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票房突破20亿,开心麻花依旧不开心?

更新时间:2022-08-11 13:41:26作者:佚名

《独行月球》票房突破20亿,开心麻花依旧不开心?



「核心提示」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独行月球》,三天票房突破10亿,让国内电影市场兴奋不已。但目前该片的豆瓣评分有所下降,票房增长也稍显后劲不足,其出品方开心麻花近几年更是身陷“电影口碑下滑、沈腾无人接班”的困局。开心麻花,未来如何继续“开心”?

作者 | 张梦依

编辑 | 刘杨

三天票房破10亿、中国影史国产片首映日场次冠军,“沈马组合”时隔七年再度合作的电影《独行月球》,为暑期档添了一把火。

对许多影迷而言,这部开心麻花出品的科幻喜剧片设定新奇,“240亿票房先生”沈腾倾情主演,“含腾率”高达100%。上映之初,有关“《独行月球》50亿概率有多大”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截至8月9日8时,《独行月球》累计票房突破20亿元,离50亿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独行月球》也将出品方开心麻花重新带回公众视线。近年来,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开心麻花口碑滑坡也越来越明显,有关创作模式化、电影改编生硬、演技浮夸的吐槽不绝于耳。数次冲击资本市场无果后,开心麻花面临着依赖单一艺人、内容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培养沈腾的接班人,开心麻花近年来积极转型线上,推出新面孔,但新人难当大任的困局,依旧笼罩在这家喜剧厂牌头上。

1、《独行月球》后劲不足?

7月底,沈腾百花奖得0票尬上热搜,但得奖失意一点没影响到沈腾票房得意。7月29日,开心麻花年度重磅喜剧《独行月球》正式上映,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影史第98部10亿票房影片。

顶着沈腾马丽经典CP的光环,再加上科幻和强喜剧的类型题材,这部影片刚上映就在豆瓣拿下了7.3分的评分,对喜剧类型片而言,这个评价已经称得上优秀。

同时,这也是开心麻花截至目前投资额最高的电影。剧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砂石模拟月面粉尘,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100%的镜头设计特效,和以往1亿以下的投资规模相比远远超标,足见诚意与用心。

“特效和画面逼真,不敷衍,确实是正宗的科幻片范儿。”徐若琴上映首周就去看了电影,她告诉《豹变》,自己前往观影时,没抢到八点的票,最后买了九点半的场次,但也没剩几个座位了。“真是场场爆满,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电影院了,进场还要排队,休息区都没有坐的地方。”

合家欢的喜剧电影一向极具票房号召力,观众们也迫切渴望一部轻松搞笑的影片解解压。李优认为这是她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喜剧电影,全场哄笑成为常态。“坐我后面的两个小姐姐笑得快背过去了。”



从当前票房数据来看,《独行月球》是当之无愧的暑期档黑马。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9日8时,《独行月球》累计票房已达到20.733亿元,考虑到《人生大事》已经上映一个多月,《独行月球》或将成为这个暑期档的票房冠军。

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独行月球》能取得如此亮眼成绩,主要是因为上映时间非常合适。

中国青年剧作家向凯分析称,今年上半年上映的影片质量不高,很多高质量的影片也纷纷撤档,给观众造化成了积压式的观影需求,尤其是对高质量电影的需求。再加上前段时间不少电影院暂停营业,观众急需喜剧电影来放松心情,通过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来给自己一个放空空间。“可以说,暑期档只要有质量稍微经得起认可的电影,票房都会是黑马。”

“我估计这部片子票房30到40亿之间,要超越《长津湖》还是有难度。”向凯表示,《独行月球》前期的宣传造势做得不错,并且在保持喜剧色彩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世界的进步,喜剧和航天科幻结合,也属于当下的热点题材。

不过,在一片赞誉中,质疑声时而闪现。有观众认为电影强行煽情根本不好笑,“喜剧片就认真搞笑好了,不要刻意煽情,否则前面有多搞笑,后面就有多尴尬”。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科幻和喜剧并没有结合得很好,“喜剧不是喜剧,爱情不是爱情,科幻不是科幻”。

《豹变》注意到,《独行月球》的豆瓣评分已经从7.3跌至6.8分,后续评分和口碑会不会继续下跌,还很难预料。向凯也认为:“从沈腾百花奖得0票可以看出,虽然沈腾在市场上赢得了好票房,但从口碑、电影艺术水平来看,业内有着不同的看法。”

2、开心麻花不“开心”

口碑有争议的不仅是《独行月球》,作为出品方的开心麻花,近年来也陷入了口碑下滑的漩涡中。

开心麻花成立于2003年,最初专攻线下剧院生意,凭借着《疯狂的石头》《夏洛特烦恼》《乌龙山伯爵》等优秀舞台剧在线下成功出圈。

在这之后,开心麻花迈开了全国扩张的步伐。2009年,开心麻花进入天津市场,随后又分别在深圳、沈阳、南京、成都等地开设分公司,逐步向二线城市下沉。各地分公司主要是复制总部的剧目。此外,开心麻花还不断招兵买马,扩大团队规模,开心麻花CEO刘洪涛呼吁道,“一个组一年,累死了演150场到头了,公司化运营就是要复制。”

剧院生意一路壮大的同时,开心麻花也开拓了音乐剧、网络剧、电影、艺人经济等业务。2015年,开心麻花将旗下经典剧目《夏洛特烦恼》改编成电影,这部制作成本只有2100万元的电影收获了超过了14亿元的票房。《夏洛特烦恼》获得成功的同一年,开心麻花开始寻求更大的资本运作,正式挂牌新三板。



《夏洛特烦恼》电影海报

不过,在资本市场上,开心麻花走得并不顺利。2017年1月,开心麻花曾向创业板发起冲刺,但9个月后,开心麻花宣布终止IPO。随后,开心麻花第二大股东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清空持有的开心麻花的股权。2019年5月,开心麻花正式终止挂牌,挥别新三板。

从营收构成来看,开心麻花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戏剧、电影、艺人经济三大部分,其中影视业务对营收的贡献最大。2014年开心麻花还未转战大银幕时,当年的净利润只有0.39亿元,2015年推出《夏洛特烦恼》后,净利润飙升至1.3亿元,同比上涨243%,占比总营收超过一半。

然而,过于单一的收入构成也影响了开心麻花盈利的稳定性。2016年,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驴得水》口碑不错,但票房只有1.73亿元,导致同年公司净利润下降43%。类似的情况在2018年再度上演,《李茶的姑妈》口碑遭遇翻车后,开心麻花当年的净利润下降了71%。

对影视公司而言,如何持续制作爆款是个难题,开心麻花也无法摆脱这一行业通病。越来越多观众开始吐槽,开心麻花电影重复过往题材,主题单一,让人审美疲劳。

对线下剧场起家的开心麻花而言,无论是打磨电影技术,提高剧本创作水平,还是适应大荧幕表演习惯,都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试错。但开心麻花扩张速度过快,在规模化和追逐流量的道路上,这些老问题不断被放大。

在向凯看来,正是这种大规模扩张,导致开心麻花口碑跌落,制作水平下滑。他解释称,开心麻花原来做剧场一直比较注重打磨品质,但尝到甜头后就开始全国扩张,导致麻花团队的成员层次不一,“制作质量和内容质量有所下降”。

从开心麻花的过往作品也可以看出,爆款内容大多与沈腾、马丽等当家艺人深度绑定,一旦不是这些艺人出演的影视作品,翻车的概率很大,以至于“含腾量”逐渐被认为是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标准。而沈腾、马丽等艺人并不是开心麻花的股东,只是公司的签约艺人,存在一定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

3、入局综艺,能找到沈腾接班人吗?

开心麻花很早就意识到,“含腾量”无法成为公司长远发展的解药。CEO刘洪涛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开心麻花正在尝试通过体系化的建设,摆脱对于单一演员的依赖。“如果成功,就算没有了现在这批演员和导演,开心麻花的作品和品牌还是会一直存在。”

另一方面,近几年喜剧赛道更迭速度加快,也让开心麻花的喜剧王座朝不保夕。2017年,喜剧行业的后起之秀笑果文化推出《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系列综艺,热度和话题度一直居高不下,不仅捧红了王建国、庞博、呼兰等新生代IP,还有力地扩大了厂牌知名度,对反哺线下脱口秀演出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笑果的投石问路,也让喜剧综艺成为近几年的风口。其他喜剧厂牌同样迎风而上,德云社打造了《德云斗笑社》,辽宁民间艺术团推出了《象牙山爱逗团》。就连马东创立的米未传媒也按捺不住,在去年年底制作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且大受好评,一度成为微博热搜的常客。

尤其是以《德云斗笑社》为代表的喜剧团综,着眼于团体成员的日常生活、旅行和活动,轻松搞笑的剧情,游戏式的故事内容,十分有利于打造人设,培养新人。在《德云斗笑社》中,孟鹤堂、周九良、阎鹤祥、栾云平、王九龙、杨九郎等相声演员组成的德云男团成功出圈,俘获了一大批“德云女孩”。

在综艺领域迟迟按兵不动的开心麻花,终于今年1月推出了团综《麻花特开心》,将其作为寻找“沈腾接班人”的路径。《麻花特开心》不仅集齐了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老将”,还加入了黄才伦、高海宝、李海银等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新人”。

同时,开心麻花还将冯满、韩云云、刘思维等自家艺人送进了《认真的嘎嘎们》《快乐大本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综艺,为遴选厂牌第二代艺人不断造势。

但培养新人没那么容易,喜剧综艺节目仍然十分依赖台柱子的名气和流量,二代艺人们的个人影响力和作品质量难以比肩第一代。

与开心麻花有着类似困境的赵家班,在2021年推出《象牙山爱逗团》之后,热度也未达预期,被观众熟知的仍然是宋小宝、文松、杨树林、田娃、周云鹏等老面孔。德云社虽然有着“德云女孩”的支持,但走向“饭圈”之后,不断被流量捆绑,出名的年轻演员业务水平也大不如前,近期还不断被曝出各种丑闻,可谓“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此外,随着有能力的喜剧人才逐渐被各大综艺“消耗殆尽”,喜剧综艺越来越难以带给观众新鲜感,不少经典喜剧综艺在播出多季后,都显现出疲态。

《欢乐喜剧人》播放到第七季时,节目豆瓣评分已经从第一季时的8.4分降到了3.3分,观众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从第一季的“有格局、代入感强”,变为第七季的“缺乏敬畏、不成熟”。《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综艺也出现了口碑和热度下滑的情况。

作为综艺节目的常客,沈腾的口碑也不断被消耗。2018年沈腾参与录制的综艺还只有《王牌对王牌》,2019年又加入了《中国达人秀》。近两年,沈腾参加的综艺越来越多,包括《蒙面舞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三个少年》等。

沈腾的主要综艺阵地《王牌对王牌》巅峰时期收视率一度超过7%,到了第七季已经不到2%,过度曝光带来的反噬可见一斑。此次百花奖得票为零,或许也说明沈腾的口碑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无坚不摧”。

对于开心麻花来说,从剧场到电影再到综艺,“破圈”的路径已经写好。只不过,如何在破圈过程中保持好作品的质量,培养好下一代接班人,让喜剧真正回到喜剧本身,仍然是开心麻花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应受访者要求,徐若琴、李优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