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是很内卷,但内卷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更新时间:2022-08-15 10:30:30作者:佚名

中国教育是很内卷,但内卷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双减”政策已经落地一周年,很多人就想问一句:教育领域的内卷问题,解决了吗?

等下,你说的“内卷”到底啥意思?

我们来想想“内卷”这个词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每年的高考,好大学录取的名额都有限,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学,所以孩子们只能刷题备考,然后考完还要在填志愿上再做一次博弈,总之就表现为残酷的竞争。

所以,一般人讲的内卷就等于说“因资源有限而产生的残酷竞争”,可是如果内卷真的就是这么个意思,那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内耗”吗?干嘛非要叫“卷”呢?

如果你试过翻译“内卷”这个词,会发现它的英语其实是involution,这个词有卷入、纠缠、生物退化的意思,与involution相对的概念,是大家更熟悉的evolution,也就是演化、进化。

所以“内卷”是in+volution,也就是“向内演化”,这个词你一定要说跟竞争有没有关系,勉强算有,因为volution这个词根字面意思是“旋涡”,也有“改变”的意思,但这个词的逻辑重心显然不是在说改变,而是在说“怎么改变”,朝哪个方向改变

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最早是用艺术来解释什么叫“内卷”,这个例子很容易懂。

上面这张图是新西兰毛利人的装饰艺术,注意这是手绘的作品,看起来很有层次,很精细,也很复杂。但是要说这个作品有多高的艺术价值,那倒也不至于,它里面基本都是几种花纹图案不断的重复,属于精细有余,创意不足,所以创作这个作品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匠人,但叫艺术家就过了。

毛利人的这种创作,就是“内卷”:因为在表达方式上无法向外突破(也就是创新),只好向内演化,把图案做的越来越精细复杂。

类似的例子还有微雕艺术。一般的视觉艺术,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纯形式的作品很少,大部分普通人去欣赏艺术,总还是要讨论下风格和创作者的意图等等,但微雕,就是形式严重高于内容的艺术,很多时候,微雕比的就是单位面积内,谁能雕出更精细更多的东西。

比如我们学过的《核舟记》讲的就是微雕,比如有人在牙签上写一副兰亭序,然后大家都用放大镜欣赏……微雕当然是一种值得保护的传统艺术,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这种艺术的局限性,除了挑战人类的精细度极限,除了寻找更奇特的雕刻载体,微雕很难有所创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认为微雕是世界级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内卷”的艺术。你看,内卷在这里就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描述一种类型:

当一个东西无法演化出新的形态,它只能通过内部的不断复杂化来维持发展。

所以你说内卷纯粹是个坏东西,那就错了,在真实的社会生活领域,人们还能用“内卷”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

1963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出了一本著作叫《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了何为内卷。

在印尼的爪哇岛,人们在土地上种植水稻,但后来出现了一种状况:人口越来越多,岛上的土地却很有限。你看,人多地少的矛盾,好像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内卷,因为这跟人多好学校少道理完全一样。

但是,这不叫内卷,因为人多,使得当地人对于土地的耕种方式越来越精细,这个才叫内卷。

格尔茨的原话是这样的:“对土地的使用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租佃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合作性的劳动力安排变得更加复杂”,而这种组织上的细化,这种内卷,对当地人是有作用的:人口虽然持续在增加,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却没有下降,起码当地人还是安居乐业的。

也就是说,在爪哇岛的这个例子中,马尔萨斯陷阱没有出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土地产出增长速度,社会就要出问题,但真实的情况是,印尼人民用“内卷”这种做法部分的解决了矛盾。

所以,根据这个逻辑,中国的高考是内卷吗,是,但这个内卷绝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我们其实说内卷,还是想说内耗,跟囚徒困境是一个意思。

如果我们只是想表达竞争很残酷这层意思,那竞争残酷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毕业了求职不残酷吗?如果这些事情通通都用一个“内卷”就概括了,那高考残酷和求职残酷岂不是一回事?

显然不是一回事,因为求职的残酷是一种面对整个社会的开放性的残酷,相对来讲,你总能找到养活自己的出路,而且不存在“分数”这种唯一的评价尺度。

然而高考,因为形式上没有办法突破和改革,只能内卷,表现为“用题目和分数来解决一切问题”。注意我们这里用的内卷,是刚才讲的关于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都说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所以也不可避免的要淘汰掉一些人),那选拔一个高中生去读大学,理想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

A同学一贯有商业头脑,所以安排他去读某一个商学院的专业;B同学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天赋,所以安排他去学一门外语或者进修汉语言文学……以此类推,总之就是把每一个人才送到他该去的那个专业。

其实美国名校的录取就有这样的路径,他们在高中开设大学课程,以此来检验和甄别学生们的发展潜力,你可以说这样的安排也很残酷,因为毕竟最后人家名校只挑那么几个,剩下的仍然是炮灰,但这个不叫内卷。

内卷是,我们现在没有更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是向外演化的evolution),只能在高中教学大纲之内不断的深挖、优化,通过不出偏题怪题,通过出优秀的题目来考察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这个,就是内卷,一种把出题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内卷,换到学生那一头,就是把刷题这件事做到极致,同样也是内卷。

这就像已经给你戴上了脚镣,但你总能琢磨出更优美的舞步,尽管我们并不能确定,戴着脚镣跳得最好的那个,如果有朝一日去了脚镣,是否还能当个舞蹈家。

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在没有实现evolution之前,involution是一种并不坏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至少能一定程度上维持公平和稳定——内卷,恰恰是为避免更大的内耗、更大的动荡而实施的权宜之计。我向内卷了,显得我很努力,这个体系似乎也在变得尽量更合理。

我们当然可以容忍当下用内卷来保持平衡,但把“高考题目出到最好”这种内卷操作势必要在未来的某一天被终结,中国教育的出路,也一定是跳出当前的模式,否则现在提出的“双减”其实也没有意义。

道理很简单,现在要“双减”,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减出来的这部分时间,用来干嘛呢?国家的用意是为学生们提供多元的成长路径,这很好,比如我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课外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未来立志要当一个考古学家,结果到了高考,除了那几套卷子,我还是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一腔热爱和一技之长。

这时你告诉我,我们出的高考卷子是最科学的,是最能够检验学生综合水平的,对各地区的考生也是最公平的,你说的都对,可是这对我热爱考古、想读考古专业来说有什么用呢?

假如这时,北大考古系面向全国单独进行一次人才筛选,那即便这仍然是一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残酷对我而言还是有意义的:

全国100个热爱考古的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笔试面试争夺北大5个自主招生的名额,这不叫内卷;全国100个热爱考古的学生,必须且只能通过高考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入学名额,这种弱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僵化的选拔形式才叫内卷。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卷”的问题在于似是而非:它好像有点用,就像印尼人用内卷的耕作模式也能养活自己一样,但其实又没多大用,印尼人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富足,而且因为常年沉迷于内卷,我们往往以为这就是唯一的解法。

所以如果我们还在研究怎样出更科学的高考题,我们就真的把自己卷死了。

内卷,是一种慢性毒药,它的表现不是激烈,不是残酷,而是麻木。

本文标签: 教育  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