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18 16:35:26作者:智慧百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3年1月17日,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个“大日子”。
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全年房地产运行数据,从销售面积、销售额双双从2021年的“双18”(万亿)下滑到2022年的“双13”(万亿),经历一年下调后确认拐点;11时许,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为2023年楼市定下新基调。
同近期住建部的公开发声一致,这次会议对楼市强调了“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的主线,并将其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要求房地产工作要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和当前的中心工作来展开。会议对2023年房地产工作提出了“十二条”措施,包括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等。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是楼市有数据以来量价下滑幅度最大、风险爆发最大、各方预期也最为悲观的一年。考虑到楼市对于民生、发展安全、经济稳定、地方财政的巨大影响,因此需要一揽子的纾困政策。但是会议也强调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这也意味着并不是大范围或大幅度的松绑或刺激,而是根据城市的基本面、楼市运行差异化地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
稳预期:投机炒房仍将严控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头部房企暴雷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至今已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这意味着,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已经重新回到2017年的水平。
为了稳住市场和预期,从中央到地方对限购、限售、信贷等多项限制政策进行了放松,针对房企融资的“三支箭”也已齐发。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2022年内房地产调控超过1120次,相比2021年同期的651次,上涨了接近72%,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然而,市场信心仍未恢复,房企暴雷仍在持续。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同比下降41.3%;拿地总额12975亿元,同比下降48.9%。销售额超千亿房企有20家,较上年(41家)同期减少21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房地产市场在历经十几年快速发展后,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相对应。特别是疫情下购房者信心不足,很多房企暴雷影响了购房者的安全感,所以使得很多宽松政策对于市场的作用低于预期。
不过,尽管此前政策收效不及预期,但从此次会议的表述来看,未来政策的方向仍然坚守“房住不炒”的底线。除了“十二条”中对这一内容的表述外,会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房地产工作方向的表述中提出,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严控投机炒房。李宇嘉指出,落实“房住不炒”,不以地产刺激短期经济,实际上目的也在于向新模式过渡。
防风险:“两头抓”,防“金蝉脱壳”
和今年1月初住建部接受媒体专访时的表态相比,此次对于防范风险的表述沿用了“慢撒气”,并且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部署。
会议提出要“抓两头、带中间”,以“慢撒气”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一头”抓出险房企,一方面帮助企业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做好保交楼工作。“一头”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会议提及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这一点说明针对出险企业的问题处置既要防范风险扩大,也要落实追责的工作。
实际上,此前地方“保交楼”行动中也曾提及追责。在郑州“保交楼”5个专项行动中,就有一个是公安系统“保交楼”,要求对楼盘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挪用资金、恶意抽逃资金、非法集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涉嫌经济犯罪的,要及时介入立案侦查,坚决清除阻碍“保交楼”工作的“拦路虎”“绊脚石”。
而针对优质房企,近期央行、银保监会也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李宇嘉认为,2023年进入了保交楼的攻坚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一方面,需求端要稳定楼市,让剩余货值可盘活,创造输血资金;另一方面,需求端稳定之后,资产价格就能稳定,纾困资金也愿意进入保交楼。
促转型:“预售制”未一刀切取消
随着2022年下半年停贷事件的发酵,关于预售制是否应该取消也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此次会议明确,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也就是说,虽然住建部首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现房销售”的概念,但也并未对预售制度一刀切取消,而是允许这两者并行,底线就是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对预售制的表述是放在“促进转型”的框架之下的,核心要求是让各项制度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并强调了提高住房品质、形成房屋安全长效机制。
在这一前提下,会议特别强调了建筑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应守住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的初心。李宇嘉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建筑业是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较强,也对建筑材料施工有很大的支撑,因此它确实是重要的实体经济。会议强调建筑业的实体经济性质,实际上也是希望将房地产向实体经济引导。实际上,无论是开发商用自有资金开发建造住宅、办公商用空间,还是购房者购买住房进行消费,来支撑自己“美好人居”的愿望,其实也都是与实体经济不矛盾的。
严跃进也指出,对建筑业进行单独的强调,实际上是提升了对建筑业的保护。不管怎么说,房地产不能简单地说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但建筑业确实是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对保交楼都作出了正向的贡献。因此,在2023年抓经济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建筑业中的工人还是企业家,都应更受重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