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13 06:41:41作者:智慧百科
2023年首个交易周,A股市场实现“开门红”,三大股指全周涨幅均逾2%,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量也放大至8000亿元以上。受市场回暖带动,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低位震荡后,基金、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反弹,新基金发行市场也再现“日光基”,外资则加快了对我国权益资产的布局。A股“开门红”行情是否有望延续?今年我国权益市场存在哪些机会?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机构。
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2022年,受疫情反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实体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股市、债市均出现明显调整,赚钱效应下降。作为老百姓最常见的投资工具,基金和理财产品净值也一度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出现大比例“破净”,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冲击。
迈入2023年,A股市场大有回暖之势,首个交易周市场主要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21%,深证成指上涨3.19%,创业板指上涨3.21%。与此同时,在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预期平稳的情况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于2.83%附近,较2022年12月中上旬近2.9%的中枢水平有所下移,基金、理财产品净值迎来企稳反弹。
在业内人士和机构看来,A股实现开门红主要是受稳增长政策等利好因素驱动,在国内经济回升预期下,资本市场活跃度、赚钱效应有望得到改善,普通投资者也有希望分享到我国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提升的红利。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预期提升,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既有助于权益类资产收益的增厚,也有助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净值累积,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相应得到提振。”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
在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看来,近期各地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叠加稳增长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得以增强,推动市场回暖。从长期视角看,2022年10月底以来,市场便开启向上通道,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因素推动下,2023年A股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由于跨年等短期资金面扰动因素减弱,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加之机构债券配置需求等,债市明显回暖。同时,由于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更趋乐观、股市估值低洼等,市场风险偏好回暖。
“2022年年末债市调整后,债市利差已近高位,债基、理财产品收益已大幅调整,在市场行情缓解的情形下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表示,开年在利率下行、债市回暖的背景下,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上升。对于配置了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来说,近期股市上行也使得此类理财产品净值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募基金产品收益加速“回血”的背景下,多只曾实施了大额限购的权益类基金也正式“开门迎客”,相继发布公告恢复正常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投资等业务。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产品的“开门迎客”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对2023年市场的信心,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
此外,新基金的申购也逐步回暖,在年初以来新成立的产品中,股票型、混合型的权益类产品成为“主力军”。1月9日,中庚基金发布公告称,决定提前结束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股票基金的募集,并自1月10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这意味着这只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的基金仅用时一天便结束募集,成为2023年第一只爆款“日光基”。
迎来更多资金活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王一峰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资本市场也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活水”,推动市场加速回暖。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随着市场热度回温,公募基金发行有望重回万亿元规模,扣除约2000亿元的年度净赎回变动规模,预计偏股基金带来的2023年资金净增量将达8000亿元左右。此外,股票型ETF基金维持扩容趋势,近3年增速均高于40%,给予10%的增速保守预测,对应3000亿元增量空间。
“更多居民财富通过买基金或者直接开户入市有望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过去三年,居民储蓄大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每年新基金的发行量达到3万亿元,2022年由于受到市场下跌的影响,新基金发行少了一半,但仍然接近1.5万亿元。2023年股市回暖预期下,预计将有更多居民财富流入资本市场,对居民来说,通过投资优质股票、基金来提高财产性收入是非常好的途径。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以及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国外投资机构纷纷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诸多外部增量资金也正加速流向中国。截至1月6日,2023年首个交易周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200亿元,其中1月5日单日净买入规模近130亿元,为近2个月以来新高。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2023年的中国市场表现值得期待,从宏观角度看,A股不仅处于历史低位,而且与海外指数相比整体估值也较低,具备吸引力。从盈利角度考虑,发达国家正面临经济衰退、通胀等问题,公司在估值已经高企的背景下,盈利增长也将受到影响。中国公司在低估值背景下,消费复苏有望拉动业绩增长,盈利将逐步开始反弹。
此外,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出,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为外资和私募。外资方面,随着扰动外资增持A股的负面因素逐步改善,以及人民币的缓慢升值,预计外资净流入规模有望恢复千亿元级别以上。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面对市场回暖以及潜在的机构性机会,普通投资者2023年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2年市场经历较多冲击,估值已基本调至底部区域,当前市场已出现更多投资机会,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目前市场仍有很多不确定性,投资者仍需加强观望,保持谨慎、稳健的投资策略。
杨德龙认为,基于经济面的复苏、政策面的支持以及资金面的流入,2023年A股大概率将出现结构性牛市行情,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步恢复,投资者一定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通过配置好股票、好基金来抓住这轮结构性上涨的机会。
“在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投资者还是应优先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平衡好自身流动性需求,并逐步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周茂华表示,目前我国金融资产估值普遍处于低位,经济回升预期下市场对国内金融资产前景较乐观。但从全球环境看,海外通胀、地缘冲突等因素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因此普通投资者一定要合理平衡收益与风险,适度多元化资产投资组合,并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适度延长投资期限,熨平短期波动。
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表示,可适当留意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背景下,稳经济政策支撑国内经济企稳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在投资操作上,投资者首先需要做好资产规划,适当降低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其次需要避免投机心态,避免短期操作,保护好本金,避免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最后需要更加注意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减少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王一峰表示,投资者要意识到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及金融市场的自身发展,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管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或将成为“新常态”;同时,投资者要理性分析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更深入了解所投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并逐步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此外,对于投资经验相对不足、金融知识储备较为有限的投资者,建议借助专业金融机构更好地实现有效投资。
具体到可关注的投资板块,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认为,首先消费复苏预期正在发生,比如食品饮料、餐饮及其供应链等回暖明显;同时,出行、旅游等链条也随着人、货的流动恢复而受益。此外,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政策鼓励的可持续投资主题,基本面坚韧的部分先进制造板块仍具备较好增长潜力。 (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