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编造“债务陷阱外交”的谎言,在掩盖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17 08:39:00作者:智慧百科

西方编造“债务陷阱外交”的谎言,在掩盖什么?

【文/亚当·特里格斯 译/观察者网 宁栎】

发展中国家正承受压力。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利率和美元都在上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正在下降。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欠中国的钱比欠巴黎俱乐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官方债权人非正式组织)的钱总和还要多。这些国家是否要面临“债务陷阱外交”的压力?

“债务陷阱外交”一词是由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打造的。

概念很简单。

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制定了一个策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贷款,而这些国家可能无力偿还。一旦这些国家违约,中国就会乘虚而入,提出重组这些国家的债务,以换取地缘政治战略资产(如海港和机场),或要求允许中国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所谓“债务陷阱外交”的要素就是这样。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增加了4倍,达到1700多亿美元。

AidData发现,有40多个中低收入国家对中国的债务敞口超过其经济总量的10%。

斯里兰卡和黎巴嫩已经违约,老挝看起来也不妙。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主权债务交易处于不良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了一倍。近2500亿美元债务有违约风险,约占所有新兴市场外债的五分之一。

这并不奇怪。不断上升的利率使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难以为继。

美元升值使许多用美元借款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

这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承受了疫情的冲击,而现在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正在损害经济复苏。

“债务陷阱外交”要素就是这些,但是否就一定会发生呢?

这似乎不太可能。

尽管西方大肆宣传,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过去曾搞过“债务陷阱外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凯文·阿克、黛博拉·布劳蒂加姆等人的分析发现,当非洲债务国陷入困境时,中国的应对相当一致:要么取消债务,要么展期,中国没有没收资产,也没有强迫偿还的企图。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李·琼斯和沙哈尔·哈梅里在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贷款时,同样没有发现“债务陷阱外交”的证据。即使是在最常被提及的“债务陷阱外交”受害者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研究也发现这些贷款项目是由受援国政府而不是中国发起的,而且这两国的债务问题基本是本土产生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什雷亚·古拉蒂和阿南德·巴布的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但是,“债务陷阱外交”在理论上是否仍然可能存在,特别是如果更多欠中国钱的国家开始违约的话?理论上当然可能。但是,西方也有能力防止。

“债务陷阱外交”的大部分风险来自于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不足。全球金融安全网涵盖了对有金融问题的国家多种救助制度:包括全球机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区域机构比如亚洲开发银行,和双边协议比如货币互换安排。

简单地说,如果全球金融安全网足够强大,发展中国家在危机时会依赖它,而不是中国。这些国家不会受到压力,也不必出售任何资产。

在完美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将直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按照通常的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促使债权国免除一大部分贷款,并重组剩余贷款,以便在更长时间内以更低利率偿还。

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债务国提供紧急资金,以稳定其经济。

一个强大的全球金融安全网会使得“债务陷阱外交”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战略。“债务陷阱外交”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出售其地缘政治战略资产时才能奏效。

如果发展中国家可以简单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摆脱危机,并促使债权国免除其大部分债务,那么债权国永远不会得到债务国的资产,还会损失大量资金。


希腊债务危机时民众抗议IMF救助方案(来源:路透社)

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全球金融安全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远远做的不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表现糟糕,之后大多数亚洲国家都会另找出路,以避免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如果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会面临很多负面污名,市场反应也不好。

尽管进行了改革,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仍然附加了太多条件,而且速度太慢,通常是在危机爆发时才发放,而不是在危机爆发前。

“债务陷阱外交”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虚构的神话。即使这是一个真正的风险,我们也有能力防止。如果那些煽动对“债务陷阱外交”恐惧的人的担忧是真实的,那么他们应该首先去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

(本文发表于2021年9月22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贷款  陷阱  债务国  外交  债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