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03 13:17:40作者:智慧百科
@房财经 李琦
这几日,地产圈被吴亚军霸屏了。她退休了,把龙湖交班给了一个40岁的仕官生。
这位龙湖集团的创始人,现年58岁,对于一个民营上市公司老板来说,此时宣布退休,算是年轻的了。
吴亚军刚过55岁生日那天,人力资源部就通知她,应该办退休。再上班,就属于返聘。一年有一年,又过去三年了。
在一路狂奔的地产行业里,年过60岁的老板们,大部分还在亲自掌舵。这里面,年龄最高的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和祥生地产董事长陈国祥,分别是72岁和71岁。
尽管儿子都接任了公司总裁,但他们依然没有完全放手。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
曾经,地产老板很风光,诞生了好几届中国首富。现在,三道红线高压之下,房企一个接一个的暴雷,即便有些老板想退休,恐怕没有机会。
他们羡慕吴亚军的超然和洒脱。
不论是生于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房企老板,如今的境况,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生于50年代:想退,不敢退
生于50年代,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还在拼,想退,而不敢退。
背负2万亿负债的恒大,被无数供应商、购买理财产品的人、金融机构追债,许家印从恒大拿到巨额的分红,何时还?64岁的他怎么退?
碧桂园负债1.5万亿,杨国强旗下的碧桂园和碧桂园服务,市值从4000多亿元缩水至560亿元,上半年净利润从150亿变成6亿。儿子尚小,女儿代为持股。67岁的他怎么退?
绿地控股又打包展期了,最新数据总负债1.18万亿元。虽说绿地披着国资外衣,但第一大股东乃张玉良团队。今年10月,他又连任绿地控股董事长,66岁的张玉良怎么退?
都说建业集团稳健,胡葆森没有外扩,眼里只有河南。手握四家上市公司,布局文旅重资产,最终不得不跪求政府,把部分股份廉价让给国资,换取一时的安全。67岁的他怎么退?
许荣茂交班,原本是最有条件。儿子许世坛年富力强,乃二代之典范。但他急于干出业绩,与福晟集团的世纪大并购,把世茂拖入了深渊。72岁的许荣茂怎么退?
许荣茂的同乡许健康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坐拥宝龙地产和宝龙商业两家上市公司,活得很谨慎。儿子许华芳帅气而优秀,没想到,地产也稀里糊涂地暴雷了。70岁的他怎么退?
富力最难了。李思廉和张力,两个老板,亲力亲为,基本没有培养接班人,即便公司平平安安,谁先退谁后退?前些年,富力把万达的77个酒店收了,成了最大的败笔。65岁的李思廉怎么退?
凌克乐于掌控金地集团董事会,他自己只持有金地约1%股份,大股东是险资,他是职业经理人,但却远胜于一般的职业经理人,这才是最高级的玩家。权力是男人的春药,63岁的凌克怎么退?
卖掉万达文旅城和酒店之后,王健林被视为神人,其实不然。要彻底走出债务的阴霾,他选择剥离重资产的万达商管上市。但珠海国资反悔,遭遇行情不佳,1800亿的估值已经腰斩了。且儿子不上进,和老子尿不到一个壶里。68岁的他怎么退?
星河湾没有上市,小而美,没人知道它的财务情况。黄文仔遇到了一个家族财富问题,传男还是传女。有过三房太太,大房的女儿接了总裁,二房自己当了联席董事长,三房的一对儿女还在念书。富豪的烦恼,剪不断、理还乱。69岁的他怎么退?
宋卫平早该功成身退了,但这个豪宅教父偏偏闲不住,卖掉绿城股份(只剩8.62%)后,去创建蓝城,重新体验创业之苦。但时代变了,蓝城的日子应该过得很艰难。64岁无儿无女的他怎么退?
最令人搞不懂的,是合生创展老板朱孟依。江湖上,许久许久没有他的声音了,低调到尘埃里,女儿帮他管合生创展,儿子打理珠江投资。接班有条不紊地布局,但创始人还在舞台上。63岁的年纪,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比较苦逼的是祥生地产陈国祥。他本想好好从浙江诸暨去上海滩闯荡一番,但行情不佳,债务暴雷,只能从上海虹桥铩羽而归了。儿子接班,尚须历练时日,71岁的他怎么退?
生于60年代:不甘心,再搏一把
相比生于1964年的吴亚军,这些生于50年代的地产老板们,更有隐退的资本,他们的儿女已然长大,但很难退休。
从这一点看,吴亚军无疑胜出了。对于富豪们来说,财富数字后面只是多一个0和少一个0的问题,关键要看人生的自由度。
现在,吴亚军退休了。地产界一大批60后老板,会作何感想?
或许,金科老板黄红云会说,他50岁时就把金科股份交给了蒋思海团队。那只是个特例。当年,黄红云卷入了徐翔金融案,是被迫交出权杖的。如今,他自得自乐,在垂帘听政,让秘书周达走在台前。
50年代的房企老板正在老去,60后成为地产圈老板的主力军。在上市公司,纯干地产的老板,就有30多位。
第一组:1961年
田明在中城联盟的光辉岁月,把朗诗变绿了,现在又要变成代建公司,很会顺应时代潮流;黄炽恒很想把海伦堡地产和物业都送上市,但很遗憾,都过不了关,只好天天在办公室练臂力,增强体魄。
第二组:1962年
雅居乐陈卓林想成为行业的君子,砸锅卖铁也在拼命还债,一年来勒紧裤腰带;滨江戚金兴醉心于产品,团结了一帮老兄弟供应商,在杭州的一亩三分地里,干得有声有色;中南建设处于暴雷边缘,但陈锦石有海门根据地,政府不会袖手旁观,不会出啥大乱子;荣盛发展偏安河北廊坊,耿建明喊出要为股东负责的口号,在艰难度日中;黄晞一个女流之辈,承袭前夫财富,野心并不大,倚仗高管做地产,钱散人聚,把股权激励给足。
第二组:1963年
白衣骑士孙宏斌,在为当年的疯狂并购埋单,贾跃亭、邓鸿,都是坑人的“朋友”;迷失多年后,远洋集团在最不该疯狂的时候收并购,李明陷入泥潭,但他心态好,反正自己持股不到2%;谭炳照把自己隐藏得很好,悄悄往敏捷香港的壳里注入资产,闷声发财;在河南,正商集团张敬国被胡葆森掩盖了光芒,这反而救了他,没有大举扩张。
第四组:1964年
郭英成是个不死鸟,上一次危机后,没有长记性,佳兆业深陷理财风波和债务暴雷之中;欧宗荣是个平衡大师,儿子们向黄仙枝学艺多年,也不见长进,正荣地产CEO只好再让给职业经理人;郭梓文过于追求多元化,医美成了半拉子工程,奥园地产也暴雷了;林龙安是个禹洲集团的象征,惧内、醉心政治,把董事长位置让给了夫人;黄若虹不声不响,把力高地产和物业弄上市,但在行业里没有他的记忆点;作为万通六君子的易小迪,还在苦苦支撑着阳光100,但时代早已抛弃了他。
第五组:1965年-1966年
配合协助调查,黄其森已进去半年了,泰禾的烂尾楼没人收拾局面;黄朝阳很低调,留洋会来的儿子做中骏商业,只是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纪海鹏是潮汕人,龙光地产危机,不得已卖高速公路股份;李华是深圳综合体大王,把尤达大师陈凯请去管理卓越集团,在北京拿地火了一把后,没声音了;金辉集团没有啥特点,林定强从不露面,有投诉说他盖的楼质量很差;德信在杭州虽没啥存在感,没有大规模扩展,反而救了胡一平。
第六组:1967年-1969年
曾焕沙很幸运,挖名将把地产和物业分别上市,后来卸磨杀驴了,从上海打道回南京;合景泰富处在暴雷边缘,拖欠了员工总值,孔健岷很想尽快支付;河南发洪水,康桥地产借机炒作楼盘,宋革委一声叹息;三好生旭辉被意外暴雷,林中要求蹲下来、不是躺下;林腾蛟天生是条“蛟”,却喜欢听别人喊“龙哥”,阳光城的阳光里,交织着暴雷声。
1970年以后:有创新,但错过了好时代
生于1970年代,43岁到52岁的年龄段,正是当打之年。
但这个年纪,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地产老板,并不是很多。
时代中国董事长岑钊雄,在大湾区闯出一片天地;温州人杨剑,以黑马姿态把中梁地产走向全国扩张;留过学的女中英豪罗韶颖,与哥哥一起缔造了东原地产,在制造企业和地产企业中相互切换工作场景;年轻的张园林,完全是靠产品实力走出江西,在当年万达和绿地的垄断之下,他可以成为江西一霸;打工人朱静,深受胡葆森教诲,与投资人创业十年,就把上坤地产带到港交所,缔造过辉煌的传奇。
他们,现在怎样了?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
时代中国处于暴雷边缘,岑钊雄从旧改中抽身很艰难;信奉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中梁地产布局过于分散,最终伤了杨剑;融信名声成于地王,也毁于地王,欧宗洪骑虎难下;女人的小心思,在东原淋漓尽致,罗韶颖玩出了产品特色;名字和产品一样,张园林的园林一骑绝尘,但扩张刚猛,新力倒下了;从创业开始,上坤就具备现代企业化制度管理,朱静很努力,很可惜遇到这个时代,也暴雷了。
这些70后,离退休还早,他们下一步该怎样走下去?
不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他们应该向龙湖吴亚军学习,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
还可以向万科学习。2017年,66岁的王石把万科交给了郁亮。他退休,恰逢万宝之争,顺坡下驴,和田朴珺炖红烧肉去了。
吴亚军之所以能放手,一是,龙湖早已搭建成一套成熟的仕官生和职业经理人体系,不是靠挖空降者来充实队伍;二是,龙湖在航道布局上已经成形,核心是地产+商业地产的完美搭配。
吴亚军的做法,正应了她的那句话:自律得自由。
附50位上市房企老板年龄表:
温馨提示:本文著作权,归房财经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