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10 10:56:59作者:未知
(原标题: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9月8日,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上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工信部培育了四批共计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培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报告》同时指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贴合市场加速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有7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完成上市,上市企业主要布局在高端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热门赛道。37%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3年曾申请银行贷款,87%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融资需求。
谈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成长,代表了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从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趋势,代表了产业升级、宏观经济动能转换的趋势,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趋势。未来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进一步对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根本性转换将是时代主题。
114家小巨人
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此前工信部等多部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明确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序列,最终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共同构成的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政策工具涵盖从优质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筛选和发现、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按规划,工信部“十四五”期间将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0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时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记者从本次大会上获悉,前三批培育认定的“小巨人”企业中已有114家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占单项冠军企业比重达到13%。67%的“小巨人”企业产品获得发达国家或地区权威机构认证。九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少为一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小巨人”企业对高端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强国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小巨人业绩增速
高于A股均值
从“小巨人”整体情况来看,《报告》显示,“小巨人”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13000余项,展现出较强的行业话语权。约半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为10%-30%,其中有235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研发创新方面,“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1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效益方面。2021年“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高1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近0.4万亿元,平均每户企业利润4000万元,是规上中小企业的3.4倍。研究人士认为,作为制造业实体中的“金种子”选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硬科技,备受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关注,能在更大范围内引入资金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为提振制造业实体投资提供坚实支撑。
从已上市“小巨人”群体来看。德邦证券在9月3日研报中对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绩进行了总结,数据显示,该机构纳入统计的548家小巨人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达26.8%,显著高于全A股的7.9%水平,主要贡献来自于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41.4%的同比增速。
中信证券8月下旬发布的研报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A股上市公司主要特征为:绝大部分属于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契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进程中强化工业“四基”、强链补链的基本定位;大部分市值小于100亿元,且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具有小而美的特点。
北交所副总经理李永春在本次会上介绍,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平台,北交所设立一年来,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利用资本市场茁壮成长创造条件。截至9月7日,11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这一数据计算,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8个月,北交所上市申报的企业中,近四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三板中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小巨人”挂牌企业中,有八成表达了到北交所上市的意愿。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从融资环境看,《报告》显示,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为切实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在国家推进重点支持和创新融资工具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下,各地切实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形成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合力。
来自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较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出11.69个百分点。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例如,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企业等。
此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效果显著。北交所作为打造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阵地,在首批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过半。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各地区域股权市场踊跃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成为吸引全社会资本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截至2021年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首发上市融资近1700亿元。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认为,“小巨人”企业专注细分领域,着力突破工业“四基”发展瓶颈。通过培育“小巨人”企业,可以补齐国内制造业短板,在产业链中起到“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作用。同时,国家通过公示“小巨人”企业名单,可以增强企业曝光度,为其贴上优质标签,助力企业业务拓展和融资。
杨海平表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对完善现代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我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正明显增强,这将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形成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