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13 00:06:37作者:智慧百科
2020、2021年,“固收+”基金产品动辄十来个点的收益率水平,确实好讲故事。但隐藏在投资者对于赚钱的「喜而忘忧」中,是“固收+”的被忽视的问题,毕竟赚钱是结果,基民也不会去深究赚钱背后的风险。
到2022年,事情有了一些变化,年初权益市场的一波大幅下跌让“固收+”基金原形毕露,甚至有一些“固收+”基金的回撤超过了权益市场的平均水平。
事情就变得微妙了,20%的波动,放在上涨时,投资者赚到钱也不会说什么,而如果是下跌了,大家就会觉得有问题。
但基金产品的运作方式,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口锅实际上也不能让基金经理去背,毕竟在基金净值曲线上涨这件事情上,基金经理、理财师、投资者这些基金市场的参与者,有着难得的「一致共识」。
那么,“固收+”产品三年中经历的繁荣与落寞,原因出在哪里?
你真的了解“固收+”吗?
“固收+”之前一直存在统计口径的「高弹性」问题,一只股债配比1:9的基金可以被称为“固收+”基金,但股债配比4:6的基金产品同样可以用“固收+”的口径销售。
但有投资经历的投资者一定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两个风险特征完全不同的产品,完全没有「绝对收益」的可比性。
这些基金产品本身没有错,但错在市场对于风险的「引导」过于模糊。
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在市场赚钱的时候大家情绪高涨头脑发热,这种问题并没有暴露,没有人思考一个以固收为主的基金产品为什么能在一年之间净值上涨40%。
但市场下跌往往能够使人冷静,市场就会意识到,“固收+”产品一年40%的涨幅是不合理的,同样两只“固收+”系列产品,净值走势差距大是不合理的。
我们经常能够从一些投资大佬口中听到「模糊的正确」,因为他们对于市场的风险认知充分,投资决策中也确实没有「绝对的正确」。
但是对于“固收+”的目标客户群体来说,他们的风险偏好低,对于市场的认知也很低,在此基础上的模糊,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亏钱了事小,失去对于投资、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事大。
前两天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讨论,2022年,权益基金基民对基金产品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固收+”基金的基民。
但权益基金平均比“固收+”基金的亏损高出10%-15%。
我觉得满意度可以映射出基民对于投资收益的预期差,预期差越低,满意度越高。
权益基金投资者对于市场的预期就是-20%,真实情况与预期差异不大,所以满意度高。
而“固收+”基金的投资者,他们接受到的市场引导是「理财替代」,是年化4%-6%相对稳健的收益,有些人甚至不能接受亏钱这种在净值化市场中极为正常的现象。
对于“固收+”这部分投资者,市场实际上需要对他们做出非常精确的风险定位。
2022年监管对于“固收+”基金做了明文规定,基金组合权益投资占比应在10%-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义宣传。
从资产配置上,显著降低了此类产品的预期波动率。
从繁荣到衰落,“固收+”基金终于向着它应该去的方向改舵。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固收+”
监管的态度对于“固收+”产品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对于投资者的保护还不太够。
“固收+”被很多投资者视为替代银行理财的工具,就是因为这些投资者异常看重投资过程,看重其在低波的地基上建立起来的相对收益。
「低波」一定是前提。
虽然监管将权益资产的比例做了严格限制,但只能说是在大方向上限制了基金的「战略配置」,而在具体「战术配置」上,则没有限制。
其实,作为“固收+”产品的基石资产,固收与固收之间,有着云泥之别。
政金债、地产美元债、股性可转债都属于固收类产品,但他们的风险等级一定不一样。
所以,真正能实现低波基础上相对收益的“固收+”产品其实还要在权益资产10%-30%的统计口径下做进一步删减。
比如一些重仓高收益债的基金产品,虽然它们类固收产品的占比非常高,但其实基金产品中的很多债券已经与「固收」的精神相违背,一个存在不确定性本金兑付的债券,「固定收益」的标签显得名不副实。
用我们的方法统计(最近4个报告期权益资产配置均在0%-30%,不重仓高收益债),目前市场上的“固收+”基金仅有不到1000只,比老统计方法少了一半。
给大家说几个数据,我们统计口径下的“固收+”基金,收益率平均值与中位数都在-4%左右。
净值涨幅前十基金的产品如下:
我想很多“固收+”的投资者也不会满意这种结果,毕竟超过“理财替代”需求中对要求收益率的上限6%的基金产品,仅有一只。
监管确实已经在政策上规范了“固收+”产品,我们也尽可能剔除了一些高收益债基。但投资者这端,同样也需要改变对于“固收+”产品的「固有印象」。
完美的「理财替代」不可能,只能说,在某些方面实现「部分替代」。
“固收+”,难言理财替代
“固收+”基金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债券(包括可转债),期货也是一类资产,但公募基金的参与度一般较低。
它解释了“固收+”收益的来源。
2022年,沪深300指数跌超20%,可转债因为带着股性,对应指数也下跌了13.78%,许多“固收+”基金收益增厚的重要来源做出了较大的负贡献。行情不佳,再加上注册制下新股更市场化,打新收益也明显减退。
再加上债市年末一顿锤,不管是基础收益还是增强收益都拉胯,“固收+”想赚钱不容易。
如果按照股债3:7的比例做资产配置,那么去年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3%。
基金产品在此基础上降低一些权益资产的配置,或者基金经理运用一些增厚收益(久期调节、打新)的策略,基本上与我们统计的-4%的平均收益相当。
“固收+”不是摊余成本法计量下的理财产品,会亏钱是投资者要正视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真的极度惧怕权益资产的回调以及企业的信用风险,那么你应该选择极致的高信用等级债基。
这个债券基金应该是不包括任何股性资产,比如某些偏股的可转债,也不包括任何存在信用下沉的债券。
但产品潜在的期望收益相对较低,可能年化3%-3.5%,牛逼一些的基金经理通过做波段等策略,可能会达成更高的收益。
这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替代」,换句话说,这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于理财替代的最原始需求,低风险低波动。
当然这个风险替代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维度。
如果看短期的波动,只要是「净值型」产品就有可能出现回撤,账户每天都上涨一定不现实。
但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0回撤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同业存单指数,如果以日为周期,在去年11月中旬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回撤,但如果以季度为周期,自指数发布以来,从未出现回撤。
这些产品可以在风险端替代保本理财,但对于底层资产的要求非常高,从产品划分上讲,这些其实是一类「纯债产品」,或者更严格一点,是信用风险特别小的「纯债产品」。
如果在年化收益3%-3.5%的基础上,你还想要额外多一点点收益,就需要额外+一些收益来源。
如下所示:
这就是我们现在市场上的“固收+”产品。
有些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的感知较强,那么他就可以通过选择行业、选择个股的方式实现超额收益。
比如榜单中的景顺长城安鑫回报,通过配置低估值的周期股,迎合了市场的审美,大幅放大了权益类资产的收益。
有些基金经理对于企业信用风险的敏感度更强,可以做一些信用下沉,获取超额收益。
比如华泰柏瑞上榜的几只低权益占比基金,它们通过配置一些中期票据,实现了债券资产的收益增厚。
这类基金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替代」,但是风险端,依然比传统的理财产品高出不少。
比如选股风格没有迎合市场,权益资产部分的收益就会出现下滑。实际上,在榜单之外也有很多权益资产比例较高的“固收+”产品,但因为错误的选股,基金净值同样大幅下跌的产品。
所以,我们发现,“固收+”基金是在固收基金的基础上的一个放大,它同时放大了固收基金的风险与收益,但过去我们选择性的忽视了风险。
至于“固收+”基金与过去的银行理财,把二者画等号其实是货不对板的。
过去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2023,认清现实
“固收+”产品的需求很高,习惯于过去4-6%无风险收益的投资者,权益基金的风险太高,纯债基金的收益又太低。
所以市场把“固收+”这类可以兼顾风险收益的产品硬抬上来。
但需求旺盛不能成为行业选择性失明的理由。
“固收+”的爆火,不是因为这个产品能够完美承接保本理财的时代需求,只是相比于股基、债基,这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在牛市中,收益高抑制了投资者对于“固收+”产品的理性追问。
但熊市中,这种追问会被无数亏钱的声音放大。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在失败中正视真相,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
作为从业者,我们也要在思考中明确方向,“固收+”究竟适合哪类投资者。
但我也相信,经过了2020年、2022年两种极端的压力测试,“固收+”的投资者们会越来越理性,“固收+”的发行者们会越来越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