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里见信心——“国际纺都”浙江柯桥一线走访

更新时间:2022-08-15 20:10:19作者:未知

三句话里见信心——“国际纺都”浙江柯桥一线走访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8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三句话里见信心——“国际纺都”浙江柯桥一线走访》的报道。

年纺织品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贸易覆盖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轻纺城年交易额达到3000亿元、占比全球四分之一……在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国际纺都”行情怎么样?

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记者走访有“国际纺都”之称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感受到另一种坚韧不拔、逆势而上的“热气腾腾”。

“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9年外贸出口规模12.6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锐减至8亿元,2021年强势恢复到12.8亿元,今年上半年8.8亿元、全年预计达到16亿元……数据刻画着外贸市场起伏,绍兴凯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明却显得从容。

从纺织内销企业会计起步,到担任外贸公司总经理,再到创业16年,经历过不少风浪,他学会了无论在顺境逆境,都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

“一刻都不敢放松,每年休息日不到10天。”罗海明告诉记者,外贸接单、质量把控、流程优化、市场调研、带徒弟,这些事他都亲力亲为、一清二楚。有了这份踏实,遇到再大困难,也能挺过去。

“办法总比困难多”——带着记者在面料、设备与货车之间穿梭,这是柯桥纺织业“老板们”说得最多的话。专注行业数十年,他们清楚困难是常态,与其“长吁短叹”,不如把精力花在“想办法”上面。

1992年,“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冠之以“中国”的轻纺专业市场。30年来,从摇着船橹的“水上布市”,到大胆开辟“马路市场”,再到建设现代化“国际纺都”,柯桥纺织拔地而起,靠的就是这种“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与坚韧。

浙江力笙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纺织贸易企业,创业团队多是柯桥外地人,彼此是同学、同乡。采访座谈时,清一色的“80后”管理团队说,企业总是在困难中加快成长。

“我们生意要做五六十年,一两年不赚钱或者亏钱,这有多正常。”谈到信心,企业董事长刘永勤说,他是浙西南山区青田人,“山里人”不会轻易低头,能吃苦、能吃亏、人厚道,因此链接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共御风浪。

这家企业以前做低货值面料出口,“跑量”为主很吃力,附加值还不高。在疫情倒逼下,企业去年初转型做中高档面料贸易,没想到业务量不减反增。这次经历让企业破除了“心理障碍”:勇敢走出“舒适圈”,会发现外面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创立34年来,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全球疫情等。企业董事长杨来荣、总经理杨卫是“父子档”,专注于窗帘布艺,在打造品牌、内外销并重、拓展电商等方面各展所长。

“形势比较难,但依旧有信心。”67岁的杨来荣告诉记者,正是被困难倒逼,企业更早布局电商,今年以来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增速达到50%。

“优势在转型中扩大”

绍兴莱茵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疫情之前每年业务规模约4000万美元,而近两年已经降至2000多万美元。企业主要面对西非、南美、东南亚市场,感知到当地消费力有一定下滑。

记者在柯桥走访发现,以往更多依靠价格优势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下压力较大,其中一些退出市场。

在墨尔本大学毕业后,绍兴创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龙选择回乡创业。在他看来,柯桥数以万计的“蚂蚁雄兵”从事绣花、烫金、压皱、贸易等环节,既竞争又协作,伴随市场荣枯有所起伏,但总能在低潮过后“春风吹又生”。

柯桥区商务局介绍,今年柯桥退出的市场主体有5000多家,而新设达到1.5万家,净增近万家,这表明柯桥纺织业依旧充满生机活力。

受访企业认为,柯桥纺织业的优势,一定是在转型升级、有机更新中不断夯实。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洗牌,柯桥纺织的国际地位、比较优势一直保持提升。

一是集聚数以万计、触角灵敏的“门市部”。它们立足国内应用场景,在人来人往中精准捕捉消费市场动态,这是柯桥面料、印花研发优势的源泉。目前,全球纺织业新产品开发70%以上来自中国,其中约70%来自柯桥。

二是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从原料、面料到花型设计、研发,再到针织、染整等加工环节,柯桥有数量庞大、技艺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叠加周边区县及长三角地区配套,产业链优势在疫情下更加明显。

2019年至2021年,柯桥外贸出口增幅超过30%。今年上半年,柯桥实现出口619.53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浙江全省、绍兴全市18.2、11.1、1.3个百分点,出口总量创历年同期新高。

在意大利生活10年后,浙江伊夫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鑫回到柯桥创业,企业营收近年保持快速增长,去年达到5亿元,今年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柯桥面料新品开发,处在全球前沿。”周鑫举例说,以布料为主、成本下降30%的羊毛纱,有发光效果的圣诞装等新品,成为今年外贸“爆款”。

“夏日炎炎、行情下行,但信心不减,努力做个合格的外贸人”——绍兴木林森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配图是厂区内正在排队的集装箱货车。

这家外贸企业创立以来一路高歌猛进,营业收入连续13年保持增长15%~20%,去年出口规模达到2.5亿美元,成为柯桥纺织外贸领军企业之一。

“接下来,要把更多力气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增效上。”企业董事长黄勇说,从政府“要你创新”到“我要创新”,企业逐渐意识到高质量发展,未来必须在“效益比拼”中提高竞争力、附加值。

受国际局势影响,绍兴希源纺织品有限公司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等地贸易出现萎缩。企业董事长邬兰锋分析说,近年来韩国、日本纺织业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立足服务优势,做贸易中间商,赚取较高利润,这也是柯桥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政策帮在点子上”

8月6日,由柯桥区政府建设的柯桥区开行中欧(义新欧)班列项目开工。在杭州海关支持下,该项目将配套建设铁路类海关监管点。

柯桥中国轻纺城作为全球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场,随着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物流增效需求凸显。记者了解到,该海关监管点建成之后,柯桥出口货物能直接通过铁路口岸报关,可以走义新欧的中欧、中亚班列向西,也可以通过海铁联运向东出海。

柯桥区委书记陈豪表示,近年来柯桥推出系列举措,短期精准化解企业难点痛点,中长期通过设施建设、制度改革、服务提升等,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驱动纺织外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二季度,柯桥两次出现疫情,当地快速反应,均在一周内化解风险。期间,绍兴创彩针纺科技有限公司一些原料入库、成品出库受阻,驻企服务员余颖璐了解情况后,帮助联系周边加工厂重新采购加工,并与有关部门沟通衔接高速路口、港口,确保外贸通道流畅。

柯桥区委组织部表示,通过推进“三驻三服务”机制,即驻村指导员、驻社指导员、驻企指导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能在疫情下点对点帮助群众解决个性化难题。

为了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柯桥推出“留抵退税直达快享”政策,受到企业普遍点赞。

“对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生命线。”绍兴东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宇鸣说,疫情下企业财务回款速度慢、资金链收紧,有关政策“帮在点子上”,企业当天收到留抵退税490多万元。

今年以来,柯桥区财政、税务、经信等部门构建跨部门滚动式会商研判机制,密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并对重点企业采取名单式管理,定向辅导、分门别类推送优惠政策,及时核准“退、缓、减、免”。上半年,柯桥区为企业降本减负总额达到48.2亿元。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得益于政府提前引导,柯桥规模企业大多在厂房楼顶装配光伏发电设备。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企业光伏发电规模占比达到15%,提前缓解用能压力。

本文标签: 柯桥  轻纺城  柯桥区  绍兴  外贸  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