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16 12:30:51作者:智慧百科
对于台文化部门建议将闽南语、客家话“正名”为所谓“台湾台语”“台湾客语”,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今天(1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论是闽南语还是客家话都是中国的地方方言,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很多台湾青年第一次到厦门、漳州、泉州,发现当地人说的话和自己一样,这充分说明两岸同根同源。
资料图 图源:台媒
民进党当局搞所谓“正名”,不过是其处心积虑推行“去中国化”的又一闹剧。改变不了深植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正如台湾网友所说,“改个名还能改掉你DNA里刻印的中国人烙印吗?”(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相关新闻
闽南语要改名?台媒批:操弄意识形态徒增烦恼
据台媒报道,因“立委”王婉谕质询,应将台湾通行的“闽南语”正名为“台湾台语”,“文化部长”李永得居然承诺,将在一个月之内“检讨改正”。
资料图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评论指出,王婉谕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立委”,学的是地质科系,又不是什么语言专家,前此因为“外公外婆”一词的运用,已闹得满城风雨,众议汹汹;如今又弄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台湾台语”,而“文化部”居然“从善如流”,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台湾台语”一词,为“文化部”“语言整体发展方案”中列出的书面用语相关规范之一,“文化部”当初到底是谁制定出此一方案,是否合宜,皆未见有人讨论,此番仅仅因“立委”质询就要大力推行,是否过于仓促?
“台语”一词,通俗的说法已经成为“闽南语”的代称,但其独尊闽南语的语言霸权,早已令其他语系,如客家语、少数民族语言有备受排挤的抑郁,是否得当,已有疑虑,但因通行已久,姑且从众;而“台湾台语”一词,更是完全不通的词汇,真不知这些官员、“立委”,是不是吃饱太闲,没事找事做。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种企图藉用语言名称操弄意识形态的作为,只是徒增不必要的烦恼而已,但也只有民进党及其同路人能干得出来。
小学教材也要“去中国化”?岛内3家出版社教科书被要求重编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教育机关正审查2023学年小学五年级社会科教科书,3家出版社疑因未贯彻当局“去中国化”而被要求重编。
据台湾《中国时报》12日报道,台湾教科书出版商南一、康轩、翰林日前将小学五年级教科书送到教育机关审查,主要提供给2023学年将升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使用,但不料出版社都接到通知,要求他们对课本上下册重编,这也是首度出现3家出版社被要求退回重编的情况。其中一家出版社私下表示,审查委员要求将台湾史放入东亚史的脉络,并要求以“变迁及因果”等四大主题轴编排,抛弃了时间轴,有“去中国化”的疑虑,几乎重演3年前高中历史课本的状况。
资料图
南一书局发言人黄安志称,教育机关的来函内容模糊,主要是编审委员认为目前所编的教科书与课纲精神有段距离,因此要求将台湾、大陆、日本与韩国等历史放在东亚史脉络,但小学生不具备相当程度的基础文史知识,担心不按照时间轴呈现内容,恐让教学变得混乱。康轩出版社发言人许牧民说,目前收到的公文并没有清楚说明审查未通过的理由。一名曾在教育机关任职的人员表示,教科书审查过程极度繁琐,不过既然官方不敢清楚交代退书原因,想必就是与“去中国化”政策有关。
对于上述质疑,台“教育部”回应称,社会课纲并未“去中国化”,而是要让学生从单一区域的学习,导向全球互动关联的系统思考与多元理解。台“教育部长”潘文忠12日也说,当中并不涉及“去中国化”的问题。
中时电子报12日称,台“教育部”说法含糊,业界质疑幕后黑手就是前“教育部”主任秘书庄国荣。此人“台独”立场鲜明,最具代表性的行为是在2007年12月执行把“中正纪念堂”的“大中至正”匾额换成“自由广场”。报道称,庄国荣近年转为低调,但还是在2016年潘文忠接任“教育部长”后重出江湖,成为潘的政治左右手,更是许多教育政策的幕后推手。一名熟悉台“教育部”内部政治操作的知情人士透露,这回教科书书商被整,教育机关连理由都说不清楚,便强硬退书并要求重编,圈内人一致认为就是庄国荣在背后搞鬼。
近年来,蔡英文当局推动所谓“去中国化”,不仅在高中国文课调降文言文比例,公务员考试也将废考公文,引起诸多批评。台湾师范大学调查民众对中文的课程看法,结果显示超过九成民众认同学好中文有助于人际关系与职场表现。台师大国文系教授徐国能称,近来语文教育讨论议题总与政治挂勾,但它不该是政治牺牲品,希望通过这份民调为相关教育政策带来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