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你疯了吗!我们怎么可能赢中国,我们可是西班牙啊!”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4 16:02:28作者:智慧百科
红周刊 编辑部 | 张桔
编者按
2023年1月,北向资金全月净买入A股1412亿元,在包含春节假期的情况下,仅用16个交易日就创出了自陆港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这充分说明外资延续了2022年四季度以来对A股的看好。
实际上,中外机构的兔年阿尔法探索之路蓄势已久。汇总本刊对内外资机构的采访看,趋势性抱团赛道龙头基本为组合底仓的思路,而进攻的弹性更多在深挖个性化、市值修复空间大的标的上,尤其是市值较小、业绩增速较高、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的赛道与公司越发受到青睐。即“小高新”(实际“小高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约定俗成以市值150亿以内、业绩增速30%为借鉴。)类标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一是由于,总量弹性不大的环境下,个股阿尔法的关注度有所上升,预计“小高新”企业的基本面变化会更显著,业绩弹性也更大;另一方面,当前处于经济修复幅度的观察验证期,指数从底部反弹至今幅度较大,短期可能处于震荡,大市值股票短期弹性有所减弱。卖方分析师更是对“小高新”类标的持续看好。近期,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在报告中也表示,“小高新”成为内外资机构掘金新方向。
这种布局思路在外资公募中也充分体现。接受《红周刊》专访时,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董事总经理周平表示:“北向资金疯狂扫货A股既是对去年下半年外资大幅流出的修正,也反映了外资对2023年中国经济和中国权益资产的乐观预期。”在成长的赛道中,周平更看好科创板,因为科创板偏重于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代表的硬科技,自2021下半年开始受半导体产业周期下行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封锁的影响,指数回撤了超过30%,目前处于底部位置。随着半导体产业周期反转以及国产替代紧迫性的加强,科创板有可能在今年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谈到兔年机构的超额收益之路,港股投资所起到的作用或许越来越大,内地机构以本土公募为首在港股的投资占比逐渐增加,“彩蛋”预期明显。
公募1月排名换新颜 领先者开年抢跑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创属性”成主要推手
先看内资机构,2022年四季度的政策调整叠加外资的大幅扫货让市场迅速回暖。今年1月,沪指月涨幅达5.39%,创业板指数达9.97%,而港股中的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月涨幅均超过10%。
在早春春风拂面下,公募基金1月的收益迅速走高。Wind显示,1月总共有5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过15%冲在前列,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两只分别为创金合信气候变化和金鹰转型动力。前者的现任基金经理为曹春林,他管理的新能源汽车和碳中和两只基金同样当月净值增长率超过15%,在2023年阿尔法战中起跑领先。
究其原因,2022年12月31日时点上的基金四季报能揭示大部分原因所在,以暂时领先的气候变化基金为例,该基金投资目标是精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主题相关证券,一直呈现出极为青睐新能源与资源类股票的特征。12月31日时,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呈现几大明显特征:首先是组合的持股集中度较高,全部持仓占比均超过6%且前五大重仓股的占比均超过8%;其次是一度在重仓中地位下降的比亚迪与宁德重回前两位,同时占比均超过9.5%,两者年初以来在二级市场涨幅均超过15%。
再次是其坚定持有的资源类股票涨幅可观,在最新的投资组合中,除宁德时代外,包括天齐锂业、永兴材料、中矿资源等公司年初以来上涨超20%;此外,四季度重回前十的恩捷股份和较少出现的光伏科创板公司天合光能,亦表现稳健。目前,10家重仓公司年内全部实现上涨。在季报中,曹春林表示未来组合策略上还是关注景气较高的核心资产。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的龙头个股。“不要期待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股票估值再回到2021年的高估值,这也不现实。它是估值相对合理,靠业绩增长来挣钱。”曹春林在最近的直播中如是表示。
曹春林所管的3只基金基本重仓一致,另两只是王喆和杨凡共管的金鹰转型动力以及周思越的东方区域发展,两只基金的重仓完全无重叠标的,且深耕的都是偏科技的成长类标的。先看前者,实际上去年四季度基金经理仅调换了一处重仓,新进了光伏公司福莱特,以及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奥特维,而当季前两大重仓是市场上大热的“钙钛矿电池”中的京山轻机和捷佳伟创。
特别是京山轻机在十大重仓中今年表现一枝独秀,迄今年内涨幅接近50%。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根据行业景气周期变化,配置了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处于上升周期的光伏产业链,重点配置了其中盈利有望大幅提升的细分板块,如电池片及后周期的设备材料等板块。而1月的调研记录显示,其基金经理似乎触角更为拓展,杨凡调研了上海钢联和神农集团。
对比看,东方区域发展的重仓行业更为集中,在潜在清盘风险的压力下,周思越选择了一边倒式的重仓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相关的公司,将上一季以地产为主打的十大重仓全部更换,幸运的是这一次她“赌”对了。从十大重仓股来看,开年至今全部上涨,特别是深信服、中国软件、科大讯飞的涨幅超过了25%,其所挖掘的佳发教育流通市值大约也就35亿,比较符合“小高新”的特征。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头两大重仓金山软件和用友网络目前表现稍显平淡。
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表示,成长股中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长期保持较高景气度仍是大概率,但要结合行业的资本开支、竞争格局等因素去审慎考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化,落地到2023年业绩的确定性上去考虑,以此再去判断估值高低,在此方向,仍看好储能、风电的高成长。此外注重新的技术方向:电池方向,PET铜箔、钠电池、燃料电池都可以保持跟踪关注,发电方向,异质结、钙钛矿、储能等也保持关注。
此外,他还重点提及了军工、半导体和数字经济。“军工、半导体都是经历了行业3年较高增长的行业,其贝塔均有所减弱,所以要找细分方向的机会,比如军工中,远程火箭弹可能放量带来一些机会,航发产业链仍维持30%-40%的增长,选择合适的估值位置;半导体中,国产化仍是趋势所在,那么寻找具备替代能力、国内惟一性的公司就比较重要,同时2023年下半年是否有半导体见底回升的周期也决定了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对应机会。数字经济相对分散,还是要落到具体的行业上,比如过去几年增速较高的金融、公用事业类国企等,在国产软件等方向的投入较多,估值也相对合理。”他如是强调。
同样看好半导体的还有华南某资产管理机构投资总监。他强调:“成长领域今年会把半导体排在第一位,因为其最大的优势是来自估值。该板块的估值已经杀到近几年非常低的一个位置,但行业大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不会改变。即便拿龙头之一的华创去跟光伏新贵比,它今年明年的估值低于迈为股份了,但矛盾的是半导体的有序经营好、更新节奏快。”
回看2022年四季度新增前50大重仓股中,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有约20只。
北向资金扫货核心资产做贝塔
“桥头堡”外资公募精耕细作成长标的
再看外资机构,北向资金近几个月的疯狂有目共睹,有卖方保守预计今年外资净流入将超过3000亿元,回归趋势性流入的基准水平。虽然北向整体扫货的对象主要是核心资产类公司,但这类公司的用途基本和公募组合一样,在重仓中作为底仓。但于细微之处,我们还捕捉到了外资布局科技成长谋求超额收益的目的。
Wind数据显示,在2022年底的北上持股市值的TOP30中,有流通盘相对适中且非传统强抱团股的汇川技术和先导智能,两家公司都可以被划入到新能源板块的范畴中。再对比看2023年1月1日到1月31日,在1月末按北上资金持股市值的前200名中,有国联股份、老百姓、八方股份、日月股份、三六零、九州通等一些不常上榜的名字,这似乎也说明外资在选股中逐渐开始差异化思路。
再通过外资的“桥头堡”外资公募更能直观捕捉外资思路。当前,内地的外资公募已快速扩展到6家,剔除掉变身后的上投摩根、泰达宏利和尚未正式开业的施罗德基金,能够被纳入观察样本的包括了贝莱德、路博迈和富达,这3家中更具参考价值的是最早成立的贝莱德。数据显示,目前该公司已成立的基金产品有4只,2022年四季度末凭借大约54亿元的规模在总资产排名中位列第143位。
具体看,贝莱德现有3只偏股混基和1只偏债混基,在权益类产品中最早成立的是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其A类份额在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37.91亿元,也是公司产品规模之最。复盘其成立以来的投资轨迹,能看到其重仓中核心资产与科技成长几乎平分秋色。从2021年末的巨星科技、道通科技等到2022年的固德威、禾迈、迈为、伯特利、联泓新科等,该基金通过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深度参与到科技成长的投资中。特别是其对迈为股份一路加仓,去年四季度其升至第一重仓。
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布局重点仍然在我们一直以来看好的高品质成长方向,如受益于全球能源局格变革及技术路径迭代、增长确定性较高的光伏设备,受益于长期订单好转、利润好转的电池产业链,受益于国产替代以及需求持续旺盛的半导体板块,以及受益于国内整体经济复苏的机械设备板块。”
而最新的调研显示,该基金的双基金经理之一唐华春节后调研了数字经济板块中的朗新科技。在回答能源数字化业务情况时,公司方回应“与电网相关的能源数字化业务,整体收入和2021年同比基本持平”。
对比来看,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成立于2022年的8月31日,四季报是其首份财报,曝光了其建仓思路。从十大重仓股的布局来看,前五大重仓宁德、腾讯、隆基、美团、阳光皆为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而顾家家居、恩捷、汇川、伟星新材、迈为这后五位重仓股,相对体现了基金经理的偏个性化思路。略显遗憾的是,目前该基金的最新净值还沉于面值之下。
在接受《红周刊》书面专访时,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董事总经理周平表示:“创业板和科创板都属于成长板块,但创业板的行业构成更加分散,所属公司的市值更大,上市时间更长。科创板偏重于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代表的硬科技,自2021下半年开始受半导体产业周期下行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封锁的影响,指数回撤了超过30%,目前处于底部位置。随着半导体产业周期反转以及国产替代紧迫性的加强,科创板有可能在今年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至于近期受政策催化活跃的北交所股票,周平也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流动性较低,资金流入流出对股价的影响也较大。目前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值和流动性还不足以容纳较大规模的资金,但部分私募和游资有可能开始布局。”
机构左侧布局有迹可寻
“小高新”标的渐入专业买手法眼
那么在基金、外资各有各精彩的表象下,究竟他们谋求超额收益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先透析2023年以来的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涨幅。
Wind显示,从年初至2月1日收盘的交易日中,目前排在沪深两市涨幅榜前十的公司基本为科技成长阵营中的公司,它们至今的涨幅均超过了70%,排在首位的是走出了10天9板的数字经济龙头恒久科技,其同时兼具信创、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等多个概念,即便年报预亏也无碍股价直冲云霄。
涨幅第二的通达动力作为新基建中的新贵,2023年涨幅也接近于翻番,而公司2022年12月中旬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曾表示,2022年公司营收整体保持平稳,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产品结构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造成的。
与恒久科技此前未被机构太过关注不同,通达动力在2022年的三季度就被中外机构所联手布局。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内地机构中信证券和公募广发瑞轩3个月定开均上榜。同时,具备一定外资属性的中信里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进进入前十,凭借大约141.96万股的持股量排在了第七位。
再看同一时间段涨幅三至第十的公司,赛为智能来自人工智能(AI)赛道隶属于数字经济,财富趋势可以被划入券商、创投板块,凯华材料是在北交所上市的电子元件制造商材料应用公司,中航产融可以被划入军工板块,中远海科同样是数字经济阵营中的一员,通达股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海天瑞声同样归属于数字经济,奥联电子主营产品汽车零部件。
而从二级市场看,科技成长阵营中的公司在1月以来接棒成为二级市场的旗手,最为强悍的主线之一就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其中AIGC概念带火了一批相关的股票,排头兵则是汉王科技和视觉中国。虽然游资的追捧不容忽视,但机构的推波助澜大概率也发挥了作用。以后者为例,去年三季度时就有保险、信托、公募等不同机构类型,同时在前十出现。
与这两者的偏概念不同,机构追逐超额收益更为关注赛道股,新能源赛道被外资和内资形成合力共识,后面大概率也成为行情主线之一,尤其是储能、钙钛矿、固态电池等一批新型新能源技术,更容易产生预期差被机构来追捧。
那么,科技成长阵营中起跑领先的公司,受益于概念催化的背后是否有业绩支撑呢?虽然当前上市公司年报尚未披露,但从基本落幕的基金年报预报披露可以窥见一二。整体来看,赛道方向的个股大多延续了较高的景气度。
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晚,A股共有2656家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1058家业绩预喜。其中,661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增,231家预计扭亏,28家预计续盈,138家业绩略增。从行业来看,最为突出的就是新能源和医药两大板块,而其中的部分标的恰好已经在今年的二级市场上轻舞飞扬。
例如上文提到的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了光伏化转型的京山轻机,卖方对该股的看点标注为“光伏设备+钙钛矿电池+特斯拉”等多重要素。据其公告,京山轻机预计2022年业绩大幅上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亿元—3.20亿元,同比增长92.00%—119.43%,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全资子公司晟成光伏新签订单数和年底在手订单数、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从二级市场看,该股2023年到目前的涨幅已经约为55%,而公募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去年三季度就已经新进重仓布局。
不过该股目前接近160亿的市值显然已脱离左侧布局范畴,相比之下创业板公司药易购无论28亿的市值还是年内仅约3%的涨幅,当前阶段还是显得物美价廉,毕竟从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407.81%—564.06%。再结合机构布局来看,摩根大通银行在去年三季度就上榜成为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或许可以看出中外机构的阿尔法探索之路蓄势已久,而基于左侧布局获得较高弹性的考虑,“小高新”类标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私募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官方磊指出:“一方面,总量弹性不大的环境下,个股阿尔法的关注度有所上升,预计‘小高新’企业的基本面变化会更显著,业绩弹性也更大;另一方面,当前处于经济修复幅度的观察验证期,指数从底部反弹至今幅度较大,短期可能处于震荡,大市值股票短期弹性有所减弱。”
“‘小高新’类标的一般具备较高的业绩增速和较高的新经济含量,具备了不错的成长性,而市值较小意味着成长性兑现后股价可能会有不错的涨幅。对于这类标的,更关注企业的中长期成长空间,选取符合国内新经济发展趋势、具有较强潜在政策驱动、具备清晰自我规划的投资标的,公司自身层面更加关注其产品的生命力和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他进一步阐述了选择这类标的的大体思路。
而亦有不愿具名的机构人士指出,在本周全面注册制开启的背景下,未来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是大势所趋,更多代表新经济的细分赛道龙头会涌现出来,而这恰好为机构左侧布局提供了更多选择。结合首月机构调研来看,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祥鑫科技接待调研次数达447次,公司早已被公募顶流冯明远重仓收入囊中。
再进一步分析属性近似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宝盈基金经理陈金伟表示:“科创跟创业,从行业组成看,科创关注度更高,原因是科创成份股里面占比较多的是电子、医药创新药、计算机,还有少量的光伏,成分占比高一些。创业板里面医药主要是大市值的核心资产,再加上新能源的占比太高,整体上不太看好,我比较看好计算机电子和医药的一些结构性机会。”
掘金超额收益中 港股戏份越来越重
恒生科技指数更具弹性成为首选
谈到兔年机构的超额收益之路,港股投资所起到的作用或许越来越大,内地机构以本土公募为首在港股的投资占比逐渐增加,而外资亦对港股分外重视,上文提到的贝莱德的第二只产品就为港股通远景视野,同时旗下几只基金四季报均显示在港股布下一定仓位。
Wind显示,开年以来,恒生指数上涨11.01%,延续了去年最后两个月的强势表现。而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扭转颓势,同一时间段上涨了13.75%。具体从30只成份股的首月表现来看,其中仅包括美团、快手等5只标的股出现小幅下跌,而在上涨的25家公司中,10家公司的涨幅超过了10%,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阅文集团、商汤和阿里巴巴,其中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的涨幅约为14.43%。
汇总春节后刚披露落幕的公募四季报,据华泰证券统计,截至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由此前的4.3%上升至5.8%,大致修复至2020年四季度水平,但较2021年一季度初港股牛市时的8.6%仓位仍有一定差距。至于公募集体提升含港量的原因,一方面自然与港股否极泰来式的表现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南下资金汹涌澎湃密不可分,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南下资金流入额超过1300亿元。
国金证券的研报显示,四季度国内公募含港股234只,当季收涨达210只。涨幅居前1/3的港股几乎都吸引到了新增基金将其纳入重仓,微盟集团、康方生物、锦欣生殖、新东方在线被较多基金慧眼相中。四季度新入选重仓的港股56只,其中55只收涨,洪九果品、微盟集团、和黄医药等表现抢眼。对于同时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AH股,无论持有的基金数量还是持股总市值均以港股为主流。
具体到公募基金经理和产品来看,顶流张坤和丘栋荣是旗帜鲜明地看多港股的代表,而即便是全球投资型的QDII,也不乏单一重配港股的例子出现,比如成立于2010年的老牌国际QDII信诚金砖四国,在最新的基金四季报中,我们并未看到在十大重仓中有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的股票,而是出现了清一色的港股霸屏,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联通、远东宏信、新秀丽。
有趣的是,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该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顾凡丁谨慎乐观:“港股估值模型的分子端或受益于国内经济的企稳复苏,分母端或受益于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双重利好构成对港股较有利的投资环境。今年港股投资的收益或受到行业布局及风险控制的影响:行业上关注符合国内政策引导或边际受益较大的板块,如科技、消费等;而国内外潜在矛盾难以短时间内完全解除,投资上也要控制好持仓风险,不宜盲目采取趋势投资。”
QDII已经如此一边倒,那么内地所孕育的港股通基金名正言顺全数重仓港股更在情理之中,不过极度青睐港股中未在内地上市的医药股还是最新的变化之处,比如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四季度它将上一季的偏地产和互联网龙头的十大重仓港股全部更换,几乎变成了清一色的港股医药股,这里面除了康龙化成是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外,包括微创医疗、再鼎医药等都是港股中的独门标的。本周四,港股中的b类医药股全面爆发,而该基金今年上涨已经约12%。
而外资并非仅仅热衷于北上,同样对南下亦青睐有加,以外资公募贝莱德打造的专属产品港股通远景视野为例,四季报的十大重仓中不仅有三大互联网龙头股,同时也有青岛啤酒与华润啤酒两大食品饮料股,还有友邦保险、中银香港两大金融股,另外同样是相对并不小众的华润置地、紫金矿业、中银航空租赁占据了另外三个重仓席位。特别的是,公司派出了三位基金经理联手管理,为该基金保驾护航,显示出了对港股投资足够的重视。
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总结:“2022年第四季度,港股市场经历了大幅回撤,又在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触底反弹。在此期间,我们的组合在仓位和个股上也做了较大变动。我们减掉了一些之前股价表现相对坚挺、基本面受疫情修复影响不大的股票,加仓了受益于防控政策放开的股票,例如食品饮料、澳门博彩、香港保险等。”
同为外资公募的路博迈基金董事总经理周平也对港股信心十足:“港股自去年10月底以来已经大幅反弹。由于港股自2021年初以来的下跌幅度巨大,尽管短期反弹幅度不小,但港股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上升空间依然很大。基金通过配置港股中独有的标的,如互联网平台公司和未在内地上市的医药公司,以及相对于A股具有极大估值优势的H股,有机会在市场复苏中获得比A股更高的收益。”
(本文已刊发于2月4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