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正陆续退出明星药企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华大基因、恒瑞医药、爱尔眼科

更新时间:2022-09-09 07:08:53作者:佚名

高瓴正陆续退出明星药企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华大基因、恒瑞医药、爱尔眼科

近日,随着各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流通股东的名单也成为了上半年资本运作的风向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投资行业“老大哥”高瓴正在陆续退出A股药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即便是医药企业中的明星公司也难逃被高瓴放弃的命运。

9月8日,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告诉红星资本局,不只是高瓴,其他资本也在撤出药企,这是由于目前药企盲目跟风研发的现象在国内非常普遍。

史立臣表示,有些企业的研发结构是有问题的,因此资本在逐渐退出,目前看起来是高点退出,发展到以后或许股价更低,现在退出反而更好。“现在中药市场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西药市场,国家集采出击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还在引导药企向正确方向发展,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定增:

凯莱英解禁期一过就“回血”

减持华大基因或亏损上亿元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近年来,高瓴曾通过定增买入医药外包龙头凯莱英(002821.SZ;06821.HK)、“眼茅”爱尔眼科(300015.SZ)、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300676.SZ)等企业。

其中,高瓴曾靠减持凯莱英约一半的定增股份“回血”70%,但回溯定增的过往,高瓴颇有些波折。

2020年2月17日,凯莱英公告,高瓴将以123.56元/股的发行价格参与定增,认购不超过1870万股。但该次定增在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后,被凯莱英暂时终止。同年10月,凯莱英的定增再次被提上日程,高瓴以相较于2月近两倍的227元/股发行价参与此次定增,彼时,高瓴获配约440.53万股,耗资约10亿元,锁定期6个月。

但到了2021年4月,6个月锁定期一过,高瓴迅速抛售220.26万股凯莱英股票,减持幅度接近50%。按照凯莱英2021年二季度340元/股的中位值来计算,高瓴至少套现了约7亿元,从而实现了以一半股份“回血”70%的战绩。2021年三季度,高瓴从凯莱英第六大股东的位置退场,并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

高瓴在对华大基因的投资中,就没那么好运了。2021年2月,华大基因20亿元定增落地,高瓴旗下瓴仁投资以145元/股的发行价获配347万股,跃升为华大基因的第七大股东。

到了今年一季度,高瓴已悄然退出了华大基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如果按照当时第十大流通股东持有约167万股计算,高瓴至少减持了237万股,再以一季度华大基因89元/股的均价计算,高瓴或亏损超1亿元。

除此之外,高瓴曾于2018年耗资10.26亿元参与爱尔眼科的定增,此后爱尔眼科股价飙升,高瓴也因此有所盈利。不过到了2021年,高瓴也退出了爱尔眼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二级市场:

“闪电”进退兴齐眼药

持有恒瑞医药超6年后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再来看高瓴从二级市场买入的一些明星药企,包括医药外包的另一龙头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600276.SZ)、“近视神药”阿托品生产商兴齐眼药(300573.SZ),以及凯利泰(300326.SZ)、华兰生物(002007.SZ)等。

其中,恒瑞医药与高瓴的渊源较长。2015年12月,高瓴首次进入恒瑞医药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约1662万股。此后虽有所减持跌落恒瑞医药前十大股东,但据2021年恒瑞医药中报披露,高瓴又以4046.19万股的持股量重回前十大股东行列。

不过,近年来恒瑞医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历经了“优化”销售人员4000人、高管团队变动和净利润下降等诸多问题,高瓴也于2021年第四季度退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

相比于长期投资恒瑞医药,高瓴对新晋资本宠儿兴齐眼药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今年一季度,高瓴旗下二级私募上海瓴仁新进兴齐眼药,并首次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有65.46万股。不过二季度末,上海瓴仁就“闪电”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除此之外,高瓴还曾于2021年三季度退出凯利泰、泰格医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于今年一季度退出了华兰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编辑 余冬梅 杨程

本文标签: 高瓴  恒瑞医药  华大基因  爱尔眼科  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