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不能把养老负担变成长寿红利

更新时间:2022-10-04 09:08:41作者:智慧百科

技术能不能把养老负担变成长寿红利

【文/帕特里克·温特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新冠疫情促使人们对办公设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对计算机可能淘汰人工的担忧,已转化为这样的认识:技术可以将人类从普通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帮助人类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工作和互动。

至关重要的是,数字技术将能帮助老龄工人继续工作并能使退休人士重新上岗,这是因为数字技术能使他们获得更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减少某些工作的体能和认知要求。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那目前的技术进步就有可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点可能对亚太地区至关重要,因为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恶化得更快也更严重。到2050年,该地区将有大约13亿60岁以上人口,是2010年的三倍,这些人口将占亚太地区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当大部分亚太国家的退休年龄为60岁或更低时,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工作年龄人口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

在整个亚太地区,大多数老年工作者都希望延长就业时间而不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强制退休、工作安排僵化、缺乏培训和技术支持或仅是出于年龄歧视。

问题在于,尽管人们对科技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对老年人的看法却没有改变。我们仍然被过时的退休观念束缚,这些观念未能反映生活方式和医疗保健的变化,这些变化能让人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健康和生产力。

如今,发达国家30岁的普通人有50%的几率活到100岁以上。重新校准普通人的生命周期后,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未来的80岁就相当于现在的60岁。我们对老年的定义也要相应跟上形势。

如果人类能工作更长时间,这对经济来说当然更好。但对决策者来说这却是一个敏感问题:目前工作人口中的许多人将对延后20年领取养老金感到震惊。

然而,对那些希望继续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得到的将不仅是金钱回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提前退休会引发更高的死亡风险,造成抑郁和认知能力下降。那些达到退休年龄却仍在工作的人则会享有更好的健康状况且更长寿。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帮助人们保持活跃、运动和更长时间的就业可以说是当下紧迫的道德义务。

对年长员工的一个常见误解是,他们精力不足,不太可能努力掌握新技能,对工作不太积极主动。然而,他们往往更认真、更忠诚和更投入。雇主将受益于他们的经验、指导能力和较低的跳槽倾向。事实证明,更多元的劳动力结构,包括代际多元化,也能提高组织绩效。


日本服务型机器人

目前,科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帮助年长员工继续就业。首先,医疗技术正在延长他们的劳动年龄。其次,科技正在降低许多工作岗位的体力需求。例如,日本正为年长的制造业工人投资研发机器人和外骨骼套装。第三,科技正在促成一种在家工作的文化,让员工能够通过虚拟平台获得技能,并通过网络找到工作。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给亚太地区带来了风险。鉴于该地区制造业的规模,随着更智能的机器接管更复杂的任务,许多人可能会因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而失业。而亚太地区的人口也大多不掌握数字技术。

随着亚洲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能帮助工作者创造更多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助力养老事业。正如发展供应链弹性需要企业重新考虑本地制造业的好处,要实现劳动力弹性也需要企业重新思考老年工作者的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长寿红利的好处,政府和企业必须投资升级员工的劳动技能,以便让技术服务于员工而不是取代员工。

现在是时候抛弃老年人是经济负担的传统观念了。白发族应被视为未开发的经济资源,这些资源对保持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香港《南华早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养老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