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标?
2023-02-13
更新时间:2023-02-13 07:48:24作者:智慧百科
2月上旬,A股市场迎来“倒春寒”,主要指数均出现震荡休整。市场回调下,本轮行情是否已经结束了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虽然在弱复苏和美债利率快速上行背景中,市场出现了震荡调整,但经济复苏进展顺利,政策预期和交易性资金流入的增加,市场短期依然具备支撑力量,短暂降温将提供增配良机。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美联储紧缩延续的预期发酵,对短期A股难免有负面影响,但暂时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随着市场行情的演进,一些通常在行情右侧活跃的资金有望开始加速流入,交易性资金的增加,将支撑市场短期市场活跃度提升。
“整体看,经济复苏在顺利进展中,随着关键会议临近,政策预期对市场仍有支撑。同时,内资有一定接力的迹象,市场风险偏好仍在,交易性内资占主导的主题或继续活跃,市场短期依然具备支撑力量。”中信建投证券指出。
中信证券认为,全球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短暂下修带来的市场降温,提供了增配良机。春节后,经济预期不断上修,政策刺激预期不断下修,当前预期重构已接近尾声,机构密集调研将进一步加速调仓过程,行情扩散将继续推动市值下沉。
配置方面,成长股成为多家机构一致看好的方向。兴业证券便指出,在经济复苏强度被进一步确认,或政策进一步放松的信号出现前,市场仍是阿尔法为主的结构性行情,成长风格依然占优。
“从看中期做短期的角度来说,市场支持成长风格的持续活跃。其中短期来看,小盘成长风格有望继续活跃。”申万宏源证券表示。
中信证券:市场短暂降温将提供增配良机
展望后市,随着预期重构接近尾声,短暂降温将提供增配良机。一方面,春节后,经济预期不断上修,政策刺激预期不断下修,当前预期重构已接近尾声。
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短暂下修,市场降温提供增配成长弹性的窗口。目前,投资者逐步兑现已大幅修复估值的内需复苏板块,机构密集调研进一步加速调仓过程,行情扩散将继续推动市值下沉。
具体而言,首先,开年以来伴随着强信贷投放等,市场不断上修一季度经济预期,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概率下降,两会期间推出增量刺激政策的预期下修。
其次,1月非农数据令全球流动性预期下修,中高仓位下地缘扰动影响风险偏好,市场调整后基金申购开始回升,市场阶段性降温提供调仓增强弹性的机会。
最后,主要宽基ETF在2月以来出现净赎回,部分行业和主题ETF则呈现净申购,节后机构大范围调研检验估值修复成色,调仓的时滞可能导致市场阶段性低迷,中小盘、低机构持仓和低成交板块在关注度回升过程中持续获得重估。
配置方面,结构重估仍指向小盘成长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成长洼地,并提高新兴产业中半导体和信创的优先级。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短期依然具备支撑力量
当下,国内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已经摆脱了此前疫情带来的相关影响。1月信贷结构虽然“冷热不均、喜忧参半”,但整体看复苏在顺利进展中,随着关键会议临近,政策预期对市场仍有支撑,市场短期依然具备支撑力量。
此外,虽然海外加息预期短期有所纠偏,外资大幅流入也面临一定成本与均值回归压力,但内资有一定接力的迹象,风险偏好仍在,交易性内资占主导主题或继续活跃。
配置方面,目前仍是弱复苏环境,短期交易热度虽达到警戒区间,但中期弱复苏逐步验证背景下,科技主题依旧占优,在政策及基本面高景气支撑下,成长依旧在中期占优。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市场活跃度提升仍有支撑
随着复苏外推阻力增加,外资回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波折,消费、价值和周期小幅调整,短期市场指数震荡休整。不过,随着交易性资金重获定价权,科技成长主题活跃度提升,小盘成长表现突出,指数不涨,但实际赚钱效应并不差。
接下来,美联储紧缩延续的预期发酵,对短期A股难免有负面影响,但暂时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随着行情的演进,一些通常在行情右侧活跃的资金,开始加速流入,交易性资金流入增加,将支撑短期市场活跃度提升。
配置方面,看中期做短期的角度,支持成长风格持续活跃。短期来看,小盘成长风格仍将活跃,其中数字经济和自主可控主题有望继续享受动量。
海通证券: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
20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类似于2019年初,即牛市第一波上涨分三小段,价值、成长轮番表现后,或普涨收尾。从资金面看,借鉴2019年初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随着本轮上涨行情的展开,后续内资有望接力。
借鉴历史,这次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最近2周是小休整。参照2019年牛市第一波上涨的节奏,还有第三小段上涨。在基本面数据回升和资金面内资流入两大因素驱动下,第三小段上涨有望逐渐展开。
展望后市,短期行业或均衡,着眼全年成长更强,尤其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TMT、新能源等结构性亮点、医药。具体到TMT中,通信方面,建议关注通信芯片、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计算机方面,建议关注人工智能、信创等;电子方面,建议关注半导体、新型显示。
华泰证券:地产复苏或为四月前胜负手
1月社融迎开门红,企业中长贷仍为主要发力点,居民部门风险偏好仍需进一步恢复。当前地产数据基本恢复至往年季节性水平,但若想促使市场进一步交易地产链,或需至3月旺季出现明显同比增长。若地产数据未能如期验证,则市场或将首先对“内需弱复苏”重新定价调整、后进入新一轮“政策博弈→数据验证”交易。
地产或是市场目前最大的左侧交易。从地产周期本身规律及地产政策主要矛盾考虑,可关注具备后周期消费、ToC属性、估值与机构仓位相对低位且与内需较为相关的板块,如白电、小家电及消费建材、家具板块中C端业绩占比较高的企业等。
中观层面,结合景气度和股价、估值、基金仓位匹配度筛选,2月推荐投资者关注医药、计算机、电子、传媒、非银。外围风险反复下,恒生科技或进入阶段性小逆风期,但其长期逻辑不变,逢跌可适当补仓。此外,可关注近期呈现热点扩散的主题。
兴业证券:成长风格依然占优
2月10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新增贷款4.9万亿取得“开门红”。在经济复苏强度被进一步确认、或政策进一步放松的信号出现前,市场仍是阿尔法为主的结构性行情,成长风格依然占优。
资金层面,外资流入边际放缓,与此同时国内公募、私募等机构资金尚未“接棒”入场,阶段性市场重新回到存量博弈的状态,加剧行情的结构化。此外,从股权风险溢价的维度,上证综指已从去年11月的历史高位修复至均值附近。
展望后市,一方面,建议投资者阶段性寻找成长中的低位补涨机会,如储能、传媒、军工、电力等;中期继续沿高弹性与高增速两条线索布局,如高弹性相关的信创、创新药、半导体、消费电子、5G,以及高增长相关的风电、光伏、汽车零部件。另一方面,战略性看多2023年中国复苏、人民币升值的全年宏观主线驱动下,“大炼化”、有色金属、造纸等周期板块机遇。
广发证券:市场仍有改善空间
上周A股调整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对经济复苏力度的担忧,二是美债利率快速上行。不过,展望后市,市场仍有改善空间,“A股修复市”仍在途中。
具体而言,分子端,过去3年是“就地过年,就地复工”,复产复工速率相对较快,但今年劳动力出现较大规模的春运回家,后续复产复工率将随着劳动人员的回流逐步回升。
而在分母端,1月信贷超预期,历史上来看,类似当前“商品房销售增速下行底部区域+企业信贷规模与居民信贷规模显著劈叉”出现后,广义流动性往往将得到显著的改善。
配置方面,当前强预期叠加估值分化阶段,建议投资者继续寻找低估值配置,并关注三条主线:一是修复链医疗器械、创新药、中药等;二是地产链普遍估值低位的地产、装修建材、家电等,以及仍在估值底部的大金融;三是部分成长景气预期改善的计算机、半导体设计等。
光大证券:关注景气预期回升的行业
1月新增社融紧贴市场预期上沿,人民币贷款是主要贡献项。在信贷周期上升期间,成长和消费表现最佳,周期和稳定风格表现较差。另外,高估值偏成长的公司表现较好,而低估值、偏价值的公司表现不佳。
经济数据同比的修复将是下一阶段支撑市场的核心动力。从当前来看,我国经济景气不断回升,1月信贷数据迎来“开门红”也坚定了市场信心,证实了经济景气度的回暖。经济与盈利的同比修复将是下一阶段支撑市场的核心动力,随着企业盈利的修复逐步得到验证,市场将会迎来中期震荡上行的区间。
短期内,建议关注景气预期回升的行业,中长期建议配置消费医药。主题投资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阶段算力、数据标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及受益于人工智能主题的小市值股。
浙商证券:当前尚处小牛市初期
复盘2000年以来A股可以发现,产业周期主导7年左右的风格周期,库存周期主导3年左右的牛熊周期。站在当前,就风格周期而言,结合中周期位置以及对应的产业周期,新一轮风格切换始于2021年,先进制造崛起的产业周期下,风格开始从大盘转向小盘。
结合库存周期,始于2022年12月底的牛市或是小牛市,小牛市中识别主线更为关键。2023年主线在于绿色化(新能源)和自主化(半导体、信创、专精特新),进一步结合景气度,建议重视光伏新技术、电池新技术、半导体国产替代率低环节、信创。
近期市场有所波动,但当前尚处小牛市初期,易涨难跌,建议淡化波动,借机布局。以史为鉴,牛市初期易涨难跌,数据上各轮牛市启动后6个月内万得全A最大回撤区间约在10%-16%。就市场情绪而言,中期情绪持续修复,而短期情绪经历了调整后处在底部。
华西证券:“倒春寒”后仍是“艳阳天”
春节后,由于海外加息预期反复和地缘关系等影响,A股市场出现“倒春寒”式震荡调整。不过,本次倒春寒后,仍看好A股市场指数缓慢上移。
一方面,增长层面,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随着扩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居民端风险偏好也有望逐步修复。估值层面,市场在经过了前期估值的全面修复后,当前万得全A指数的市盈率处于近十年中位数的合理水平。
另一方面,资金面上,在海外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全年外资流入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随着投资者情绪的进一步修复,公募增量资金也有望逐渐流入,成为接力外资的重要增量资金。
配置方面,两会前A股市场可能呈现主题投资活跃的特征,建议关注两条线索:一是产业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信创等,二是复苏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