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立场”是解决成长问题的枢纽所在

更新时间:2022-09-22 10:31:22作者:智慧百科

“学生立场”是解决成长问题的枢纽所在

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无论自觉与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有一定立场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处于何种利害角度去认识和处理问题,或对某一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很多时候,包括师生在内的诸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都能在立场的层面上找到蛛丝马迹。而在师生相处中,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又是最难做到的,恰恰是教师由“成人立场”向“学生立场”的转变。

与学生立场相对的是“成人立场”“成熟立场”“完成时立场”。对于老师,走出校门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即意味着我们已接收了层级完整的、系统的教育,教育对我们个人而言已经是“完成时”的了。我们面对学生时,往往不自觉地、轻而易举地就把“成熟”和“完成时”视为天经地义,而把处在教育进程中的学生的未成熟、未完成状态视为“缺乏”状态,抱怨他们缺乏速度、缺乏习惯、缺乏规矩、缺乏智慧、缺乏志向等等。显然,这种挑剔和抱怨,正式基于我们教师的成人立场而得来的:当我们把自己视为教育历程已然终结的“完成时”的人时,有意无意地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自身所拥有的“成熟”、“完成时”状态是经过漫长且艰辛的教育旅程后才获得的,我们享受了好的结局,却忘记了上下求索路上的磕磕绊绊。

当教师以“完成时”的姿态履行对“正在进行时”的学生的教育使命时,教育行为内隐的指导原则和逻辑起点自然就会集中在学生当下所没有的、成熟成人之前所不能具备的能力或事物上,由此而先验地、先入为主地以“你还是个孩子”为由对学生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总担心、常抱怨学生“不能胜任”或“无能为力”,而对学生当下所拥有及所能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这在事实上也拒绝了给予学生许多试错、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其成长来说会发挥及其重要的积极作用的。

显然,成人立场下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在这种立场下,本来不是问题都有可能成了问题,本来可以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求学时光都有可能变得灰暗不明,本来可以获得诸多成长机会都有可能失之交臂。所以,我们老师要有清醒的自觉意识,从过分自信并专注于成人、成熟立场中走出来,把成长还给学生,把“正在进行时”还给学生,将精力和心思集中在学生那里,以“正在进行时”的立场,探明学生在未成年、未成熟之前已经拥有了哪些东西,观察、研究学生成长的需求及现实可能性。以此为据,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其所拥有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相应的经验和能力。

牢固确立学生立场,将为学生成长开辟广阔的空间、搭建广阔的舞台。因为有学生立场,就会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稚嫩、不完美、错误等等,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从而给孩子们一个安全、舒适、可信赖的学习、成长生态环境,让生命的花儿自由绽放。这种情形下,学生不再是老师的道具,也不再是按标准化流程生产加工的产品,学生也无需以老师的好恶为好恶、老师的立场为立场;这种情形下,学生将找回自我生命的主体性,找回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这样一来,诸多原本我们以为是问题的问题,终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自然而然地消解:小屁孩儿尿床的问题,年龄稍大一些自然就不会再有;写字速度慢的问题,随着识字越来越多和练习的越来越多,自然就会逐步加快;没完没了的“为什么”随着占有知识的增多和视野开阔、以及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增强,自然就会日益减少。可见,唯有视界转变才会有世界转变,唯有立场转变才会生成新机遇、新活力。

牢固的学生立场也会让老师的教学行为更加从容。一般来说,我们老师更多表现出了线性地、割裂地看待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多关心的只是与其给出的指令最直接、最迫切的那个回应,一旦当回应达到或超过预预期,则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达成,然后行色匆匆地转入下一主题。比如,很多老师会采用课前演讲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和能力,当学生能对其选择的主题进行较为完备的叙述时,老师理所当然地认为目标达成。这固然很好,但却没有将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能发挥的育人功能最大化。一次漂亮的演讲,不仅需要演讲内容结构化处理,还需要肢体语言运用、演讲节奏把控、与其他学生互动、演讲PPT的精美制作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加持。

所以,当我们以学生立场看待一次演讲时,当我们把关心学生演讲素养的提升作为核心目标时,与形成良好演讲能力的诸多要素都应当纳入教育教学活动目标范畴。这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能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在于学生在这样不断的试错和体验中,知情意行全方位调动,去体会将诸多因素主动进行匹配和协调,这其中蕴藏着的巨大灵活性与伸缩性,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说到底,学生的成长是现实而又漫长、复杂而又精细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已经经历过此间的种种,就以成人的“完成时”立场简化一切;相反,我们要重返儿童,在学生立场的基点上,与孩子们一起共担、共享、共历“正在进行时”中的欢歌笑语或困顿迷茫。

作者简介:许军,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校长助理、历史教师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许 军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本文标签: 教学  教师  教育  教学活动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