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8-04 10:36:05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婷
罗振宇跨年演讲 图源:招股书截图
罗振宇和思维造物还是没能成功登陆A股。
8月2日,深交所信息显示,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状态显示为终止(撤回)。
创始人罗振宇在内部信中解释了原因:基于最近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以及当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公司决定暂时撤回国内上市的申请。关于后续的上市计划,思维造物还没有披露进一步消息。
2020年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以来,思维造物递交了7版招股书,其中,先后3次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被中止发行上市审核。在思维造物曲折反复的上市之路中,“知识付费第一股”的名号已经由知乎率先拿下。
在国内市场上,与罗振宇同处知识付费领域的财经作者吴晓波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转而携以“吴晓波频道”为核心的巴九灵独立IPO,目前还没有更多进展;以樊登个人IP为核心的樊登读书则尚未披露有关上市的计划。
思维造物的折戟,也让外界再次回过头来审视,知识付费的故事讲得到底怎么样?
“罗振宇”一年相关收入约1.5亿元
招股书上,思维造物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从事终身教育的公司。在线上,思维造物的主要平台包括得到App和“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在线下,则通过“得到高研院”“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提供服务。
2019年,思维造物拟在科创板上市,被质疑是否符合科创定位,随后于2020年转战创业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思维造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8亿元、6.75亿元和8.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4006.35万元以及1.25亿元。
从收入构成上来看,线上知识服务业务是思维造物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贡献收入占比超过60%。其中,2021年线上知识服务业务收入约5.4亿元,占总收入的6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线下知识服务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20%,还有约16%的收入来自于电商业务和其他。
其主营业务从“罗辑思维”公众号开始,一路拓展至跨年演讲、得到App等,思维造物一开始就建立在罗振宇个人IP之上。
在招股书中,思维造物也提到了过于依赖“罗振宇”的风险。罗振宇是思维造物的创始人及董事长,也是跨年演讲活动中的唯一主讲人、启发俱乐部主讲人。
思维造物表示,虽然跨年演讲、启发俱乐部内容是思维造物课程研发团队共同创作而成,但在宣传及活动组织上,对罗振宇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如果其未来不再参与公司业务宣传或跨年演讲、启发俱乐部等活动,业务开展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时代财经注意到,2021年,跨年演讲、启发俱乐部两项业务分别收入6055.71万元和774.21万元,在线下知识服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9.72%。另一方面,在线上,罗振宇、李天田作为主讲人提供的主要课程在2021年收入高达8374.24万元。
不过,与罗振宇相关的线上线下总收入超过1.5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8%,与创始阶段相比已有改善。
此外,思维造物提到,其对外部讲师、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一定的收入依赖,旗下拥有薛兆丰、香帅、吴军等多位“网红名师”。
在招股书中,思维造物多次提起了“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线学员人数已超过55.6万人,根据线上课程内容出版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面世一年后销量超过100万册。薛兆丰在《奇葩说》《半熟恋人》等热门综艺频频亮相,也给平台带来了一定的流量。
思维造物也注意到了这类问题,报告期内,前十大课程中非自研课程收入有所下降,占线上知识服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2.16%、17.14%和10.78%。
不过,经历多轮融资,罗振宇依然是公司的实控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罗振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思维造物共计46.6144%的表决权。此外,思维造物股东“造物家”的背后,还有联想柳传志、新东方俞敏洪、好未来张邦鑫等知名企业家身影。
知识付费的故事,市场还买账吗?
在招股书中,思维造物还列举了处于同一相关赛道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知乎、樊登读书、巴九灵(吴晓波频道)、混沌学园、掌阅科技、中文在线、中公教育、创业黑马、豆神教育、粉笔科技等12家企业。
其中,思维造物表示,其和知乎等具备先发优势的独立平台方构成第一梯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第一梯队公司年度营收均高于5亿元,合计贡献接近14%的市场份额。
思维造物与知乎、樊登读书、巴九灵以及混沌学园等公司被看作是知识付费领域的代表。
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得到App、知乎live等产品的上线,喜马拉雅、蜻蜓FM相继试水,让知识付费这一趋势声量渐高。资本竞相涌入,思维造物就曾收获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与此同时,知识付费也开始面临争议,内容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侵权等问题浮出水面。
近年来,“时间的朋友”罗振宇备受质疑。直播带货时被曝收取60万元的坑位费实际成交额不到5万元,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也被不少网友吐槽内容缺少干货、掺杂广告过多等等,收视率也显著下滑。
“如果35岁还在到处投简历,就证明了35岁之前一件最重要的事还没干,就是把自己的人脉和社会网络发展出来的能力还没有完成。”2021年底,罗振宇在与俞敏洪直播对话时的“优越感发言”被网友广泛诟病。
“贩卖焦虑”成为罗振宇,甚至是整个知识付费赛道的一个负面标签。
在A股市场上,知识付费的模式尚未得到完全验证。
以吴晓波为核心的巴九灵在资本市场折戟,也给知识付费赛道玩家带来了一丝不确定性。2019年,巴九灵曾试图“借壳”全通教育上市,全通教育拟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巴九灵96%股权。但最终交易并未成功,巴九灵再次谋求独立IPO。
樊登读书也披露了公司业绩运营情况,2020年营收10亿元左右,在疫情期间做到近乎一倍的增长,最大收入板块是樊登订阅产品“365天听我讲书”,占总营收的60%-70%。谈到上市计划,樊登表示:“能上市很好,可以进一步发展;不能上市也不妨碍我们做该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哔哩哔哩、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视频平台的兴起,也给知识付费领域早先的玩家带来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律师李叔凡等专业人士坐拥千万级粉丝,输出免费的专业知识,知识类博主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品类。
《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同比增长74%。时代财经注意到,有IP矩阵自称靠知识付费年入10亿元。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及5G网络的落地普及,音频、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媒介传播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持续升级迭代,市场竞争加剧。”思维造物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在通识教育的领域,由于公司侧重于付费内容的运营,用户规模可能不及以提供免费内容为主的竞争对手,在与流量相关的广告收入规模上可能不及竞争对手。
知识付费市场依然备受期待。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675亿元,较2015年增长约42倍,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用户规模突破5亿,数量可观。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格局,“罗振宇们”或许需要拿出更多的竞争力,来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