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5-22 14:01:36作者:佚名
一般而言,我们对洞穴的概念就是夹藏在山石之间,狭小逼仄,很难容得下什么东西。因为许多洞穴都是水流冲击侵蚀形成,所以除非十分古老的洞穴,否则都不会多么宽敞。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一位渔人误入一方洞穴,才找到了桃花源。《桃花源记》的洞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可见后面的世界是已经出了洞穴。
但是在湖北,发现了一个中国最大溶洞,高度足足有200米,长度超过60千米,不夸张地说开着直升机在里面逛一圈都毫无压力,内部空间比“桃花源”还要大上不知多少倍,它也算得上亚洲最大溶洞了。
01 有洞腾龙,天下独一
腾龙洞,位于湖北省利川市,离市区只有6千米的距离。这个洞无愧于“腾龙”之名,仅仅是洞口就宽64米,高74米,足以把一座二十层高的大楼完整地塞进去。
腾龙洞是目前世界已探知的洞穴中容积量最大的。可以同时容纳1000万人而丝毫不显拥挤,停放52000架波音747绰绰有余。
鬼斧神工,造化毓秀,行走在其中,除了抬头不见天日,竟浑然不觉身处洞内,更像是一下子从白日走入黑夜。
根据研究者在洞内发现的岩层分析,如此震撼人心的神迹,其形成时间要追溯到第四纪冰河时期,距今已有30万年的时间。三十万年的积累打磨,塑造了如今的“腾龙”之姿。
但是腾龙洞真正被我国学者发现和重视,以及旅游景点的开发,却是不足40年的时间。在这之前,腾龙洞一直籍籍无名,鲜为人知。
02 腾龙秘史:千百年的连续探索
古代的腾龙洞名为硝洞,虽然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洞,却很少有人进入探险,因为这个洞实在太大,进入的人甚至有人在其中迷路,再也出不来的。
《利川县志》记载,光绪年间,当地有一批采硝石的人,约莫几十个,壮着胆子背着大量的火把,石灰进入洞内,期望有所收获。
他们一路沿途用石灰做记号,举着火把前进。但是往前走了足足50里,竟然依然没有走到尽头。众人惊骇非常,眼见着火把已经用了过半,只好原路退出。
此后这个洞穴的神秘和凶险更是让人闻风丧胆,再也没人敢进去探索。近代以来,中国大地屡遭磨难,在沉沦与光复的交替中战斗,更没有人顾及这个洞穴。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研究被重视起来,才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神秘的硝洞。最早的一批科学家进入洞穴研究,但是苦于技术条件,资金十分有限,都只能做一些比较浅显的探查。
张良皋,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系的教授。他对神秘的硝洞十分痴迷,多次不顾危险亲自走进,考察研究。在有关硝洞的传闻,或真或假漫天飞舞的时候,他已经对硝洞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开始整理文件。
1985年,张良皋教授发表了《利川落水洞应该夺得世界排名》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文章中对这个洞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猜想,同时建立在严谨的考察和精确的数字之上,让人无法不信服。
很快,当地的县人民武装部组成了一支探险队,由部长和政委亲自带头进入硝洞进行探索。他们一边使用先进的探索设备进行解密,一边进行记录与探讨。
但是这个洞穴实在是太大了,仅靠6个人组成的小队实在难以完成探索任务。于是当地政府广纳人才,招募了多支民间有经验的小队,轮番进行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方才完成。
从1985年6月,数百人分成数十支小队,一直探索到1986年10月,才宣告基本探知清楚了硝洞的内部情况。他们把完整的探查报告提交给政府,并给这个洞取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腾龙洞。
腾龙洞并非一个完整的巨大洞穴,其内部分化出来了五层,上下排列,犹如五条交缠并肩的巨龙。这五层洞穴又各自蕴藏几十个大小支洞,合计300余个。
“洞天福地”,是腾龙洞的真实写照。
腾龙洞过于巨大,以至于内部竟然生出数百米高的大山,大山之中竟然还有奇洞,奇洞之中,又有数十米高的小山。洞山相蕴,让人目眩。
洞内还有无数条水流,不同的洞里有不同的水流,千百条水汇聚在一起,穿梭于广阔的洞群,犹如将其连通起来的血液。
但是,仅仅一次的探索并不能完全解开腾龙洞的神秘面纱,在之后的岁月里,又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进行科学的探查研究。
2006年,利川市政府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15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知名地质学家,组成了一支中外联合科学考察探险队。
这支探险队拥有比之前的武装队伍与民间队伍更强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分析能力,更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知腾龙洞的具体年份,成因等众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清江,属长江的一级支流,在古代被人称为“夷水”。
利川市的齐岳山就是它的源头,根据研究,初步判断清江就是形成腾龙洞这个水溶洞的根源所在。
因此,科学家们沿着清江利川段开始,抽丝剥茧地探知。经过20天的科考,最终将一份成果报告公布给了大众,这份报告里,藏了许多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外联合探险队队长鄢志武在发布的成果中称,经过实际测量与比对,腾龙洞从洞口向内4000米的洞道面积为23平方千米,属世界最大。
而1988年探知的腾龙洞长度52千米,也被再次刷新为59.8千米。大抵是由于之前的探索没有这一次细致,第一次探索难免有些不足之处。
在腾龙洞的一个支洞里,科考队还发现了一群哺乳动物的化石。这群小东西是科学家眼里的大宝贝,十分具有价值。它们中有大熊猫,如今所有人眼中的大宝贝,还有早已灭绝的剑齿象。
这些化石都是第四纪的遗物,而第四纪距今已经有二三十万年了,由此推测腾龙洞的历史起码也有这么久。水滴石穿,我们很难想象究竟要多少水滴,历经多少岁月才能溶蚀出这么大的腾龙洞。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把腾龙洞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最美六大洞穴之一”。
除此之外,中央军委将海军69i艇命名为“利川艇”,以彰显利川腾龙洞的宏伟壮观。腾龙洞有此殊荣,实在是理所当然。
03 探秘腾龙—水洞:卧龙吞江,贴壁临风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腾龙洞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景区,评级为5A。这个被清江历经30万年开凿出来的天下第一洞,值得让人不远千里前来一睹风采。
可能由于诸多原因,各位纵然心驰神往,却依然难以有机会前来一观。但没关系啊,今天跟着导游,看字识图,也能领略一二。
在利川,人可能找不到去大酒店,学校的车,但是一定能坐上去腾龙洞的车。
下了火车站就有去腾龙洞的专车;东门和西门也有腾龙洞的大巴车,价格不贵,几块钱说走就走。要是嫌挤,还能叫计程车,十分方便。不过最好的方式依然是自驾,省心省力。
到了腾龙洞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宛如摩天大楼般的洞口,仰头望不见顶,脖子都累坏了。低头就能看到一条湍急的河流从外向洞里冲击,最终消失在一片黑暗中。
这条河就是清江,它会在洞里潜伏约16千米之后再冒出来,然后浩浩荡荡地往东流去。而它经过的地方就是腾龙洞的前半段:水洞。
腾龙洞虽然复杂交错,但是整体上可以分为水洞和旱洞。参观的主体虽然是旱洞,但是水洞居于靠前的位置,是必经之路。
再说,水洞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由于清江的存在,水洞洞口的河流与其他落差的岩石形成了一个瀑布,它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卧龙吞江。
整条水流犹如一条澄澈的缎带,最终消失在黑漆漆的洞里。这水洞犹如一条盘卧的巨龙,一口将清江吞了进去,名字就由此而来。
卧龙吞江瀑布高低落差有40多米,声势浩大,动如雷霆。恐怕也只有壶口瀑布之类能与之较量一番,但是壶口瀑布的水是黄河水,显得浑浊苍劲;卧龙吞江瀑布的水是清江水,素来有“江清如莲,水深十丈而见石”的美誉。
水洞的通道是在岩壁上生生凿出来的。
贴着岩壁行走,抬头是高耸的洞顶,脚下是湍急的河流,耳边呼啸不绝的水声让人心魂震撼,脚步都不自觉加快了几分。
04 旱洞:仙家洞府,钟灵毓秀
过了水洞,才是真正的腾龙洞:旱洞。旱洞的洞口比水洞还要大上许多,高六十多米,宽七十多米,不像一个洞,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道通天的门。
景区官方曾经在开发腾龙洞的时候,动用了真正的直升飞机,从洞中飞行丝毫不受阻碍,可见腾龙洞的高阔无边。
科学研究发现,旱洞其实才是最早的腾龙洞,但是沧桑变换,河流改道。后来清江撞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现在的水洞,旧洞从此干涸,变成了旱洞。
两洞相邻,一个仿若海龙游荡,潺潺淅淅;一个却清净悠然,超脱洞府。
初入腾龙洞,尚且有亮堂的光,但是越往里走越发昏暗,最终在一个拐角处彻底失去了自然光。由于景区已经十分完善,不仅有专门修建的游客行走道路,而且不同的地方都布置了灯,结合附近情况,或明或暗,或亮白,或昏黄,恍若天成。
行走在洞中,脚下是坚实的石路,身边是呼啸的水流,头顶是盘旋的劲风。如果是毫无目的地闲逛,很快就会失去焦点,不知所踪。腾龙洞内部太复杂了,数百个支洞,如果不在里面呆上一大段时间,不可能记住自己的路。
不少人也会选择租借景区的电动车在洞内穿行,否则着实有些累人。
最有趣的莫过于腾龙洞内有山,山中还有洞。山与洞交叠错杂,让人目眩神迷。这些洞中山,山中洞是十足的圣地,终年清润凉爽,湿而不潮,酷而不寒,最适宜疗养,休憩。
如此巨大的旱洞,最难得的地方还在于空气流通,不会闷湿,而且不生虫蛇,随便找地方席地而坐,没有一丝的担忧。想来,我们并不愿从科学的角度去给个说法,更愿意相信这是造化神秀,虫蛇之类不敢造次。
由于腾龙洞过于复杂,若是毫无目的地漫逛,一星期也未必能够尽兴,腾龙洞景区早已经为游客们设计了最佳的路线已经相关展厅,让游客取其精华。
洞内共修建了50多个展厅,每个展厅的主题,风格各不相同,风趣盎然。有些展厅还收藏了象形石,栩栩如生,往往是最吸引人的物件了。
逛累了咱也该吃点什么,如果自备了食物当然最好,但是也有必要尝一下腾龙洞的美味。
利川的一大特色美味叫“合渣”,顾名思义,将豆腐渣,花生渣,肉渣之类掺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道菜的底子和主料,与利口的青菜和线椒混在一起炖煮上一番,盛出来撒上葱花、肉渣,一盘合渣就出锅了。
合渣其貌不扬,实际上香得流油。几种“渣”是灵魂所在,构建了整道菜的香味与鲜性,嫩肉弹脆爽朗,口感十足,菜椒更堪称点睛之笔,让人闻之食指大动,垂涎不已。
这样一盘分量十足的合渣,价格也不贵,往往在七八块一盘,稍微加点价格,还会送一些爽口小菜。
试想,在风朗水润的洞中,感受着凉怡的气温,吃上一盘合渣,再配些酒品茶水,当真是有种天上神仙的滋味,不似在人间。
除了合渣之外,当地最著名的还有烤腊肉。
腊肉是提前腌制好的,顾客买的时候只需要选好分量,快刀割下来,刀面就沾了一层香浓的油。烧一炉炭火,把腊肉放在上面烤到金黄,表皮酥脆,将最外面的油层刷下来,剩下的就是香而不腻的肉了。
当地人十分喜爱这种烤腊肉,甚至有说法将其誉为龙肉。不过这种腊肉的口感的确区别于寻常的肉,初品竟不知是什么做的;再加上腌制的酱料特殊,没有腊肉那种“臭”,半信半疑,也就当龙肉吃吧。
当然,为了保护腾龙洞的环境卫生与可持续性,这些卖美味的小摊要么就是在官方划出的商业区售卖,要么就是在洞外,并不能随处找到。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快饿了,一定要尽早去找吃的,别饥肠辘辘地奔波,可就不美了。
腾龙洞的自然风光天下一绝,经过悉心研究,景区官方编排设计了两种展出。
其一:激光秀。目眩的激光照射在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笋上,雕刻出一个个千奇百怪的形状。每一个石头都被光晕赋予了生命,代表着一个历史的传说与奇闻。
其二:歌舞秀。歌舞都是以本地土家神话故事为原型进行编排,含蓄动人,缠绵婉约。将人文与自然进行交织架构,颇有一番风味。
05 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探腾龙
但是无论如何,最吸引人的永远是腾龙洞的自然风光,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其余的一切都只是锦上添花。
它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更是我国科研,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腾龙洞为地壳研究,水文系统研究,生态环境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地,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许多高校相关专业也会将学生带过来进行实习研究。
不过,高校学生能来自然是好事,千万别当成公费旅游就好。要学到新东西,领悟新概念才是好的。若是秉持着学习求知的初心,回去却只发个朋友圈晒些图片,倒是落了下乘。
由于腾龙洞及周边区域凶险莫测,一些探险爱好者与专业人士也喜欢将其当作试炼之地,别有风味。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近些年我们社会上不乏一些擅自闯入未开发地区探险被困,酿成悲剧的案例。
“登山当攀珠峰,揽胜应探腾龙”。这是原全国作协副主席冯牧为腾龙洞题写的对联,他把珠峰与腾龙相提并论,足见其深厚眷爱。
腾龙洞也无愧于任何美誉,因为它是八百里清江,三十万年苦凿,方才开辟出的奇迹。
腾龙洞的问世,不仅为我国争夺了多项“世界第一”,而且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都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自然圣地,一段心潮澎湃的奇妙旅程。
参考信源
1,《探秘腾龙洞:中外联合科考》-恩施网
2,《恩施腾龙洞》-尤磊-《道路交通管理(2016.2)》
3,《腾龙洞:世界“洞霸”》-钟代高-《中国老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