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成长环境, 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 美国心理医生揭示教育的残酷真相

更新时间:2022-08-27 10:31:31作者:未知

完美的成长环境, 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 美国心理医生揭示教育的残酷真相


越富足,越娇弱。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无助”“无意义”“抑郁”甚至“自杀”等负面词汇,却成为占据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词汇。“空心病”频发,已然成为社会病。

在焦虑横行的现状下,我们不得不反思,比起富饶的物质,无微不至的关注,追名逐利的教育竞争,孩子真正能够独自应对人生的,是什么能力?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Madeline Levine(玛德琳·莱文)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Marin county工作。

她的心理诊所附近是美国的富人圈,这里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颇为重视,投入的精力、金钱、时间,都非普通家庭所能媲美的。

但也是这样一群从小衣食无忧,在众星捧月中成长起来的富人孩子,却是Levine医生的主要客源。心理诊所天天都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完美的成长环境下,空虚、迷惘、嗑药、酗酒、甚至吸毒的迷茫青年,越来越多。

“为什么生活变好了,孩子却变得脆弱了?”——这是Madeline Levine在她的著作《反脆弱养育》中,重点提出的问题。

富人孩子心病多,这已然成为当代心理学科困惑的课题。

富足时代的育儿危机

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副教授桑妮娅·卢萨(SuniyaLuthar)专门研究“富庶阶层”学生的压力和精神问题。她通过长期追踪发现:

中上产阶层青少年群体酗酒和吸毒的比例高于贫穷子弟,并远高于美国全国水平;他们被确诊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出现不当行为的几率是美国平均值的2-3倍。


“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近些年心理研究中,被列为新的“风险人群”,指的是出生在教育程度高、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前青春期孩子和青春期少男少女。这个群体经常在青春期以后爆发出高度的心理问题。

让人难以理解,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为什么享受着更好的条件,内心却更脆弱。他们高比率的沮丧、焦虑失常、身体不适以及不快乐的情绪,根源来自哪里?

Levine医生在总结了 30 多年的临床经验,评估了一百多项有关孩童发展的研究,访谈了十几位医生和研究学者后,提出了一个惊骇世人的“反常识”结论——

孩子过了十一二岁,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情绪健康方面的优势,反倒有可能转换成不利因素。


比父母更优秀,带来的“成就高压”

在硅谷的两所精英高中——甘恩高中和帕洛奥图高中,一度出现过学生自杀潮。明明是众人趋之若鹜的名校,可是这两所高中10年来的自杀率居然远超全美平均水平的4-5倍。

这里的学生不优秀吗?不,他们大多成绩优异,各有特长,几乎每个学生课外都要参加体育或交响乐团训练,投身社团活动,每晚温习各科功课三四个小时。

他们似乎精力充沛,永远不用睡觉:午夜1点做完作业,登陆社交软件时,同学的头像都仍然在线。可就是这样一群学霸,生活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曾经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为了亲身体验顶尖高中的学生生活,特地“卧底”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和学生一起听课、参与活动,甚至还同场考试。最后写出了《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School of Dreams)。

一起来看看惠特尼高中的学生日常:4小时睡眠,4杯咖啡,为了拿最高的4.0GPA 。


Kosha是惠特尼高中的一员,她的日常从早7开始,凌晨2点才结束

据统计,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等于102斤,“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他们日常的状态。

除了学业上的竞争亚历山大,为了申请名校,他们还需要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充实自己的履历表。

尽管惠特尼高中的学生已经是牛娃中的战斗机,但为了进名牌大学,学霸们依旧不敢松懈片刻——“要是进不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这辈子就完了。”这是他们嘴上最常念叨的焦虑。

爱德华·休姆斯在书中如是说,“要比父母更优秀”的成就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他们的绝望并不是因为哪一科成绩不及格,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拿到A;

他们拼命学好课业,一个劲儿参加课外活动,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加“闪闪惹人爱”。

长期高强度学习的代价是严重缺觉,滥用咖啡因片提神,内耗过度的身心,以及各种压力过大带来的心理问题。成绩越来越好,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和脆弱。


心理学专家鲁德教授,在《发育及精神病理学期刊》发表的文章表示:“富裕人家的孩子要求自己在学校、课外活动,甚至社交场合,都能够表现优异。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

在背后鞭策着他们不敢停下的,是一群心比天高的“优质家长”:“给你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如果还没法超越我们,进不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们哪有脸见亲朋好友!”

收入前20%的家长,都梦想把子女再往前推一把,进入排名前50的名校——至少学校排名不能逊于自己当年。

Madeline Levine医生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这类高知高薪高要求的“三高父母”的特点——

“他们逼迫孩子表现得光鲜亮丽,或想尽办法出人头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时候是因为自己未完成的志向,有时是因为自己过于追求完美,不过也经常是为了要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过上比他们更轻松优渥的生活,至少也要跟他们一样衣食无缺。”


尽管他们生来已经在罗马,但正如八二法则所说(这个世界80%的财富和资源,都掌控在20%的人手中),家长仍会希望,自家的孩子比80%的人都努力,才能保持甚至超越剩下那20%的人。

这些家长无法接受孩子比自己弱,甚至期盼着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时刻关注孩子是否达到了世俗里“成功”的标准,却忘了看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武志红在《巨婴国》中说:当父母喊出“一切都为了孩子”时,很容易导致一个恶果:大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捆绑在孩子的身上,会令孩子感到额外焦虑。

当父母的爱是以“成就”为条件时,他们会去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只要达不到就认为自己人生失败。

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找不到自我的价值。

过度保护换来“娇惯的心灵”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过度教育带来高压,过度保护带来脆弱。

在《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中特别提到:“在三大谬论的认知指导下,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导致一代人的衰弱,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与美好的愿景背道而驰。”

这三大谬论是:

脆弱人设——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 情感推理——永远相信自己的感觉; 我们vs他们——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为了消除孩子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整个社会从家庭到学校都用焦虑铸就了一个荒谬的保护罩。


英国伦敦的一所小学颁布一条新校规,孩子们不准用手去触碰刚落下的雪。因为摸到雪,就可能团雪球。只需要一个学生,一次莽撞,一块雪球里的石子,一次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眼睛受伤……

为了避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所有的孩子都被剥夺了玩“略带风险的游戏”的机会。

这样的规定,在中国也随处可见。

为了减少课间冲撞的机率,孩子下课也不允许去操场奔跑,甚至连走出走廊都需要得到允许。闻之可叹,深思可悲。

再看看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小到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大到上学工作,交友结婚,父母竭尽全能为孩子提供最周到细致的“照顾”。恨不得做好详尽的规划,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在自己设定好的蓝图里前进。

父母用心排除所有不确定性,消灭所有随机性,要的就是“稳定”,让孩子的人生一马平川。殊不知,人生最大的“变数”就是“稳定”带来的。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特别指出: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已经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然而孩子们实际上并没有变得更安全(尤其是在心理层面)。


“为了真正学习到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人生的起伏、我们有必要体验这些经历。但天之骄子通常被保护得太好,连一丁点儿最轻微的失望和挫折都舍不得让他们承受,也就发展不出重要的应对挫折的技巧。”

习惯了在“监视”中成长的孩子,遇事只会退缩回头寻找大人的关注和帮助,错失面对危险的脱敏治疗——独自面对,克服恐惧,战胜困难。久而久之,身体无恙,心理却愈发脆弱。

从小生活在只需好好读书的温室里,未经风雨,当风雨袭来,一下就被击垮!


耶鲁的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抨击了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我感觉当前美国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围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是的,他们或许成绩优秀,才艺出众,但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剥离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由于习惯了长期被安排,被操控,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焦虑、无助和孤独,年纪轻轻却丧失了对人生的自主性,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空虚和恐惧的情绪时常环绕在心头,因为他们不知道——人生的来处和去处。”

太完美,成了他们人生最大的Bug。

善意的“保护”最终适得其反,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了“脆弱的一代”。


比顺坦人生更珍贵的

是能把苦难写成诗

寒门出贵子的逆袭故事,并不少见。

每年高考后,总会出现一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山区学子。他们没有上过昂贵的补习班,没有无微不至的生活呵护,甚至学费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可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却硬是凭着过人的勤奋,坚定的目标,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来自云南宣威的林万东,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正跟妈妈一起在工地搬砖;

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上不了网课,更交不了作业,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湖南的何润琪在疫情最难的时刻,硬是凭自学考出了全省文科第一的好成绩。

北大保安张俊成,边站岗边学习,成功录取法律系,后来创办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一校之长。


与富家孩子心病多相反的,这些寒门出来的孩子,努力挣扎在温饱线上,明明饱受命运的鞭打,却愈战愈勇,通过不屈的努力,逆天改命,用优异的学习,在命运中撕开了一条裂缝。

没有盔甲,就自己造出堡垒,苦难没有击垮他们,他们就将苦难写成诗吟唱。

生活虽千锤百炼,但历练出来的金刚心,却也让他们愈变愈强。

去年当中科院的老师把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发到网上时,众多网友破了防,边流泪边看完了他用平淡却真挚的语言,诉说了从交不起学费到中科院博士的22年艰苦奋斗史。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穷困潦倒,屡遭打击,历经坎坷,可就是这样一位被命运反复蹂躏的寒门学子,历经人间至苦,却依旧在喘息之间不放弃寻找求生的希望。

“理想不伟大,只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曾经吃过的苦,如果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那就是赚的。”

字里行间,展现的都是一个精神世界丰盈和富有的青年形象。


物质上的贫寒,生活上的变故,并没有打倒他。

相反,“一个人长期暴露在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他反而能茁壮地成长和壮大。”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为这种特性,新造了一个词:Antifragile,翻译过来就是反脆弱性

用海明威的话来说,就是:“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正是我们自然界进化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个体生物的强大,是通过反脆弱性来实现的。不断遭遇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使得基因库不断优胜劣汰,提高整体适应力。


正如风会吹灭蜡烛,但也能使火越烧越旺。面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坚韧的烛芯会懂得利用机会,而不是躲避风险。在压力源中获益,让自己变得更强。

内在的自我效能才是促使孩子自我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抵挡脆弱的最强后盾。

富家孩子容易得心病,非也。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才是崩溃根源。

寒门容易奋斗出贵子,否也。坚韧不屈和自主奋发才是成功基石。

越是希望人生顺坦,越要有直面脆弱的勇气;越是深陷泥潭,越要有仰头看星空的豁达。

《反脆弱养育》中已经给出了育儿的答案——

“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他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最重视的是他们的人品特质,第二是努力,最后才是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