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8-15 16:10:52作者:佚名
截至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3亿元;以全市2.3%的土地、2.9%的人口,贡献了全市10%的GDP
济宁高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动了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升级
文 |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刘章箭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于1992年开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征程。2010年成为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以来,济宁高新区聚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简化办事程序,机构数量压缩68%。实行“管委会+公司”改革,建立了市场化运营机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主导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1.9亿元,是1992年的48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3亿元,是1992年的330倍;以全市2.3%的土地、2.9%的人口,贡献了全市10%的GDP。进入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5强、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
济宁高新区立足优势主导产业,加速集群集聚发展,从1平方公里南北两个园区,发展到2.5万亩“1+4”产业集聚区、一区十二园错位发展新格局。
一是发挥头雁效应。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加快实施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以小松山推、山推股份、重汽商用车、永生重工为引领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辰欣药业、鲁抗集团、广育堂为代表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以英特力、海富电子、汇金升为标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瑞城宇航、纬世特、加睿晶欣为牵引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突出、高新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之路。
二是夯实园区载体。扎实推进“一区十二园”建设,开展闲置用地清理,完成26个小微园区整治,以亩产论英雄,凭实绩比高低,力促亩均税收达16万元,跻身全省前10强。
三是全力助企攀登。把助企攀登作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成长的关键抓手,将115家高成长性企业列入攀登计划。顶格成立政策研究和决策推进指挥部,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121名助企干部精准扶持,26个市区攀登小组一线推进。支持龙头企业过百亿,培育重点企业过50亿,形成梯次跟进发展格局。
四是聚力培强突破。成立实体化发展集团,整合各类优势技术和资源要素,加快实施“双城聚核”战略,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永生重工实现1000吨以上专机定制热模锻设备进口替代等为牵动,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成套装备三大领域持续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依托瑞城宇航突破高导热碳纤维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央企和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等航空航天领域产业链关键支撑项目,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城。
鸟瞰济宁市高新区(2022年7月摄) 王斌摄
区域创新高地加速崛起
济宁高新区立足高新独特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做优做强平台载体。聚力建设济宁创新谷、麒麟岛双创基地,以完善的基础配套和优越的办公环境吸引各类科技孵化器入驻,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实体运作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完成10万平方米中科科创园、荣联科创园建设,启动“十城百校”科技合作计划,全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59家,省级达到129家,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强化企业创新地位。引导支持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中心、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单位增加值能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6.5%,高于全市24.4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3.58亿元,占比达到2.98%。
聚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与周边县市区建立协作关系,发挥兄弟县市区产业基础优势,成立231产业创业创新联盟和县市区协同创新联盟,全面开展双向产业转移、技术转移,“一核引领、多点协同、七链融合”的创新体系更有活力。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创新实施10条人才新政,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2名、国家级重点人才23名、省“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5名、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近200人,成为全省三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之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济宁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流程再造”。实行“承诺制+容缺办”,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掌上办”“自助办”全面普及,重点事项办理全面进入“一天时代”。争取省级工程建设项目改革“揭榜挂帅”试点“一码通”项目,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方位“码上办事”。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与22省份217个地区及全省151个单位实现跨域通办。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首推区域评估“283”新模式,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权力事项的区域,获得全国第二批外资登记权限。全区已申请“6+1”类7045项事项全部上网运行,可网办率、按期办结率、好评率均达100%。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全市首家跨境电商免税店开放运营,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获省政府批复,中日韩国际项目合作实验区顺利推进,高新制造畅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
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升级
济宁高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动了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升级。
一是出行更便捷。内环高架建成通车,城区断头路全面清零,高新大道、蓼河观光大道打造城市道路新标杆。建成道路425公里,基本形成“五纵五横”路网框架,立体互联、便捷通达的快速交通体系日渐完善。
二是环境更宜居。综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景观化“全域四化工程”和绿化提档升级7大攻坚行动。“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街头绿地,绿化覆盖率达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实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水系治理成效明显,沿河布局亲水景观,多个湿地和临河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
三是生活更多彩。以商圈打造带动区域发展,以龙贵商场、永旺购物为核心的金宇路商圈,占据主城区商业板块最高峰,红星爱琴海、奥特莱斯火爆开业,蓼河新城核心商圈刷出新热度。建立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商业小区、公租房、人才社区满足各类人才需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住得更舒心。
四是民生更殷实。织密民生保障网,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815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七连增”,优质教育、高端医疗体系全面发展,成为民生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