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应减少对华依赖? 解决对美过度依赖才是当务之急|北京观察

更新时间:2022-10-14 12:50:27作者:智慧百科

欧洲应减少对华依赖? 解决对美过度依赖才是当务之急|北京观察

近期,德国政府频传与德中经贸关系有关的言论。其中,“脱钩”二字更是赚足了外界关注。相关话题的热度也延续至外交部蓝厅。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告诉德国《南德日报》,“我们必须调整与中国的现今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此外,贝尔伯克指出,德国必须从对俄罗斯政策中汲取教训,即“我们不该再让自身生存依赖任何与我国价值观相异的国家”。

在今天(1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此报道提问。不过,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法新社的提问中未包含原报道文章中的重要一点——即贝尔伯克表示,她不是提倡应与中国“完全脱钩”,而是提倡开发替代市场、分散风险及进行风险管理。



资料图

对于德国外长的有关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指出,以价值观决定亲疏远近,将正常的经贸关系政治化,不利于国际合作,也无助于实现所谓“市场多样化”。

外界注意到,有关“减少对华依赖”的讨论已在德国国内持续了一段时间。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出于政治偏见和地缘政治考虑的“减少对华依赖”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命题,背离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与德国的经济需求和现实利益存在根本冲突。崔洪建提醒,德国“减少依赖”不要找错了对象,它真正要解决的是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实际上,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也有与“脱钩”相关的表态,不过他对这一话题所持立场是明确不支持。当地时间11日,朔尔茨在出席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再次明确表态支持全球化,称是全球化“让很多的繁荣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他也坚定反对“脱钩”,强调“脱钩将是完全错误的道路”。此外,朔尔茨还认为,德国与欧盟必须建立更广泛、更稳健的贸易关系,非但不能与个别国家“脱钩”,而且“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



资料图

同一天,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同一场合上指出,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孤立和保护主义。他表示,欧盟和中国是深度融合的经济体。东布罗夫斯基斯认为,“与中国‘脱钩’不是我们的选择。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市场,也是我们承担得起投入的宝贵来源。”

中方也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应。毛宁在1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我们积极评价欧方有关表态。中方同样支持全球化,反对“脱钩”。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背景下,坚持开放合作,增强经贸联系,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资料图

显而易见的是,贝尔伯克与朔尔茨的涉华言论言论存在部分“温差”,这也从侧面也折射出了德国政府内部的“不同频”。当下,德国政府由绿党、自民党、社民党,三党联合执政。身为外长的贝尔伯克来自绿党。而绿党成员执掌外交部,也导致德国外交呈现出强调所谓“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色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曾在德国新政府上台后审慎认为,德国政府各强力部门如财政部、外交部和权力扩张的环境部别被绿党和自民党瓜分,党派利益就很容易被包装成部门利益进而绑架国家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对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指出,几年前,欧盟曾把中国列为所谓“制度性”对手,彼时曾发布一系列不利于中欧经贸合作的法令。在这一背景下,朔尔茨如今的表态,实际上存在“回归正途”的意思。



2021年12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朔尔茨(前中)当选后

在田德文看来,如今德国对华的整体判断仍较为清醒,即欧中、德中脱不了钩,也脱不得钩。中德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平稳的经贸合作。德国跟中国的合作,可以说是在“后冷战时代”,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成功典范。如若德国希望稳住经济基本盘,它就不能破坏德中经贸合作。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近21%。去年的中欧贸易额则是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过了2700亿美元。今年1至8月,中欧贸易总额为5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1.5%。中欧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德国商界对于中国市场及德中关系持有信心。

除经贸关系外,德国总理会否在下个月访华亦是外界关注焦点。连日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也多次回应相关提问——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10月11日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纪念日。站在重要历史节点上,展望未来。中德关系的前景如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天的表态已释放信号——中德建交50年来,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始终是中德关系的主基调,两国深度参与对方发展并均从中受益。双方应以务实态度积极推动两国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作者丨何王子彧,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延伸阅读:

朔尔茨或在11月初访华消息传出后 英美媒体开始编排他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的大地上,看到带着友谊前来的朔尔茨!

文 | 海上客

连续两天,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都有人提到德国总理朔尔茨。这么看,在中国的外交场域,朔尔茨,成为了热词。

而此时此刻,又欣逢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50周年之时。



朔尔茨

今年9月,朔尔茨在沙特阿拉伯访问,主要是谈能源采购问题,但又称不完全是为了能源问题而访问中东

1

先看朔尔茨成为热词。

在10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有报道称,朔尔茨将在11月初访华,请问这一报道是否准确?具体在什么时候访华?中方希望此访达到什么目的?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时只回答了一句话:“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这话说得,比“无可奉告”软乎,但其实就是这意思。到底什么意思呢?读者自然可以慢慢品。



毛宁主持10月1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图:外交部

在海叔看来,其实,毛宁这是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至于朔尔茨是否会在11月初访华?这个问题,时间能给出答案。反正距离11月初也没多少时日了,既然中方没有否认,不妨拭目以待。

确实有不少外媒提到朔尔茨访华。譬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就称,今年早些时候,就有西方媒体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在今年11月一起访华。这个消息目前也未经中方证实。

10月1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毛宁又听到有人提问有关朔尔茨的问题。《环球时报》记者问,朔尔茨日前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德国必须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这次很直接。毛宁称:“我们积极评价欧方有关表态。中方同样支持全球化,反对脱钩。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背景下,坚持开放合作,增强经贸联系,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冯德莱恩 图:资料

由此可以看出,中方和德国方面,起码在全球化方面,在经贸等领域,是有许多共识的。哪怕因为疫情和其他一些原因,中方与德国领导人这两年很少有机会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但这并不妨碍中欧有一些互信。

当然,海叔也注意到,另一个德国人,一个德国女性政治人物,曾经担任过德国国防部长的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10月10日在爱沙尼亚表示,欧盟不能像对俄罗斯化石能源那样依赖中国稀土。

这话说得真是轻飘飘,搞得现在的中国很乐意将稀土送到西方去似的。其实,情况恰恰相反。这一点,海叔就不展开赘述了。总之,朔尔茨成为热词,反映的是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并没有忘记曾经的合作,也没有无视正在进行的合作。



2019年9月,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在武汉参观长江大桥 图:长江新闻号

犹记得2019年9月,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前往武汉,还曾到武汉长江大桥考察。可谁承想,之后武汉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再之后新冠肺炎疫情被发现成为全球大流行,直至如今已三年光景了,可世界还没有恢复正常,或者说大体上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样子。

2

其实,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连续两天提到朔尔茨之际,除了朔尔茨公开说不能和中国脱钩以外,海叔还注意到,一些英美媒体在编排他。

譬如美国“政治”网站就刊文分析称,朔尔茨在11月初访华,是“在商业利益和人权关切间徘徊”。字里行间,其就是在揶揄朔尔茨,称他是少有的非常急迫地想见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西方政客。



“政治”网站报道截屏

海叔这就搞不懂了。朔尔茨的前任默克尔,在德国总理任上14年,曾经12次访华。特别是在她执政的中后期,几乎每年都访华。要不是疫情的原因,海叔相信默克尔访华的次数还真不止12次。这显示了欧洲大国德国目前与中国的关系,其实很立体,方方面面需要连接、接洽的地方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朔尔茨日前表示,欧盟与中国不能脱钩的原因。

难道说默克尔之十余次访华,朔尔茨之可能的访华,就是来做“人权观察员”的吗?倘真如此,中国方面,谁会理他们?

3

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朔尔茨的“不脱钩”论,和外媒传出的他将于11月初访华的消息,都是在10月中旬开始时传出。

10月11日,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然,在海叔的视角,1972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当时的联邦德国,简称西德。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民主德国——简称东德之建交,是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原因很简单——当时,东德属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RZ24型列车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曾经从东德进口过一些软座、软卧列车,在中国列车型号中编列为24型。这些列车的外墙是整体钢板的,比22型的国产硬座车漂亮——用以做高级干部公务车等。由此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中国与东德的交往历史——哪怕东德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别忘了,默克尔当年还是位东德姑娘!



1989年,36岁的默克尔是东德总理的副发言人

两德统一以后,民主德国不复存在——统一后的德国就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我们今天认为中德建交50周年,就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50周年。无论如何,中国和德国的交往还将继续下去。

在成长于海港城市汉堡的朔尔茨当上德国总理以后,我们如今看到他说德国与中国不能脱钩,应该为朔尔茨手动点个赞。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合作互利共赢。去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过了2700亿美元。今年1-8月,中欧贸易总额为5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5%。中欧间的经贸投资合作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

数据说明一切。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的大地上,看到带着友谊前来的朔尔茨!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本文标签: 欧盟  外交部  德国政府  中德  崔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