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典型|在极高海拔诠释生命的厚度——追记援藏干部王军强

更新时间:2022-08-11 20:50:30作者:佚名

援藏典型|在极高海拔诠释生命的厚度——追记援藏干部王军强

藏北的雪山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从遥远的海滨大连而来,却长眠在此。

羌塘的河流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协调设计那曲牧区第一台牵引式牧居车、在藏北率先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帮助牧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这位援藏干部叫王军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军强,中央单位第九批援藏干部。2022年5月8日,即将结束三年援藏工作的王军强,在下乡调研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因公牺牲,长眠在申扎这片他深爱的热土,生命定格在了48岁。

2019年,正值中央单位选派第九批援藏干部,时任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电子银行总经理的王军强,主动请缨来到西藏那曲市申扎县,任那曲市政府副秘书长、申扎县常务副县长。

得知儿子要去援藏,80岁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了就多做点事!”

申扎县位于那曲市西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年均气温0.2摄氏度,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四季穿棉袄”是申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王军强(右)在申扎县巴扎乡查藏藏布巡河。(图片由申扎县委宣传部提供)

初到申扎县,巨大的海拔落差给王军强的身体带来强烈不适,常常头晕、恶心、无力、腹泻,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降低工作标准。白天下乡调研,晚上与大家讨论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们劝他悠着点儿,他却说,自己在藏工作时间有限,要争分夺秒为牧民群众多办些实事。”申扎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旭典回忆说。

满脑子都是把援藏工作做好

“他满脑子都想着如何做好援藏工作,也创造了多个援藏第一。”申扎县委副书记李志刚说。

申扎县是纯牧业县,多为高寒牧场。一次下乡途中,王军强发现牧民放牧时居住的帐篷容易漏风漏雨。于是,借着回大连休假的机会,他专门走访多家汽车厂,设计定做了符合那曲市牧民放牧时居住的牵引式牧居车,并为2个乡镇解决了10辆牧居车,改善了牧民放牧时的居住条件。


2022年5月13日,记者在申扎县放牧点所见牧居车。新华社记者张京品 摄

记者在放牧点看到,牧居车车顶有风机、太阳板,可以发电;车内有盥洗台、床铺、牛粪炉,转场时可挂在拖拉机后面。“王县长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这不仅是牧居车,更是我们牧民的家,敞亮、温馨、安全。”雄梅镇江雄村村民多吉家牧居车的炉子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散发着阵阵香味。

2020年,为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王军强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没有相关经验的他,整整花了6天时间做准备,自学了视频剪辑、直播连线的所有流程,最忙的时候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

直播当天,他一边吸氧一边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感动了众多网友。不到2个小时的直播,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线上销售额近300万元。

王军强的妻子何清回忆说:“每次提到这些援藏项目和成效,他都非常开心。他说这些项目之前在申扎县甚至西藏都没有,但他做成了,真正帮当地干部群众解决了问题,特别自豪。”

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

一次下乡调研途中,王军强的肩膀不小心受伤,很长时间里连筷子都拿不稳。2021年休假期间,他的左臂仍无法动弹,被诊断为肩袖受损。原本需要进行三次手术才能完全康复,但王军强做完一次手术后,便赶回申扎县。

医生告知他,受寒、颠簸会加重病情,建议他不要频繁下乡。然而,即便援藏临近结束,王军强奔波的步伐也未放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下乡的路上……


王军强(右二)在申扎县巴扎乡结对帮扶户达吉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图片由申扎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王军强的微信里,还保留着和同学讨论的信息,他想用申扎县的风景图做冰箱贴,想了解牛粪发电技术,想把能够用到的资源尽力投入援藏工作中。

塔尔玛乡多琼村长期缺电,蓄电量有限的太阳能板是牧民们用电的唯一依靠。电视不敢看,打茶机不敢用,缺电问题困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军强多次实地调研,并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多家辽宁企业,募捐400万元,建设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选址、生态评估等诸多困难,有人劝他别做了,但王军强没有放弃。

终于,2021年9月,极高海拔的风电示范项目在多琼村投入使用。

如今,王军强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援藏项目依然造福藏北人民。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王军强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留下了一曲新时代援藏干部的赞歌。(记者张京品、卞婷、格桑边觉)

本文标签: 王军强  援藏  申扎县  申扎  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