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16 07:21:59作者:智慧百科
作者:郭儒逸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从2020年底国内首款新冠疫苗上市以来,疫苗公司们创造了一个个业绩神话,现在随着需求减弱,增长纷纷失速。在这条拥挤但不确定性极高的赛道上,它们吃到了红利,也感受到了巨大落差。
壹
这半个月,科创板公司康希诺(688185.SH)的股民心情非常复杂。
8月28日晚发布半年报至今,康希诺股价跌去12%,最低触及124.8元。财报数据确实不好看:今年上半年,这家头部疫苗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大降,其中扣非净利润亏损5676万元,同比下降达106%。
这意味着,刚凭借新冠疫苗扭亏不久的康希诺,再次陷入亏损。
业绩下滑被归因于“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增长放缓,疫苗需求减少,疫苗产品价格调整以及计提相关存货跌价”,简单来说,就是现阶段的疫苗卖不动了。
受到冲击的远不止是康希诺。
另一家大型疫苗公司康泰生物(300601.SZ),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骤降64%;扣非净利润则为8640万元,同比降幅达70%。业内大名鼎鼎的科兴中维(系港股上市公司中生制药的联营公司),据测算上半年盈利更是大跌约九成。而曾在去年3月份上市新冠疫苗的智飞生物,虽然相比之下业绩降幅较小,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也下降超过30%。
爆发式增长、断崖式下跌,疫苗公司重重刹车。
“A股对’康’字过敏,有些公司你看一眼就会爱上它,但是能被它虐到撕心裂肺。”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有股民调侃道。
去年7月份,在上交所举办的科创板两周年国际路演上,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曾表示,科创板向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打开了大门,他因此表示感谢。他认为,在科创板,这些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能够被客观、全面地评判。
康希诺在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考虑到其已于2019年港交所上市,因此成为科创板开板之后首个A+H疫苗股。每股209.71元的发行价,在当时也成为科创板发行价第二高的个股。但是在光环之下,实际上康希诺连年亏损,并且一直未有任何产品商业化。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这家原本深陷泥潭的公司抓住了希望。
作为国内最早研发新冠疫苗的公司之一,去年2月底,康希诺与军科院陈薇团队共同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克威莎”,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当时正逢市场盼新冠疫苗若渴,同一时间获批的还有国药中生北京和科兴中维的疫苗产品。克威莎成为康希诺旗下的首款商业化产品,扛起了为公司扭亏的重任。
业绩的爆发超乎想象。凭借新冠疫苗的销售收入,整个2021年康希诺营收为43亿元,同比增长171倍,同时一改持续亏损的处境。资本市场也将这只股票送上顶点,2021年6月份,康希诺A股股价最高达798元/股,总市值将近2000亿元。
贰
康希诺的逆袭故事,在几家头部疫苗公司身上得以复制。
数据显示,康泰生物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大涨,其中净利润增幅近九成。智飞生物这一年的净利润高达101.97亿,这是其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A股主要疫苗公司中,它以百亿净利润排在首位。科兴中维没有报表可以直接窥探其业绩,但作为上市公司的联营公司,按照中生制药的财报数据推算,2021年科兴中维的净利润或超过900亿元。
智飞生物财报
疫苗生意原本是个慢生意,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较长的流程,但在短短时间内,行业公司纷纷上马新冠疫苗项目,扎堆进入这个赛道。在对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中,成立多年却始终没有成熟产品的公司、长期靠政府补贴运营的公司,甚至不惜停掉其他疫苗项目而押注新冠赛道的公司,都不想错过这个超级风口。
能拿到入场券是幸运的。
截至今年9月8日,国内现有9款新冠疫苗上市使用,上市方式包括附条件批准、紧急使用、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三种。而背后的生产厂家,包括国药集团、科兴中维、康希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及丽珠医药等。
某种意义上,与口罩、核酸检测等耗材产业不同,吃到第一波疫情红利的疫苗公司,现在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压力来自于需求和产品价格的双重下降。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接种新冠疫苗1.35亿剂,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1亿剂。另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截至9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4亿剂次。随着国内基础免疫基本完成,留给新冠疫苗的就剩下加强针市场,以及应对病毒变种的适应症方面。
而核心问题在于,加强针的接种形势仍然不太明朗。上海市卫健委主任此前曾表示,对于市民已经全程接种疫苗的,是否需要接种第四针加强针,需要看研究和疫情的情况。有券商机构预测加强针市场还有60亿-100亿元的规模,但哪一家能跑出来拿下这部分市场,还是未知数。
在价格上,新冠疫苗上市初期的高价,在政府与厂家的一轮轮采购谈判中已不断降低。今年4月份时,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表示,国产灭活疫苗的价格已降至20元/剂左右。对疫苗公司而言,一方面是需要持续的高投入(报道称“克威莎”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已超过10亿元),另一方面却是被约束的销售价格——它们的市值增长空间似乎显著受限。
嗅觉敏锐的资本推手已经在给市场降温。康希诺曾在2015年B轮融资时获得礼来亚洲基金的1000万美元投资,这是一家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风险基金,而从去年9月份开始,礼来亚洲基金方面就多次减持康希诺,到今年二季度末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已彻底不见这家明星资本的身影。
叁
疫苗公司们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
9月5日,因半年报业绩不理想而连跌几天的康希诺,当天气势如虹大涨9.82%收盘。大涨的原因只有一个,在前一天晚间,康希诺公告称其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5型腺病毒载体),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这款名为“克威莎雾优”的产品,是全球首款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以口腔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种。
新产品似乎带来了新想象。近日在回复投资者的询问时,康希诺表示已对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大规模使用进行了相应准备。但这款产品能否成为新盈利点,这家公司看上去底气并不充足,“目前仍以肌肉注射型疫苗为主,(吸入式产品的表现)需要看后续市场反应。”
就在康希诺这份公告前两天,丽珠集团(000513.SZ)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获批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所谓“序贯免疫”,就是使用与初始疫苗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这被认为是加强剂最好的接种方式。而丽珠这款疫苗产品的上市,也打破了15个月以来新冠疫苗市场的沉寂,成为一个后入场的新玩家。
在经过基础免疫阶段的残酷竞赛之后,疫苗公司正在进入下半程,二代疫苗成为挽救它们跳水业绩的赌注。这是一轮新的竞赛,早先吃到市场和政策红利的玩家,可能积累了更多的弹药,而那些在第一阶段就没能露面的疫苗公司,很大概率在投入重金之后,却面临再上不了牌桌的窘境。新冠疫苗的财富效应之下,注定会剩下太多的炮灰。
对这些新冠疫苗赛道的玩家们来说,单纯地评价它们靠疫情红利发家是不公正的。以研发费用举例,2021年,康希诺、康泰生物和智飞生物的疫苗研发费用多在7-9亿元之间,同比增速三家中最高的达到170%,最低的也维持在69%。很显然,这是一项十分烧钱的角逐,并且收益前景难以保证。
本周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处于结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更好位置,“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但结局就在眼前。”但他还说了另外一句话,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现在是努力奔跑的时候,确保我们冲过终点,收获所有努力工作的回报。
他的发言堪称是对新冠疫苗公司前景的最恰当总结——疫情还没结束,你们还需要继续研发。但疫情随时可能结束,届时你们就得发愁疫苗的买家了。
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头图购买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