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30 17:41:36作者:智慧百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晓萌 | 编译
北溪管道发生爆炸后,天然气泄漏,将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这条欧洲的"能源命脉"。北溪管道受损,打碎了欧洲冬季来临前由北溪一号接收天然气的美好愿望。
9月27日,瑞典国家地震网络(SNSN)表示,9月26日,他们在北溪管道附近检测到两起爆炸。
SNSN称,第一次爆炸记录于当地时间26日凌晨2:03,里氏震级为1.8,第二次爆炸记录在17小时后,在当日晚上的7:04。
SNSN介绍,第二次水下爆炸导致了2.3级的震颤。德国地质研究中心(GFC)告诉CNN,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上的地震站,在相似的时间也记录到了两次震动。
注意,是"爆炸"而不是"地震"。据路透社报道,瑞典地震学家Bjorn Lund表示,他和同事收集的数据表明,震动发生在水中,而不是海底岩石中。因此,他确信管道泄漏现场的震动由爆炸引起,而不是地震。丹麦和格陵兰地质调查局的高层Flemming Larsen向《华盛顿邮报》表示,称"极其有信心可以判定震动由爆炸引起"。
北溪管道事件见诸媒体后,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在9月27日上涨了约5%。
"北溪"管道泄漏现场,海面形成直径超1公里"气泡圈"。
既是人为,谁来负责?
是"人为"而不是"事故",该观点目前达成一致。
欧盟发表声明称,破坏行为造成管道泄漏,"这些事件不是巧合,爆炸影响到所有人。"目前,欧盟未明确"破坏者"身份,但五名欧洲官员对美媒表示,欧洲普遍认为俄罗斯应对此负责。
俄方称,破坏管道不符合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俄罗斯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指责莫斯科是"荒谬的",他在电话会议上告诉媒体,由于天然气的高价值,俄罗斯不会有兴趣破坏北溪管道,并且,俄罗斯不会破坏自己的天然气管道。
牛津能源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Mike Fulwood告诉BBC,"海上管道破裂极其罕见,在18小时内爆炸多次几乎不可能。"他认为,如果是俄罗斯犯下的,那么这是一个"奇怪"的举动,因为俄方早就关闭了天然气供应。
佩斯科夫指责美国从欧洲能源中断事件中赚取"超级利润",他暗示,美国才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9月28日表示,俄罗斯将动议召开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北溪爆炸事件的会议,她将爆炸归咎于美国。"今年2月7日,拜登总统曾表示‘如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北溪管道就会结束。’"扎哈罗娃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重述了这句话。
俄方坚持,希望管道所有者——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可以加入此次事件的调查队伍,并表示,将考虑与欧洲官方一起参与对事件的联合调查。但俄罗斯抱怨说,欧洲国家目前尚未与己方接触。
《华盛顿邮报》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官员讨论此次事件表示,美国与北溪管道的"爆炸"无关,这一想法很"荒谬"。
9月27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方正在调查泄露原因。"有初步报告表明,这可能是袭击或某种破坏结果,但这仅是初步报告。"他表示,"但人为破坏显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有趣的是,美国国家电台(NPR)报道称,爆炸发生于丹麦领海之外;并且,北溪管道的所有者是两家分别位于俄罗斯和瑞士的公司,总部都不在北约国家领土内。根据北约的规定,无论是爆炸地点还是受损财产归属,都不能在法律上给予北约任何军事"反击"的正当性。
现在,德国也"掺和"了进来。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外媒的消息称,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发生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已通报德国,位于波罗的海的天然气管道可能被袭击。德国《明镜周刊》9月27日引述多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德国政府早在夏季就接到美国中情局(CIA)的相关情报。消息人士说,柏林当时认为,CIA所指就是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明镜周刊》说,德国政府发言人拒绝作出回应。
凛冬将至,欧洲怎么办?
布林肯认为,泄漏不会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弹性产生重大影响。"重要的是,美国正在努力解决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能源安全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德(Ned Pride)也表示,美国在促进欧洲能源安全方面与盟国很"团结"。
布鲁塞尔智库的高级研究员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这次破坏可能是针对俄罗斯的,也可能是俄罗斯实施的。他认为,俄罗斯可能在寻求"给欧盟天然气市场造成进一步的压力",或作为一个信号,表明俄罗斯正在与欧洲永远决裂。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此次能源危机的核心不在于供应,而是能源价格。目前,各国政府已经花费了五万亿欧元来缓冲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其中许多措施起效了,因此危机"看起来并不严重"。
欧洲国家感受到了能源安全的威胁。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他在会见丹麦国防部长时,讨论了北溪被"破坏"问题,并强调北约国家"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可以预测,基础设施安全问题将增加欧洲面临的财政和后勤负担。
虽然认为北溪的影响是象征性的,但Simone Tagliapietra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欧洲2023年的天然气储存水平可能比2022年更差,因为,今年欧洲的库存还是通过进口俄天然气攒下的。
有意思的是,北溪事件发生之际,挪威和波兰之间的新天然气管道于9月27日启动。这意味着,"北溪的破坏将是象征性的。"Simone Tagliapietra坚称。
在挪威和波兰间的新天然气管道落成项目上,波兰现任总理马泰乌什·莫拉维茨基(Mateusz Morawiecki)演讲时说到"俄罗斯天然气主导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能源主权和自由的新时代’正在开始。"
(编译自《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CNN、路透社、BBC、NPR)
责编 | 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