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8-15 12:35:19作者:佚名
文 | 杨万里
“口腔茅”遭到空头暴击,8.3万余名股东吃了一碗大面。
8月15日,通策医疗低开低走,盘中一度大跌9.3%。截至发文,该公司跌幅收窄至8%,股价约为136.98元,总市值约为439.2亿元。
股价大幅下挫,或与一则消息有关。
8月12日,有关部门通知全面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消息出来后,外界认为种植牙集采将更进一步。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种植牙集采早有风声。
去年11月份,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宣布采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范围涵盖口腔种植体系统所需的医用耗材。今年2月份,高层例行吹风会上明确就种植牙集采给出时间表。
股价变动是市场信心的衡量指标之一,当涉及集采的消息出现,通策医疗的股价往往有所波动。
通策医疗曾对外公开表示,“种植牙业务涉及的集采,不只是带来价格变动,同时也会促进需求的增长以及口腔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观点认为,种植牙集采降低了材料费用,整体的治疗费没有减少,而通策医疗的业务涉及的是服务方面。
有谨慎观点则认为,集采可能会降低相关企业的高利润,而且口腔服务企业对设备和医生口碑依赖度较高,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
从K线看,通策医疗自2021年6月25日涨至421.99元后,便进入了深度回调通道。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超67%,总市值超900亿元。
在尺度股东群,有投资者表示,“亏得没有眼泪了,已经失望到极点”。还有投资者表示,“望着绿油油的K线,那是一段痛苦的历程,果然很A股”。
资料显示,通策医疗前身是ST中燕,原为德隆系旗下“三驾马车”之一的新疆屯河控股。在德隆系瓦解后,ST中燕易主。
2004年至2006年,吕建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对ST中燕实施资产重组。特别是,将杭州口腔医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现金赠予上市公司,成为金融市场经典之作。
2007年,“ST中燕”证券名称更改为“通策医疗”,从此成为国内首家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2007年至2021年,通策医疗营收从9139万增长至27.81亿元,复合增速超过27%;归属净利润从1010万增长至7.028亿元,复合增速超过35%。
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与口腔服务赛道逐渐增长有关。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461亿元。机构预测,到2030年该行业规模或将超过5200亿元。
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之所以有发展前景,深层次原因与国内渗透率偏低、医供给严重不足有关。
券商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口腔治疗渗透率不到49%,其中高端需求如正畸、种植渗透率均低于1%,远远低于西方国家水平。此外,中国2020年每百人拥有牙医数仅有199,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在业绩增长、行业景气度高等因素刺激下,通策医疗过去几年一直被市场追捧。特别是2019年、2020年,该公司2年涨超4.8倍。
不过,从2021年开始,通策医疗遭到市场冷落,近两年年线2连跌,估值偏贵、机构抱团行情瓦解以及业绩增速放缓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今年一季度,通策医疗实现归属净利润1.665亿,同比增长1.25%,仅保持个位数增长。该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超过67倍,而医疗服务行业平均估值仅为57.29倍。
即使通策医疗股价跌了这么多,估值看起来不便宜,并且其业绩增速又不高,短期难以得到资金认可。
为了开拓新业务,今年5月中旬,通策医疗宣布拟以7.69亿元收购A股公司和仁科技的29.75%股权。该公司认为布局医疗数字化可以为公司各医院的高效发展提供高速的增长引擎。
不过,这笔交易引发了市场争议。一方面,今年一季度通策医疗货币资金余额仅为7.345亿元,这次收购几乎“掏空口袋”。另一方面,近几年和仁科技净利润持续下降,业绩表现一般。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消息出现后股价反而下跌,市场态度比较明显了。
通策医疗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