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告预测与中国“脱钩”:6倍损失……

更新时间:2022-08-10 14:00:27作者:未知

德报告预测与中国“脱钩”:6倍损失……

“若德国等西方国家与中国发生贸易战,德国所受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带来损失的6倍。”德国《世界报》9日报道称,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周一公布的一份报告经过分析后得出上述结论 。

Ifo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若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最大的输家将是汽车行业,德国汽车制造业产值将减少8.5%(相当于83.06亿美元)。运输设备制造商和机械设备制造商也将受重创,产值分别减少15.29亿和52.01亿美元。



资料图

中国是迄今为止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领先于荷兰和美国。2021年,德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423亿欧元的商品,出口了价值1037亿欧元的商品。

报告称,据估算,如果双方均采取更高的进口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措施,会使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81%。而这还仅仅是可预期到的损失的下限。如果德国企业将生产链全面迁回德国,德国GDP将下跌接近10%。报告作者之一弗拉赫认为:“去全球化不仅将使失业率升高,经济增长率下降,而且最终还会损害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企业不应在非必要情况下离开重要贸易伙伴。”

报告还模拟了欧盟与中国在贸易方面“脱钩”等五种可能情景。报告认为,欧盟和美国达成贸易协定可以缓冲与中国“脱钩”给德国和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完全抵消损失。美国投资公司哥伦比亚螺纹针的投资策略师库廷警告,“脱钩”会让整个世界陷入深度衰退。

在美中关系持续紧张,美国不断怂恿盟友与中国“脱钩”的大背景下,上述报告引发德国媒体广泛关注。德国电视一台以“与中国的经济战争代价高昂”为题报道称,与中国的贸易战将对德国产生巨大影响。《明镜》周刊称,与中国经济“脱钩”意味着德国将遭受重大损失。一方面,销售市场将崩溃,另一方面,德国工业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将变得更加昂贵。

德国《商报》上个月曾报道称,尽管德国政客和研究机构有各种担忧,但几乎没有任何德国企业愿意错过中国的发展机会。

此前报道:

称中国是"全球性挑战" 德国要向日本学习"对付中国"?

德国将与日本“并肩而战”,并向日本学习。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就任以来首访日本,两天时间行程满满,但当她11日离开东京时,只有这两句话真正进入了国际媒体的视野。

不出所料,商讨怎样合作应对中国成为德日外长会谈的主题。正是声称要在“印太”维持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贝尔伯克抛出了这样一句要在经济安保层面效仿日本的话。

德国要怎样学日本?经济安保真会成为德国这个欧洲领头羊的一个战略选项吗?连德国自己的媒体都在猜测。

尤其是想到出生绿党的贝尔伯克一直强调以价值观、人权等议题引领德国外交政策,她在东京的表态显然再次引起德国甚至欧洲外交务实派的担忧。

而对“德国学习日本”,国际舆论的另一个忧虑也显而易见:两个二战战败国借着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变局争相自我松绑,甚至扩军备战。

这对未来国际格局究竟意味着什么?

1

德国外长的首次日本之行11日结束。两天行程满满当当,贝尔伯克对安倍表示哀悼,访问核爆受害地长崎,还参访日本一处海军基地,前往位于横须贺的美国第七舰队基地与指挥官卡尔·托马斯举行会谈。

但她飞离东京时,德国国内甚至国际媒体的关注点主要就是两个:

渲染中国是“全球性挑战”,并称德国将在经济安保方面效法日本。



资料图

德新社说,在与日本外相会谈时,贝尔伯克对日本支持欧洲制裁俄罗斯表示感谢。既然身在东亚尤其是日本,她很快将重点转向“中国话题”,诬称中国在台湾、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是对世界和平秩序的挑战”。

不用想就知道贝尔伯克说了什么,无非又是指责中国“强硬”,没有遵守“规则”,因而破坏了被华盛顿及其跟班儿们挂在嘴边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她还提到北约不久前通过的新“战略概念”文件,称虽然俄罗斯先被视为主要安全威胁,但“中国未来可能成为最大威胁”。

紧接着,贝尔伯克强调“印太”稳定对德国至关重要,于是就过渡到了德国将在该地区投入更多关注,并与“百分之百可靠的”日本“并肩战斗,维护双方共同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秩序”。

不光“并肩战斗”,德国还要向日本学习。

德国外长称,经济安全将是未来的核心问题。“二十一世纪最特殊的挑战是,未来的进攻不仅通过坦克和炸弹来进行,还将尤其通过经济手段。”

在“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被日本岸田政府视为上台以来一项最重要政绩的背景下,贝尔伯克表示德国将在这方面效法日本。



贝尔伯克

为此,她还专门会晤了日本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探讨半导体生产以及如何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安全等问题。

这次东亚尤其日本之行,算得上贝尔伯克作为德国外长在亚太能见度最高的一次亮相。她在这趟行程中有关“印太”以及直接涉华的表态,也让东亚“近距离”感受了她所谓“价值观外交”的生硬。

早在去年12月初就职前后,出自德国绿党的贝尔伯克扬言力推“基于价值观的外交政策”,同默克尔时代的务实主义外交和对华划清界限等,就已引发德国乃至欧洲舆论担忧。瑞士新苏黎世报甚至直言,“贝尔伯克想要把德国引向危险歧途”。

就任以来,贝尔伯克曾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态度相当谨慎的情况下,以德国外长身份鼓噪抵制北京冬奥。在欧盟还没形成共同立场之前就抢先宣布不去北京冬奥,贝尔伯克的做法当时还引发了德国国内主流媒体的批评。

当今世界“已经剧变”,有欧洲媒体指出,“留给价值观外交、西方人权法治理念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但德国新上任的外长竟然还想搞“旧世界的政策”,“绿党是最后一批仍在坚守自由化世界秩序理念的人,旨在用价值观和武器共同推动民主和市场经济”。



贝尔伯克

贝尔伯克的外交理念多大程度上与总理朔尔茨一致,至今也还是一个谜。

虽然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德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近来发生巨大变化,但朔尔茨及其所在的社民党总体上仍被认为“对俄接触意愿明显,也不愿损害德国经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

而绿党呢,一直以来就对社民党相关立场持强烈批评态度。

持续长达16年的默克尔时代,德国就有总理以务实姿态约束淡化外长或防长等激烈涉华言行的“传统”。一位欧洲问题学者指出,德国目前相对松散的“红绿灯”执政联盟能否延续实用主义外交,不被绿党政客这种言论严重带偏,仍然有待观察。

2

“历史性转折”……

就在俄乌冲突爆发4天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俄乌危机特别会议的政府声明中这样描述俄乌战争之于德国的“意义”。

这样的转折,是能源政策,是外交,是安全防务……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身份认同,或者说发展道路。

过去很长时间,柏林一直是拒绝向任何冲突地区提供武器。 俄乌冲突一开始,德国也只是提供头盔和野战医院等辅助装备,但后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提供给乌克兰重型武器。

因为经贸方面的紧密联系,德俄关系受政治大环境影响曾经有限,要不,也不会有“北溪-2”项目的持续推进。然而,如今,柏林也决定不再依靠俄罗斯了,宣布分阶段彻底放弃俄罗斯能源进口。



资料图

更引起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其他国家警觉的,是柏林在防务方面的动作。

6月3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一项关于特别国防基金的宪法修正案。这笔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大型军备。

由此,德国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开支大国。 特朗普当年多次施压北约成员国,希望军费开支达到GDP2%的目标,都被默克尔顶回去了。谁曾想,俄乌冲突一起,柏林自动自发完成2%的占比。

用朔尔茨的话说,这笔基金令德国军备开支出现“量子级飞跃”。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飞跃并非到此为止。

8天后的6月11日,柏林决定设立一笔1000亿欧元的基金,帮助更新和补充冷战结束后多年遭忽视的德国军队的装备。

朔尔茨相信,“德国很快将拥有欧洲最大规模的常规军队”。

3

不止是德国。

就在相邻的6月10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刚刚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重申,日本将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增加到多少呢?

6月7日,日本内阁批准经济财政管理改革方案,表示要将日本的国防预算提高到占GDP的2%,和德国一样。

日本政府还将在今年年底制定新的国家安保战略,并在未来5年内“大幅加强”自己的军事能力。

问题是,日本的军事力量从来也不差啊,它也没有停止过发展军力的步伐。

不少分析早已指出,日本自卫队虽然没有军队之名,却有着军队之实,甚至可以说,日本自卫队的综合实力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正式军队。

光看数字似乎不足为惧:日本的现役军人不过24万人。但在“环球火力”这一世界权威军事机构的排名中,日本的整体军事实力高居世界第五。



资料图

在某些具体军事领域,日本还可闯入前三。比如反潜。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的一篇报告曾经透露,一些日本防务官员认为,中国的潜艇无法通过巴士海峡潜入太平洋而不会被美日反潜系统发现。

日本,向来低调,只做不说。这一次也是如此。

俄乌冲突之于日本,也几近是“历史性转折”。通过援引乌克兰的苦难,日本政府和主流媒体似乎找到一种将同情化为行动的方式,唤起民众危机感,得到民众对发展军力的支持。

于是,东京借机甩掉过去在安保方面的“小步快跑”,毫不掩饰地谈所谓“反击能力”。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东京已经在以实际行动和战后专守防卫的和平发展道路说再见了。

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后被迫奉行和平主义外交政策的国家。

这些年来,这两个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摆脱战后制约,成为“正常国家”的努力。翻译一下,所谓“正常”,就是可以对外使用武力的“能战国家”。

如今,除了俄乌冲突被认为带来德日大踏步发展防务的契机,还有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最后一批二战施暴者和受害者正在陆续去世,这些德国和日本罪行亲历者的离去,正在加速德日与那段历史的切割。

曾经令德日“忌惮”的美国,如今也转变态度,对它们发展军力采取了似乎是默认,也带些鼓励的态度。

一位学者说,美国有一点私心,想搞离岸平衡,用德国制约俄罗斯,用日本制衡中国。

这是一场很危险的游戏。

就拿日本来说,它从来没有忘记过美国给予的痛苦。

去年12月7日,日本99个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签: 美国  中国  欧盟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