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跌30%,1月反弹不到5%,这几家百亿私募跟跌不跟涨?

更新时间:2023-02-03 07:50:24作者:智慧百科

2022跌30%,1月反弹不到5%,这几家百亿私募跟跌不跟涨?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春节后的市场情绪明显起来了,这两天两市成交额均破万亿。要知道节前那会儿即便外资狂买,成交额也就在6000-7000亿徘徊。一片向好的趋势下,有几家百亿私募却在给投资人们“添堵”,去年亏了30%+,今年反弹还不到5%,是不是他们投资能力出问题了?



“跟跌不跟涨”的基金

买基金最怕遇到一种情况,市场差时跌得多,市场好时涨得慢。

去年11月以来蓝筹白马大反攻,大多百亿私募最近三个月都回了一口老血,但还是有几家百亿私募跟跌不跟涨。

首先是但斌的东方港湾,旗下多只基金去年跌幅超40%,今年前三周涨幅仅为3%-4%,要知道同期特斯拉已经反弹了一波,贵州茅台也在高歌猛进,所以这样的涨幅很难让投资人满意。



数据来源:火富牛

还好春节期间特斯拉的股价暴涨33%,但斌所管理的一只基金在1月最后10天也涨了4.48%。



数据来源:火富牛

希望今年但斌能打个翻身战,别再“反向择时”了,毕竟去年一整年都在道歉,而投资人更想看到的是基金业绩的大反弹。

再来看看前年的百亿私募冠军冲积资产。

旗下多只产品去年收益在-36%到-38%区间,今年前三周,一些基金因为预警线的原因,仓位较低,所以反弹幅度不到4%,而净值1以上的基金收益均在6%+,还算是跟上了市场的反弹。



数据来源:火富牛

由于冲积关注的更多的是新能源和半导体这类成长股,所以去年最后两个月的表现也乏善可陈,但只要风格不漂移,相信后续还是有机会修复净值。

前两天有提到正圆廖茂林和华通两位基金经理的产品在这波反弹中表现还不错,不过华通所管理的多只产品去年跌幅也接近40%。

其中一只产品在去年9月已经跌到止损线附近,由于仓位限制,基金并没能跟上后续的反弹行情。



而他所管理的老产品今年至今涨幅已经到了14%+。



所以有些时候基金反弹不明显可能不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问题,而是产品的一些条款不匹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止损线和安全垫的利与弊

不少私募在路演时都曾表示自己的产品有“安全垫”设定。

比如产品净值在1.05以下时仓位不超3成,净值1.1以下仓位不超5成,初心当然是为了给投资人更好的持有体验。

然而如果产品的发行时点正处于牛尾,就容易出现一路震荡向下的情况。

比如下面这只2021年1月末发行的产品,因为安全垫的设定,至今仓位从来没有超过5成。



数据来源:火富牛

仓位低就导致虽然市场不好时跌的少,但反弹时也跟不上行情。

类似沪深300涨了20%,基金可能才涨10%,好不容易仓位可以上来了,结果又遇到回调,造成恶性循环,持有人体验极差。

预警线/止损线的条款不适合集中投资风格的主观私募,更不适合永远满仓的量化指增。

比如某量化私募的指增产品在去年4月末跌到预警线附近强制减仓,因此基金完美错过了后面两个月的强势反弹。

后续的结果是产品持有人以及代销渠道纷纷将该管理人“拉黑”。

预警线、止损线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给投资者一个“亏损有限”的保险。

然而这个世界上任何保险都不是免费的,预警线和止损线的代价就是可能减仓在低点并踏空后续的反弹。

如果投资人不能接受“保险”条款可能带来的“代价”,那厂长真的不建议大家选择带有“保险”条款的基金。

私募被渠道“绑架”?

此前,厂长也和一些私募有探讨过产品预警线/止损线的问题。

私募们普遍表示止损线、平仓线等条款是券商、银行等渠道的要求,似乎这个锅得让渠道来背。

诚然,渠道的这种限制不尽合理。

但不管怎么说,私募自己或许也需要反思,事前风控做的不好,想要和客户多的渠道合作,抱有侥幸心理“妥协”了较高的预警线和止损线。

当遇到像去年一样的极端市场行情,产品净值跌到止损线附近,被动轻仓、空仓而后反弹无力,这些私募就会遭到“反噬”,到时候再想通过调低止损线来弥补就已经晚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私募产品都“配”不设预警线,比如偏稳健的价值型私募。

本身在投资策略中就会通过择时调仓或者均衡选股来控制回撤,这些私募设置个0.8左右的预警线是必要的。

毕竟这类私募的产品一旦回撤达到20%+,很可能是策略上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设计较高的止损线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风格漂移。

而成长型私募由于波动相对较大,可以视情况不设预警线或者把触发预警线的标准调低一些。

事先风控不仅私募要做好,投资人也要明确私募的投资风格是否与自己风险偏好相匹配,千万不要一看到私募过往业绩好且产品有止损线就无脑买入。


本文标签: 但斌  预警线  安全垫  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