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19 12:06:26作者:智慧百科
出品 | 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 | 周月明
编辑 | 苗正卿
题图 | 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我们好几个百万粉丝账号都已停更了。”TikTok资深从业者董子瑞告诉虎嗅。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在TikTok上发布内容的玩家之一,董子瑞以及他的团队曾靠大量搬运内容,收获许多粉丝。
像董子瑞一样决定退出的TikToker不在少数。据trendpop的一份数据显示,2021年7月,粉丝量达到百万的TikToker人数还在2000名左右,但到了2022年7月,已降至1200-1300人之间,流失近800人,百万粉丝量级的创作者降幅约在41%左右。
“平台初期缺乏内容,因此对原创性要求不高,这给了我们很大生存空间。”董子瑞说。但随着优质创作者增多,平台对内容的监管也日趋严格,搬运或二次剪辑的内容会被系统判定为抄袭,且难以获得流量的倾斜。董子瑞们在经营的账号,空间愈发被挤压。
当然,除了董子瑞这样的搬运类百万大号在退出,也有一部分博主因钱离开。
“TikTok的创作者奖励不如其他平台高,中小博主靠接品牌广告赚钱的机会也比国内抖音要少许多。”熟悉欧美KOL市场的资深人士林向峰告诉虎嗅。
摆在许多TikToker眼前的,除了优质内容的产出压力,还有算法改变之后流量推送的焦虑,付出与收获一旦不成正比,就会触碰到他们去还是留的神经。
搬运号开始退出舞台
据董子瑞告诉虎嗅,他们曾靠搬运、二次剪辑抖音上的内容到TikTok上,三个月内就积累了几十万的粉丝。那时国内抖音原创已经很卷,但TikTok流量巨大内容却不多,董子瑞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想前往TikTok先积累一些流量。
“那时的想法是有了流量,很多事自然而然就能成了。”董子瑞坦言道,但他很快发现,在海外,靠搬运和二次剪辑的内容变现,成了一件头疼的事。
据董子瑞描述,开通英国TikTok shop、建独立站等模式他都尝试过,但都因种种原因跳入坑中。比如,TikTok英国小店由于国人的内卷,价格战日益白热化,许多商家毫无利润并且亏钱补贴“薅羊毛”的英国人。而当试图引流到独立站时,由于其搬运内容较为杂乱,且与商品匹配度不够高,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在接广告这条路上,事情也并不如董子瑞想象得那样顺利。在国内的抖音,由于流量变现模式的成熟,每一个粉丝都可换算成透明的标价。但在欧美,网红经济与国内差异甚多,品牌们更期望与头部网红或明星合作,这也导致欧美的网红经济马太效应明显。
“即使品牌愿意与TikTok博主合作,我们的内容也不够有个人特色,且有违规风险。”董子瑞坦言道。虽然账号有一定粉丝量,但接广告这条路仍然走不通。
随着内容监管的严格,进入2022年之后,董子瑞的搬运账号被系统判定为抄袭的次数越来越多,且由于曝光度的增加,被原创者投诉的几率也日渐增大,他愈发感觉到,账号带来的风险和收益远远不成正比。
“光靠搬运和二次剪辑在TikTok上是难以走远的,平台的流量倾斜也越来越少。”董子瑞说。在他眼里,已到了转型的时候。
补贴留不住创作者?
搬运号在TikTok的路越来越难走之外,一些原创内容创作者也对TikTok上的收益有些微词。
许多原创TikToker认为平台的创作者奖励制度不合理。
2021年春季,TikTok启动了其创作者基金计划,投入的初始基金为2亿美元。但这2亿美元更像固定的资金池,参与的人越多,分到的钱就越少。
据数据显示,在 TikTok 上每获得 1000 次观看量,创作者可以获得的收益为 2 到 4 美分。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据 gobankingrates 的数据显示,在 YouTube 的广告联盟计划下,创作者每 1000 次观看可以获得的收入为 3~5 美元,远高于 TikTok。
“一个是返利思维,一个是中介思维。”林向峰在描述TikTok和YouTube的区别时,这样说道。在他看来,TikTok从广告商身上得到钱,再反哺给创作者,平台的控制权更大,创作者更弱势。而YouTube只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创作者直接参与广告投放的分成,内容质量决定了收益,创作者主动权更大。
对于TikTok的模式,一些博主感到不太公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博主告诉虎嗅,因其粉丝量较小,难以接到品牌广告,平台给创作者的激励成了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对比而言,YouTube上的收益远远高于TikTok,且YouTube上的粉丝数量还不如TikTok上多。
“时间一长,我在TikTok上的更新也变少了,创作者基金只能当零花钱,难以激励我坚持。”她说。
那么,TikToker们若想靠内容变现,出路在哪里呢?
在林向峰等业内人士眼里,2022年TikTok上的优质内容增长很快,但内卷程度还远不如国内抖音,在这个时期,创意和个人特色更易被放大。
比如28岁的澳大利亚博主Jakey Boehm,通过在TikTok上直播睡眠过程,在短短几个月就获得数万美元的收益。
关键之处就在于Boehm给再平常不过的睡觉增添了游戏互动性。他编写了一个脚本,该脚本可以从他的直播中读取聊天内容,在他收到“打赏礼物”时激活不同的物品来唤醒自己。比如一件礼物可以打开一盏霓虹灯,又比如另一件礼物可以打开音响播放响亮的声音,有时是模仿 FBI 特工敲门的声音,有时是鸭子的嘎嘎声。打赏礼物越贵,干扰就越大,且时间越长。
粉丝们乐于看到自己的礼物能不能吵醒Boehm,在这一过程中,Boehm也获得了不菲的打赏金。第一周,Boehm就赚取了5000美元,此后连续几个月,他的收益都在3万美元以上。目前,Boehm有大约40万粉丝,每周工作49小时,每天晚上从11点直播到早上6点。
“TikTok上播放自己睡觉或打瞌睡的内容很多,但Boehm的创意满足了粉丝的互动感和恶趣味,因此可以流量变现。”林向峰说,他认为TikTok这一时期,内容同质化还并不严重,好创意也有足够的获利空间。
除独辟蹊径的创意之外,有个人特色的干货内容也更易帮助博主变现。
在TikTok上有110万粉丝的Lulu,发布了一个系列教人如何上镜、摆姿势和编辑图片。由于个人特色鲜明,虽然粉丝量远不如头部博主,她也能获得一些品牌投放。据Lulu说,最初她每篇合作内容收费大约在3000美元左右,每个月要完成7次合作,才能有2万美元左右的收益。但目前,她的报价可达到8000至10000美元左右,品牌方多是时尚和美妆领域。
“优质的干货内容在TikTok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竞争才刚刚开始。”林向峰说。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zhouyueming@huxiu.com。
中东市场社交直播发展旺盛,而直播电商的闭环路径仍在探索。如何细颗粒度的洞察当地用户特点和需求?社交的巨大流量如何有效转化?怎么打造契合本地用户心智的品牌,并长期经营?
虎嗅「502线上同行」出海潜望镜第三期,关注中东市场机会,为大家详解当下的直播热点和未来的电商与品牌潜力。立即报名,与300+出海同行人一起,先人一步摸清方法,“掘金”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