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攻入伊久姆!莫斯科可能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战场失败”?

更新时间:2022-09-11 17:01:15作者:智慧百科

乌军攻入伊久姆!莫斯科可能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战场失败”?

俄乌战场风云突变。就在乌克兰军队在南方战线的反攻被认为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它在北方战线的反攻却取得巨大进展。



资料图

据乌克兰24频道10日报道,乌克兰地面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发表讲话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夺回巴拉克列亚,这是乌反攻行动中夺回的首个大城镇。此外,乌克兰国家安全局10日发布了相关照片,确认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夺回了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市。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乌方一名“参与解放东部战略城市伊久姆行动”的官员表示,在迫使俄罗斯军队撤退后,乌克兰军队已经攻进伊久姆。



资料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日宣布,9月截至目前为止,乌克兰军队已重新夺回大约“2000公里的领土”。他还说,面临乌军强力反攻,俄罗斯军队选择逃命,这是正确的决定。他强调,“在乌克兰,占领者将无容身之处,永远也不会有。”

美英媒体高度关注“乌军反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伊久姆位于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边界附近,已在俄罗斯控制下达五个多月之久,俄军把这里当作继续进攻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枢纽。而库皮扬斯克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为俄军提供补给。收复这两座城市对基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胜利。路透社也称,库皮扬斯克市是链接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的交通枢纽,俄罗斯前线被突破有可能变成一场溃败。据美联社报道,英国国防部在一份简报中称,该机构认为乌方在哈尔科夫向南进深达到约50公里。英国《每日电讯报》10日称,莫斯科可能遭受“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战场失败”。

对乌军及其背后的北约来说,这是一次惊喜。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10日表示,乌克兰的盟友对该国军队最近取得的成功感到“惊讶”。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也认为,乌克兰的反攻行动取得进展。他在访问布拉格期间表示:“我们看到在赫尔松的成功,也看到在哈尔科夫有一些进展。这非常非常鼓舞人心。”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10日清晨抵达基辅进行访问。她希望借由此次访问展示,“只要有必要,我们将继续支持乌克兰,提供武器、人道主义和财政支援”。此外,欧盟国家财长同意向乌克兰提供50亿欧元贷款。



资料图

针对俄军在北方战线的撤退,俄国防部10日发表声明称,决定将驻扎在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地区的俄军部队重新集结,加强顿涅茨克方向的力量,以实现解放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既定目标。俄国防部称,此前已用三天时间将伊久姆至巴拉克列亚一线的部队撤离至顿涅茨克地区,在这次行动中采取了一系列掩护部队实际行动的迷惑性佯动。在3天内,超过2000名乌克兰武装分子和外国雇佣兵被打死,超过100多辆装甲车和大炮被摧毁。

对此,俄《观点报》给出乐观的解读——俄罗斯国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误导乌克兰武装部队,制造了一种错觉,即“俄军的防御比较薄弱”。现在,乌军占据的地区没有什么有利的防御设施,从而有利于俄军摧毁这部分最有战斗力的乌克兰部队。俄军事专家西夫科夫告诉《观点报》,俄军退却,是为了诱使乌克兰武装部队撤出设防地区——如果这些部队留在斯拉维扬斯克或克拉马托尔斯克,需要打多久才能消灭它们,而现在,它就在俄军的手掌中。



资料图

但更多的分析认为,北约已成功地恢复了乌克兰的部分军事能力,考虑到哈尔科夫战斗是由乌克兰主动发起的,这与俄罗斯在基辅和蛇岛的战术性撤退并不相同,可以认为这是一场俄军的意外挫折。当前哈尔科夫战斗给西方政客需要的“鼓舞”已经足够多,除非乌克兰在哈尔科夫的反攻以被俄罗斯彻底击败而告终,或者莫斯科成功地在其他战线以重要胜利重塑了9月以来的舆论态势,否则,即使乌克兰部队在哈尔科夫周围接下来推进再次陷入僵局,西方也会向乌克兰注入更多更好的武器。

如果俄罗斯继续保持着当前的烈度有限的战斗思路,俄罗斯将很难收复失地,因为乌克兰得到了许多北约国家的大力支持。俄罗斯要么继续接受它刚刚在哈尔科夫经历的意外挫折,要么积极努力改变现状,动员更多的部队、向更多的国家展开积极的利益交换与让渡,以全新的态度打一场更大规模的、更长时间的战斗,以取得俄乌冲突更大的成果。

相关报道

俄乌局势最新进展:乌媒称乌军夺回巴拉克列亚等城镇,俄军承认后撤部队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8日,乌军宣布夺回哈尔科夫州城市巴拉克列亚,据社交媒体视频显示,乌克兰国旗重新在巴拉克列亚市中心升起。

据了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示,进入9月以来,乌军已夺了数十个居民点,重新控制了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9日表示,乌军正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最近3天已成功推进近50公里。另有哈尔科夫市地方官员称,该市当天受到俄军导弹猛烈袭击。

此外,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虽然乌军面临的形势很困难,但正在向前推进。在过去几天里,乌军从俄军手中收复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国防部:这两地俄军已撤离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10日,乌克兰多个媒体报道称,乌武装部队已进入顿巴斯地区的伊久姆。



示意图

据乌克兰24频道10日报道,乌克兰地面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发表讲话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夺回巴拉克列亚,这是乌反攻行动中夺回的首个大城镇。此外,乌克兰国家安全局10日发布了相关照片,确认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夺回了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市

9月10日早前,乌克兰24频道发布照片,显示乌武装部队在库皮扬斯克市政大楼前手举乌克兰国旗的画面。在9日晚间的例行讲话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经控制哈尔科夫地区30多个定居点。



乌官员发布的图片

据央视新闻援引乌克兰媒体10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听取了作战指挥官关于乌克兰武装部队军事行动以及夺回领土的报告,并特别关注了已夺回的定居点安全问题。

此外,会议还听取了此前在德国拉姆施泰因召开的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第5次会议的结果汇报,并讨论了乌克兰军队后勤支援情况,确定了乌克兰国防军的需求。

俄国防部10日发表声明称,为实现既定目标,决定将驻扎在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地区的俄军部队重新集结,加强顿涅茨克方向的力量。

俄国防部称,已用三天时间将伊久姆-巴拉克列亚部队撤离至顿涅茨克境内。俄国防部表示,撤退期间为了防止损失,俄军出动航空兵、火箭炮和火炮部队对乌军进行了攻击,超过两千名乌克兰和外国雇佣兵被消灭,一百多辆装甲车和火炮被摧毁。

美国军火商持续“拱火”

据央视新闻,俄罗斯今年2月向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乌克兰加速输送大批武器,持续“拱火”。当地时间9日,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美国五角大楼一直在与美国的军工企业合作,并增加生产线,以满足对某些武器的需求。



视频截图

美国国防部负责采购事务的副部长拉普兰特称,在给乌克兰输送的武器中,有一部分是从美国军方的武器库中直接调出,还有一部分是从军工企业新订购的。为了补充美军的武器库存,同时满足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等需求,美国军工企业正在增加产能或者进一步扩大生产线。



视频截图

据报道,自2021年1月以来,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支持总额已超过152亿美元。由于自身武器库存锐减,多个欧盟国家今年都已经和美方接触,洽谈大规模购买美制装备。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军火商从中赚取了巨大的利润,美国五大防务承包商股价都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拒绝直接派兵进入乌克兰,但持续“拱火”,带“火”美国军火商。冲突持续时间越长,美国军火商获利就越多。俄罗斯方面也曾表示,为了维护自身霸权,美国正在世界各地挑起紧张局势。西方武器源源不断输送至乌克兰有加剧局势恶化和人道主义危机的风险。

德国外长夜间乘火车到访基辅

据央视新闻,9月10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并承诺德国会向乌克兰提供必要的援助。据德媒介绍,贝尔伯克出于安全考虑,乘坐夜间火车到访,此前并没有对外公布行程。



资料图

今年五月,贝尔伯克曾经到访过乌克兰。

当地时间10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德国已经为冬季的能源危机做好了准备。朔尔茨表示,虽然俄罗斯已经停止向德国供应天然气,但德国已经利用夏季的时间填补了天然气存储设施和天然气供应商的空缺。德国北部海岸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正在加紧建设,国内天然气储气设施的填充水平已超过之前的预期,德国还重新启用了部分燃煤发电厂。朔尔茨说,欧盟层面正在商讨针对能源问题的统一应对措施,德国政府还制定了650亿欧元的纾困计划,以减轻民众的负担,“没有人会被抛弃”。

不过近段时间受能源危机影响,经济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对德国未来经济形势持悲观态度居多。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8日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预计将会出现经济衰退和创纪录的通货膨胀,民众的消费能力将出现历史性损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经济事务主管库斯表示,电力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私人家庭的购买力下降4.1%,达到两德统一以来的最大降幅。经济衰退同时还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失业率将从2022年的5.3%上升到2023年的5.6%。

匈牙利总统诺瓦克当地时间9月9日表示,欧盟对俄制裁打击的是欧洲,而不是俄罗斯。对俄制裁的影响正在波及欧洲各国,物价在上涨,通货膨胀也在上升。当天,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也表示,欧洲无法长期承受对俄制裁政策带来的后果,因为这一政策有悖于欧洲利益,是失败的。

根据匈牙利中央统计局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匈牙利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15.6%,为1998年5月以来最高。当地媒体认为,随着能源价格继续攀升,匈牙利的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欧盟盲目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产生的反噬效应逐步显现,让欧洲严峻通胀形势雪上加霜。

本文标签: 伊久姆  乌军  俄军  莫斯科  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