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探究

更新时间:2022-10-26 12:31:24作者:智慧百科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探究


作者简介

王欢,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现任通江县铁佛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2020年10月被巴中市市委组织部评选为“巴山优才千人培育工程”教育领军人才。

2022年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必将是教育领域一次影响更深刻、任务更艰巨的新征程。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线教师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行动上的积极回应。特别是要全面把握新课程方案的主旨,正确处理新课标与“旧课标、旧教材”,以及新课标与“新教学、新评价”的关系,确保教学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目标畅达。

在方案和标准中指出教育要面向未来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可能的态度、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履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课程方案对核心素养的解释,蕴含的就是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就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育人为本,素养为核,情景为场,问题为纲,技术为翼。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立足核心素养,强化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常反思自己:“我这节课围绕什么样的素养展开?于学生而言,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学生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收获和启发是什么?”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课堂的价值导向,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教学服务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细化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要摒弃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方式,树立素养意识,坚持能力导向,使核心素养变成学生真实获得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使教育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的生涯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基,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聚焦场景构建,组织“完整的学习”

思维、情境与问题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抓手,也是新课标促进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笔者认为“完整的学习”是指学生在知识的构建、问题的分析解决、进一步发展的深度思考都能自主、高效的参与。毫无疑问,要组织“完整的学习”首先要构建自然、科学、合理的场景。课堂教学要以“学科素养融入场景构建,任务驱动聚焦问题解决,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场景的构建不是简单、牵强的赋予知识背景,也不是为了故弄玄虚、人为设置学习障碍,而是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能够迁移到未来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设计时下“大功夫”。教学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而应该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内容一定是开放的,要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可能是跨学科学习,甚至是多学科学习。新课标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跨学科学习”是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产生跨学科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取向。事实上,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当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此问题时,需要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与方法解决它,并由此产生新的理解。

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甚至产生新的问题。

三、关注课程内容,建构多元发展平台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首先要尊重到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我们要“每一个同学都能发展”,“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发展”;今天是高度合作的时期,协作交往成为最基本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参与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在交往与协作中学习;要摆脱标准答案、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把自由创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要构建体现信息时代特点和信息文明要求的课程体系,把信息精神、信息文明渗透于课程始终,跨越时空、距离和人交流。

课堂教学要关注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问题探究的深度。自主学习对应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对应到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团队意识,问题探究则对应到学生的深度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所以,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要让学生在场景中、在问题中多角度、多维度发展。这样,一节课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多元发展平台。

四、优化评价模式,提升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中使用好评价,无疑会起到催化的的作用。通过评价,既能全面认识自我,反馈调节;又重视到了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到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导向,是激励学生深度思考和自主发展,而不是鉴别学生、选拔学生,应该起到的是点燃、唤醒、激励、鼓舞作用。具体的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当然,参与评价的过程,于学生个体而言,也是一种成长。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增值评价,这样既肯定了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成长变化,又鼓励到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发展。

新课标的落地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方法的支撑。特别是在总书记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新时期,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一线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不断完善解决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新矛盾、新问题,确保改革实践富有成效,行稳致远,为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标签: 教学  新课标  自主学习  教育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