建筑面积2419万平方米。

恒大汽车方面,7月6日恒驰5预售至今,已累计收到预售订单超过3.7万台。

90亿港元7折出售香港总部大楼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债务重组只是第一步,并不意味着即将走出债务困境。如宁波房企银亿股份,自2018年5月危机爆发,2019年6月首次宣告破产重组,历经波折,直到2022年3月才成功在“白武士”的帮助下完成重组。

在近两年爆雷的30多房企中,恒大之前已有泰禾、华夏幸福、花样年、奥园、佳兆业、正荣等十余家房企表达重组意愿或正在重组过程中,但至今除却华南城与建业地产成功被国企入股上岸之外,其余均无明确进展。

恒大方面亦坦言,鉴于集团地产开发业务所涉地区广泛,境内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并综合考虑集团的资产负债规模,预计集团的业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有序经营,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资产价值得到恢复。

因此,面对2万亿巨额债务及“保交楼”“保造车”的重任,所谓的“不贱卖资产”也只是许家印在明知交易处在下风背景下,尽可能表明想要抬高交易价格的一种态度。

据香港媒体28日报道,恒大正寻求出售位于“湾仔告士打道38号”的香港总部大楼,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接盘方为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

据观察者网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恒大为了度过财务危机,出售旗下多个子公司、5个地产项目及非核心资产回款约458亿元。这还不包括许家印自掏腰包,通过抵押股票、变卖旗下豪宅别墅、私人飞机等方式套现约70亿。

恒大也多次在公告坦言,公司流动性问题对项目开发和进度造成负面影响。交易将盘活资产,扣除抵偿工程款后所得相关款项将作为一般营运资金,支持其他项目续建,有利于维持企业房地产业务有序运营。

有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之所以出险房企出清进展较慢,归根结底都是价格问题。如今暴雷房企增多,所有收并购都是买方市场,出险房企想要卖子还债就必须给出较大的折让,近年出售资产力度较大的融创、世茂等企业项目无不如此。当初许家印不同意给出较大折让,恐怕很大原因是寄希望于汽车,如今发现信用破产了即使发动所有销售、物业人员卖车,依然距离预期较远才会有“折上折”。

同理,债务重组或者破产重组速度通常也不往往需要一年乃至数年时间。债权人但凡有点希望,都不同意过度放弃手中已有权益,这需要市场、债权人和债务人等多方进行长期博弈,但往往拖得时间越久,剩余资产和权益越少。如今迟迟无法找到新的融资方法,已破产的信用无法重建,市场回暖遥遥无期,债务重组只能成为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

资产质量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日渐恶劣的市场大环境,恒大同样遭遇过过多次大规模出售旗下资产,最终却无疾而终的案例,其中就包括香港总部大楼。

彼时,有市场消息称,中国恒大计划以105亿港元的价格将香港总部大楼出售给广州国企越秀地产,但最终因标的价格未能谈妥,以失败告终。

要知道,该大楼即恒大集团2015年以125亿港元从华人置业手上购入,创下当时香港最大额商厦买卖的最高纪录,也让恒大成为内地唯一在香港有整栋独立写字楼的民营房企。

按照当时交易协议,这125亿港元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收购的价款,首付款10%,其余价款将分6年支付,每年仅需10%。也就是说,恒大可能直到2021年才支付完该笔交易价款。辛辛苦苦还了6年账,捂在手里1年后即折让3成抛售。

无独有偶,2020年10月,恒大曾以打算以200.4亿港元出售恒大物业50.1%的已发行股本,相当于每股售价3.7港元,拟收购方为昔日房地产界“华南五虎”之一、后转型投资领域的合生创展。

而恒大物业公告前的收盘价为5.12港元,相当于打了7.2折。若按照爆雷前企业股价最高点19.74港元/股计算,标的价格相当于不到2折。但即便如此,该笔交易最终同样因价格于支付方式等分歧宣告失败。

有房企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无论引入战投、还是考虑通过自身努力化解债务危机,债务重组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博弈过程。

近期,房地产行业关于“保交付”“并购债”等好消息不断,待问题楼盘危机度过之后,楼市行情逐步回暖,同时行业并购机会也将加大,出险房企的风险出清将会速度大增。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暴雷房企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化解债务危机、最终完成重组,即便能够起死回生,其自身资产质量及市场份额、品牌影响等也势必大打折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标签: 恒大  许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