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更新时间:2022-08-04 13:50:16作者:未知

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在津巴布韦奇诺伊的温亚尼农场上,皖津公司一名员工开着拖拉机犁地(摄于2015年11月11日)。新华社记者许林贵摄

新华社合肥8月4日电(记者汪海月)8月,在非洲津巴布韦的万亿利农场,300公顷小麦郁郁葱葱,正处于拔节期。2个月后,这些小麦将陆续成熟、收割,送往津巴布韦的粮食销售委员会,为保障当地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彼时,津巴布韦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经济衰退,粮食产量急剧下滑,规模可观的良田由于无人经营,一度抛荒。

2010年,安徽农垦集团与津巴布韦联合成立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农业开发的合作协议,帮助当地开发荒地,发展农业。

“十余年来,我们共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5万吨,烟草创汇600万美元,常年带动就业500人,收割季的时候用工达到2000人。”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辉说。


4月7日,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农户在水稻收割现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日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时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可靠合作伙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业合作区,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

袁辉回忆起刚开发的时候,地里的杂草有一米多高,拖拉机开进去看不到踪影。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如今荒地已经变成了良田,农机装备和水利灌溉设施的持续投入让这里的种植更加高效。

“通过引入大型农机设备,小麦从整地、播种、施肥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型自助喷灌设备既省水也省人力。我们的小麦、玉米平均产量是当地农户的2倍至3倍。”袁辉说,接下来他们打算继续引入光伏农业系统和烘干设备,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增加综合效益。

除了皖津农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能看到中国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以来,中国已累计捐款1.3亿美元,向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国派遣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这是2021年7月13日,中国专家组成员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水稻示范区查看苗情。新华社发(中国农业组供图)

在推广技术的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自主研发的良种走向海外,在丰富人们餐桌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在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果蔬种子正通过当地的60多个经销点销往农户手中,在那里生根发芽,走上百姓的餐桌。

为了更好地研发推广良种,过去十年,江淮园艺在哥斯达黎加建立了多个科研示范基地和良种研发基地。2021年,由江淮园艺和哥斯达黎加共建的“中国-哥斯达黎加果蔬生物育种及智能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双方共同进行种子的攻关和试验。

除了果蔬种子,中国杂交水稻已在国外推广种植40多年,覆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有力提升了受援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是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可靠合作伙伴,更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近期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本文标签: 水稻  农作物  袁辉  小麦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