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0-21 11:40:44作者:智慧百科
当530名保守党议员被问及“你更希望谁会在特拉斯辞职后接替党首”的问题时,32%选择了鲍里斯·约翰逊,显著领先第二名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23%)。
财联社10月20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四(10月20日),英国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宣布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首职务。但在选出新的保守党党首之前,她将继续担任“留守”首相一职。
特拉斯宣布辞职后,英国议会下院保守党议员团体“1922委员会”主席布雷迪宣布,将有可能在下周五(10月28日)前进行投票并结束选举,应该可以在10月31日发布英国财政计划前让新领导人就位。
当被问及党首选举细节时,布雷迪称目前没有更多细节,但今天晚些时候可能会提供。他还补充称,如果国会保守党议员能决出一名候选人,那就是其担任党首;但如果选出了两名候选人,可能需要约16万名保守党成员投票表决,像特拉斯上台前那样。
苏纳克、约翰逊热度不减
在特拉斯辞职之前,多家机构也已经加入到了新首相的预测分析行列。财联社昨日报道就提及,英国舆观公司(YouGov)18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
当530名保守党议员被问及“你更希望谁会在特拉斯辞职后接替党首”的问题时,32%选择了鲍里斯·约翰逊,显著领先第二名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23%),现任国防大臣本·华莱士(10%)和议会下议院领袖彭妮·莫当特(9%)位居三四。
资料图
同时,博彩网站Oddschecker统计的数据也作出了更新。截止发稿,苏纳克成为下一任保守党党首兼英国首相的概率高达30.93%,约翰逊和莫当特均为16.49%,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7.22%)和华莱士(6.19%)位居四五。
资料图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两位热门人选:
里希·苏纳克
无论是媒体还是博彩网站,苏纳克接任首相的呼声都是很高的。在最近一次保守党党首选举中,苏纳克打进了“决赛”,但最终不敌特拉斯。
如今特拉斯宣布下台,意味着他几乎消除了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有消息称,苏纳克本人已暗示媒体,他“非常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如果苏纳克最终当选,将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首相。
资料图
苏纳克发迹于英国新冠疫情期间,时仍财政大臣的他在一系列疫情援助措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他带头辞职“逼宫”提拔他的约翰逊一事令他减分不少。
当时,他的“背叛”引发了党内约翰逊铁杆盟友的愤怒情绪,一些人认为他忠诚度扫地,转而坚定地支持除他以外的候选人。这也是最终他被特拉斯战胜的原因之一。
鲍里斯·约翰逊
据英国媒体报道,在约翰逊下台后,支持他的呼声依然没有消失。在特拉斯下台后,#BorisBack(支持鲍里斯/让鲍里斯回来)的话题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快速蔓延。
虽然不久前,约翰逊以看似“不体面”的方式下了台。但目前来看,与特拉斯的“迷你预算”相比,约翰逊举办大型聚会违反防疫政策似乎都变得不太严重,并且英国居民生活成本方面的危机并不是政府或者央行政策能完全处理的。
发稿前不久,保守党议员詹姆斯·杜德里奇表示,约翰逊是时候回来了。据报道,约翰逊本人正在加勒比地区度假。
另一位议员指出,约翰逊是唯一一位被公众赋予权力的人。在2019年的英国大选中,约翰逊带领保守党在650个下院议席中拿到了326个,显著高出了2017年的318个。
资料图
据英国《卫报》、《泰晤士报》最新消息都显示,这位前首相将参加保守党党首竞选。一些英国媒体也开始预计,约翰逊极有可能回到保守党的权力中心。
延伸阅读:
牛弹琴:英国女首相绝望中辞职了,留下的五个严重后果
资料图
不得不说,英国人太不容易了。
特拉斯宣布辞去英国首相后,我看到有英国人自嘲说:我儿子的一生,已经经历了4位财政大臣、3位内政大臣、两位首相和两位君主,他才四个月大。
你可以想见,英国人的无奈和苦恼。
看CNN的报道,大标题就是:特拉斯的辞职,让一个政党支离破碎,让一个国家陷入绝望。
文中说,这是英国人瞠目结舌的一天,英国人都在一个问题:到底怎么了?
到底怎么了?
故事的开头,应该还是很励志的。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三位女首相,一个多月前上台的特拉斯,想向撒切尔夫人学习,雄心勃勃干一番大事情。
于是,她推出了一项大胆的减税计划,意在刺激英国经济。
资料图
哪知道,结果不仅不励志,反而是灾难性的。特拉斯这第一把火,立刻就烧到了自己身上。英国股市、汇市、债市三市齐跌,英国人看得目瞪口呆,全世界看得哑口无言。
为什么?
英国减税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政府债券飙升,政府借不到钱了;更危险的是,这对英国人的养老基金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率的上升,又让房贷成本急剧增加,用CNN的话说,“几乎在一夜之间使潜在房主的希望破灭”。
全英国的人都在愤怒,眼见大事不妙的特拉斯第一时间甩锅,除了180度撤回改革方案,同时翻脸炒了亲密伙伴、财政大臣克沃滕的鱿鱼。可怜的克沃滕,成了英国有史以来第二短命的财政大臣。
面对党内的逼宫,特拉斯拒绝辞职,甚至喊出了“我是一个斗士,不当逃兵”的豪言壮语,但现实很无情。保守党内,各路大佬纷纷逼宫,认为她已经失去了首相的信誉,继续执政,不仅她粉身碎骨,而且保守党也会彻底拉倒。
资料图
英国媒体甚至让读者竞猜:到底特拉斯执政的时间长,还是一颗生菜摆放的时间更长。
最终,答案揭晓:还是生菜胜出。
特拉斯在众叛亲离的绝望中辞职,创下了比克沃滕更糟糕的历史纪录。好歹克沃滕是历史第二,但特拉斯却是英国有史以来最短命的首相。
最关键的,接下来会怎么样?
完全个人观点,五个后果吧,或者说,特拉斯辞职留给英国和世界的五个严重后果。
资料图
后果一,英国开始南欧化。
以前,熟悉国际政治的朋友都知道,在欧洲,南欧的意大利换总理勤;在亚洲,东亚的日本换首相快。以至于一度美国总统都不愿意立刻见这两国领导人,谁知道今天见了,明天你们又换谁了呢?
哪知道现在的大英帝国,真是后来居上。一年之内,换了君主,还要产生第三位首相。
很有意思的,47岁的特拉斯,到宣布辞职时,才刚刚执政了45天。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因为丑闻辞职的前任首相约翰逊,跃跃欲试想卷土重来。而且,在保守党内民意排名,据说他还名列前茅。
英国政治开始酱缸化、南欧化,可以这样说,我们正见证英国几百年来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一段时间。
资料图
后果二,英国人损失惨重。
但经历这一折腾,腰包受损的英国人,真的是想骂娘。
英镑汇率,跌到了差不多与美元1:1;英国股市,带动整个西方股市向前俯冲。英国人愤怒异常,这哪像是振兴经济,而是将英国经济推向深渊。
一项不成熟的计划,对国家来说,意味着灾难。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女士就抨击,“她(特拉斯)的决定让英国经济崩溃,给已经在生活成本危机中挣扎的人们带来了痛苦”。
过去六七年,英国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折腾。苏格兰公投是折腾,脱欧更是折腾,现在减税还是折腾。每一项折腾,都打着为英国人好的名头,但最终,最倒霉的,还是英国老百姓。
资料图
后果三,让欧洲人看笑话。
马克龙第一个看笑话。特拉斯辞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立刻表态:他不会评论英国的国内政治,“重要的是英国要尽快恢复政治稳定,这是我所希望的。”
但马克龙的喜悦,溢于言表。要知道,上台前的特拉斯,认定的对手就是马克龙,甚至在被问到马克龙是“(英国的)朋友还是敌人”时,她冷冷回答:“尚不确定。”
这句话,气得马克龙差点背过气去,马上回复说,“如果连法英之间都搞不清楚对方是敌是友,那麻烦就大了……”
现在,马克龙还是总统,特拉斯却黯然下台了。
英国政局的动荡,始于脱欧,脱欧脱成了一地鸡毛,7年换了5个首相,但乱局还且没有结束,真的是让欧洲人看笑话了。
资料图
后果四,更让全世界看闹剧。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人的折腾,是最有名。可以说,在这个地球,就有几个国家没被英国人折腾过?印巴、中东、非洲,还有最近的法国和欧盟,都领教过英国人世界超一流的折腾本领。
或许就是对英国折腾的不满。以至于今年英国女王去世,印度总理莫迪都没去参加葬礼,但转身去日本出席了安倍晋三的葬礼。要知道,印度和英国是什么关系?
估计莫迪也没想到,英国人折腾来折腾去,最终折腾到自己,甚至折腾得比最戏剧性的英剧还英剧。
以至于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嘲讽:“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颁给特拉斯,以表彰她最快速度破坏国家财政体系。”
后果五,烂摊子无法收拾。
保守党的各路大佬,正在为当新首相摩拳擦掌。但换了特拉斯,英国就会好起来吗?
CNN报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总结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英国政治中的大野兽很可能会继续扼住对方的喉咙,鉴于该国的状况,这对其公民来说是个可怕的消息。”
英国人面对的是一个吉凶叵测的未来。特拉斯为什么要进行豪赌,被炒鱿鱼的克沃滕就解释,那是因为英国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如果这个国家要成功,那必须要做出改变”。
也就是说,过去几十年,英国已经累积下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通胀的问题、债务的问题、税收的问题、公平的问题、效率的问题、移民的问题……一切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越拖问题越大,越拖越容易最终爆炸。
但这是英国独有的问题吗?
也不是的。
资料图
不然,法国人最近也不会走上街头,不断举行抗议;德国人也不会各种犹豫,对能源危机忧心忡忡;美国通胀达到了40年来最高,拜登也不会各种手段试图逼沙特增产而不是减产……
历史并没有终结,危机还在西方继续,如同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看到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就警告:英国的政策很不负责任,现在的市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惊人的相似。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特拉斯的闹剧,与是不是女性没太多关系,暴露的是治国理政水平的低劣,暴露的是勾心斗角政治的肮脏,这更是一个大时代的注脚罢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
折腾吧,就接着折腾吧。2022,我们真是见证了太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