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了中俄几十年”,德国还能注定领导欧洲吗?

更新时间:2022-09-02 20:08:46作者:佚名

“靠了中俄几十年”,德国还能注定领导欧洲吗?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今年2月27日,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几天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做了一件不符其性格的事,宣布德国计划在军事防御中扮演更雄心勃勃的角色,以应对这场冲突。这项被朔尔茨形容为“时代转折(Zeitenwende)”的计划,不仅让德国人大吃一惊,全欧洲也为之瞩目。

当地时间9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在当前面对自二战以来的最严重危机时,欧洲正在寻找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德国及其政府总理朔尔茨试图接下这一角色,但目前所得到的反响却是不温不火。

报道分析指出,德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行动迟缓,在能源问题上太过依赖俄罗斯、与波兰关系不佳以及无法实现一些承诺,这些都让欧洲人对其领导力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俄乌冲突中,发出重大声音的是美国,甚至是波罗的海国家和东欧国家,这也削弱了德国的领导力。

就在不久前,针对俄乌冲突持续,多家外媒也复盘了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的现状。德媒也在疑问,德国过去几十年靠俄罗斯能源、中国供应链及市场支撑的商业模式,是否还能继续?而在军事层面,德国近期试图跑到太平洋地区刷存在感,大有对华“秀肌肉”的意味,虽然德军方澄清和否认,但多家德国媒体还是发出“切勿矮子强装巨人”的直白警告。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称,今年2月末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宣布结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同时将拨出1000亿欧元专款来提升军备,以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时。这一举动不仅不符合朔尔茨长期的行事作风,也一扫其过去的绰号。此前,德国媒体经常使用“朔尔茨机器人”(Scholz-o-mat)一词,揶揄他说话枯燥机械,没有感情,还总重复使用套话。

他在面向议员们的演讲中宣布了三项转变。首先,柏林将重新投资于军事,以满足北约关于将GDP的2%用于国防的目标,具体来说,柏林将用这笔资金升级战斗机等装备。第二,德国将把能源政策视为国家安全问题,并逐渐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第三,柏林不会再为了外交而进行“盲目”外交。

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比起当初朔尔茨的那番发言“震惊德国和世界”、“赢得国内外的掌声”,他本周在捷克首都布拉克也再次发表了一次有关于欧盟事务的重要演讲,但反应平平,不仅德国媒体用“无聊无趣”评价,就连捷克总理事后也承认没有仔细听。

《纽约时报》指出,朔尔茨的这一次失败演讲,表明他本人以及德国未能填补欧洲大陆的“领导权真空”。此前十多年里,其前任默克尔是欧盟统一和团结的力量源泉,在俄乌冲突发生以及默克尔离任之后,欧洲渴望拥有新的领导。

报道还认为,朔尔茨未能实现其所宣布的所谓“时代转折”的承诺,其本人所暴露出的短板,也反映了德国仍对欧洲期望该国发挥领导作用感到不安的情绪。外交政策分析师乌尔里希·斯派克(Ulrich Speck)说:“德国必须领导——它注定要领导。我们没有找到应对这一挑战的建设性方法。”


资料图:德国总理朔尔茨 图自澎湃影像

《纽约时报》称,平心而论,朔尔茨确实阐述了一些他对于欧盟的新愿景,比如坚决承诺要扩大欧盟规模,不仅包括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还包括格鲁吉亚;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欧洲要在防务方面拥有更多主权,朔尔茨也表示赞同。

但是,批评人士却认为,朔尔茨的许多做法过于沉闷,这种“不温不火”的反应表明,欧洲人对于他的领导能力持怀疑态度。

比如,朔尔茨誓言要将德国的国防支出增至GDP的2%,但如今这一目标在未来两年都恐难实现;而德国承诺给乌克兰的许多武器仍没有运送到,对此,朔尔茨也被认为从来都不真心实意地作解释,也不懂得宣传和夸大德国的功绩。

早在2017年,马克龙曾在演讲中提出“欧洲主权”的概念,认为欧洲不应该依赖北约,当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演讲反应冷淡。而朔尔茨近期在布拉格的演讲,被认为是德方对马克龙演讲“迟到五年”的回应。正因如此,朔尔茨在法国受到了欢迎,巴黎方面认为他在寻求“恢复法德关系”,而这一关系恰恰经常推动欧盟的决策。


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 图自澎湃影像

但《纽约时报》又指出,目前解决欧洲数十年最大危机的倡议声音事实上来自于华盛顿,甚至来自于欧盟中一些不常带头起事的国家,比如波罗的海国家和东欧国家,它们宣称要对俄罗斯发动更严厉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它们在推动欧洲走得更远,它们也在推动德国。”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兼柏林办事处负责人亚娜·普格利林(Jana Puglierin)说,人们现在看到的是中欧、东欧和北欧的权力中心。

多年来,德国在“北溪2号”议题上的坚持,加剧了人们对于柏林的失望。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欧洲处于极其危险的时间点,朔尔茨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缓解外界对于德国的这些看法,即德国是一个迟迟不表态的“反对派国家”,德国不仅在援乌武器方面行动迟缓,在能源上也严重依赖俄罗斯,还与波兰关系不佳。

俄乌冲突升级已有半年之久,近期多家外媒也复盘了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的现状。德媒也在讨论,德国过去几十年靠俄罗斯能源、中国供应链及市场支撑的商业模式,是否还能继续?

8月24日,德媒文章称,简而言之,德国过去几十年的商业模式是这样运作的:从俄罗斯获得大量廉价能源,从中国获得的上游产品被加工成高质量产品,并且主要出口回中国。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所有经济领域都依赖于中国市场,其他领域的供应链也依赖于中国供应商。

这一体系的一个支柱已经摇摇欲坠,欧盟的几项制裁措施严重限制了与俄罗斯的贸易,流向德国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原材料越来越少。而另一个支柱——与中国的贸易仍然保持强劲。文章称,一些人对这种依赖有所不安,并受到了美国的施压。柏林政府已经开始制定国家安全战略,也是第一次这么做。

8月25日,《华尔街日报》也发布评论文章,试图分析“乌克兰战争正如何改变德国”,美媒指出朔尔茨上任以来存在感低的问题,并用“缺席”、“柏林没有舵手”来形容。

而在军事方面,德国近期在有意增加其存在感。近期,德国派出空军前往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参加从8月19日至9月9日举行的“漆黑-2022”空中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二战结束后的和平时期里,德国空军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部署行动。


德国“台风”战斗机飞行途中进行空中加油 图自德国空军

对于德国空军派遣13架军机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军演,部分德媒已注意到,在中国舆论场中出现了警告贸易伙伴德国不要参与美国“反华游戏”的声音,甚至还有德媒已发出提醒。《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这意味着德国正加入美国领导的“抗中联盟”,可能影响德中经贸关系;《世界报》则直白警告说,德国对自身实力要有自知之明,切勿“矮子强装巨人”。

此外,德国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艾伯哈德·佐恩(Eberhard Zorn)近日称,德国密切关注中国军队的大力建设,将派遣更多军舰进入“印太地区”,并与盟友一起参加军事演习,以增加德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日表示,德国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公开宣称要彰显德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恐怕将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好的联想。

我愿再次强调,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必要军事能力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的国家安全利益,完全正当合理。中方一贯尊重各国依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所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借口,损害中方主权,危害中方安全,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标签: 德国  欧洲  默克尔  俄罗斯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