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偷票房”是如何被操作的?

更新时间:2023-01-30 09:22:16作者:智慧百科

备受争议的“偷票房”是如何被操作的?

2023年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已经收官,67.57亿的成绩创下了影史第二。与此同时,处于票房“头部”的两部电影因为票房的竞争陷入争议,很多影迷纷纷晒出证据,认为存在资本垄断操纵、偷取票房等等造假行为。

这些“证据”中出现的不正常场景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操作?是谁在操作?中国电影市场存在哪些“偷票房”行为?其背后的利益方是谁,受害方是谁?行业和政府是如何监管的?是谁在决定院线的排片?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一位长期在一线参与电影宣发的业内人士。

观察者网:2023年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已经尘埃落定,今年上映的几部春节档电影和往年相比在影片类型和竞争态势上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最终的成绩是否达到了业界预期?

连城易脆:今年的春节档的确是一个可以载入影史的年份。

首先影片类型上绝对是春节档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次,其次是竞争态势上今年也同样极为激烈,堪称“血腥”——往年春节档都会有一两部滥竽充数的电影,今年每一部单独看都是比较能打的,背后的出品方和宣发方涵盖了中影、博纳、光线、欢喜、恒业、阿里、猫眼、联瑞、万达、横店、方特等一众头部影视公司,可以说是调动了极大的资源来把市场炒热。

至于最终的成绩,我想应该基本达到了业界的预期,甚至有所超出。

从总票房层面,今年春节档累计67.57亿元,仅次于2019年为春节档历史第二名,大年初一同时有2部电影单日票房突破4亿,这也是春节档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再看人次层面,今年春节档共有1.29亿人走入了影院观影,相较去年也多了1500万张票,这是市场回暖的一个非常不错的信号,足够的观众数量永远是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基础。

考虑到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到了一个极深的低谷状态,大量的影院、影视公司裁员甚至倒闭,今年春节档以如此强劲的势头复苏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的确为2023年的中国电影开了一个好头。


2023年的春节档,电影院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图片来源:ICphoto

观察者网:今年围绕春节档部分电影的票房和排片,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和猜测,有一个词“偷票房”被高频率提到。我们抛开对于具体电影的讨论,“偷票房”这样的行为在业界是否存在,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连城易脆:偷票房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往年这方面的话题一般体现在片方和影院之间的矛盾,像今年这样形成如此滔天巨浪般舆论效应还属首次。

偷票房的行为在过去有一个阶段确实比较严重且普遍,但是后来从国家机构到行业、平台等多方面联合整治以后,偷票房的频率、规模、严重程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了,虽然偶有发生,但是基本上不会太影响大局。因此“偷票房”这个词能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热点之一,确实还是让人感到些许意外。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先从概念定义说起。

第一,什么是偷票房?

电影院卖出的每一张电影票对应的购票款首先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剩下的部分,则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一起分成。

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其实都属于偷票房:

(1)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影院私自截留偷走了。当然,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

(2)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人的价格销售,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人,那么其中20元/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

(3)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原本属于它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

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

总之,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且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电影发行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等,都属于偷票房行为。

第二,为什么要偷票房?

首先是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超高的票房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

除此之外,导致偷票房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

比如包场观影情况下,包场客户会要求影院给出比最低发行价更低的票价折扣,而影院不愿意自掏腰包补差价,于是双方协商决定降价的同时不出票,这样包场客户得了便宜,电影院也偷了票房。

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候包场客户会希望影院在放映前给到比较长的映前、映后交流活动时间,但不愿意支付场租费用,影院也会选择让包场客户接受不出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作为包场方,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包场来支持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如果接受了不出票的条件,你所支付的票款是无法成为该电影票房的一部分的,反而是对电影的一种戕害。

第三,如何偷票房?

解释完偷票房的定义和动机后,再从技术层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偷票房一般是怎么操作的,进而也就知道该如何监察并抵制这种行为。

首先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手写票,此类行为一律视作偷票房。

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所有的电影票都应该使用指定的系统机打出票,是严禁一切手写票的操作的。 所以,但凡收到手写票,而没有正规机打电影票时,都可能存在偷票房的情况,就值得警惕注意。

还有一些偷票房的操作则比较隐蔽。

我们知道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猫眼、淘票票这类较大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购票,不过很多影院也都有自己的购票App和小程序,同样可以进行购票,那么这里其实就可能存在猫腻。

比如,影院为了留存顾客,可能会鼓励观众充值预付卡,或者付费成为影院的会员,然后提供折扣的方式引导其在影院的购票App和小程序购票。而这部分票款由于无法被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监测到,有一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截留,不再上报,或者只上报一部分。

想要发现上面这种偷票房的行为,一般则需要安排特定的监察人员,到影院实际进行观察才能发现。

《黑客帝国4》在国内上映时,片方以一定的费用雇佣了一批票房监察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去一些影院,通过该影城自身App或者小程序购买该电影的电影票进行观影。同时,利用片方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检查该电影票的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并在影厅内计数观影人数,和第三方购票平台的人数进行比对,看是否出现严重的超额现象。最后的确发现了一些影院存在这样的偷漏瞒报票房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恶意退票、双系统、结构票(套餐)的方式进行偷漏瞒报,限于篇幅所限,就不逐一展开介绍了。

观察者网:今年也有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去看电影发现了许多怪事,比如说,买好了一部电影的票,结果影院反映系统坏了,没法买,或者被告知必须看另外一部;又比如说,在买票软件上发现了很多时间在早晨或者午夜的场次排了某部影片,软件上显示满座现场一看却空空如也甚至根本没有这一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连城易脆:首先在初三的时候由于春节档的火爆,确实导致了购票系统的崩溃,直接使得全国有几千家影院在此期间无法售票。此时依然存在观众的购票需求,影院可能就会采取手写票或者其他形式。像这种情况,所有的电影都会被影响到。这部分票房能否被正常计入,取决于系统恢复后影院是否将崩溃期间的票房收入正常上报录入。

另外部分场次被影院退票更换为其他场次,这一般也是个别影院的操作,他们基于上座率考虑或者包场等情况,临时把某部电影的场次调整为另外一部电影,这很少会跟片方有什么关系,当然在业内一般不提倡这么做。

此外我想重点介绍所谓的早晨、午夜场次的满座现象。




有观众反映在购票时发现自己被退票,以及出现午夜满座的“幽灵场”(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购票App上的满座截图和偷票房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概率只是影院为了“凑排片”。

什么叫“凑排片”?例如,Y影院答应电影A排30%的排片,且签署了协议,Y影院正常排片以后发现还差了几场才能满足这个30%的比例,排不进去了,怎么办?就在大清早和大半夜排,但是这些场次显然属于无效场次,无法正常放映,为了避免观众购票,就故意设置为锁座。在平台上就显示为满座。

这个但凡有过电影节抢票经历的都很清楚,在开票前,每场都是显示满座,不代表售罄,只代表锁座,当然也不会计入票房。既然不会计入票房既不存在注水,也不存在偷票房。

而且这种情况受伤害的还是电影本身,因为片方真金白银付了钱购买影院的排片,但是影院兑现的却是一些无效排片,这显然不是片方愿意看到的。只是由于影院实在太多,很多时候片方在这方面很难很快监察到,且基于合作关系,也很难撕破脸去要求影院赔偿——毕竟在春节档这样的热门档期内,影院才是强势方。

观察者网:有观众反映自己买了A电影的票,但是手机和影院系统里都显示是B电影,电影院有没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靠终端的操作把观众贡献给A的票房在系统里算到B的数据里?很多观众质疑这里存在B电影和电影院勾结把A的票房偷来给了B。

连城易脆: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这种概率非常小。

回顾我刚才讲的内容你会发现,偷票房的主体大多数是一些不太规范的影院,很少是片方。因为从偷票房的种种操作可以看出,获益的是电影院,通过偷票房的方式回避了票款中需要缴税和分成的部分,而受害方往往是影片本身。

而片方如果要进行偷票房,其操作难度和风险会几何级数增大,属于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为,所以首先在逻辑上比较难成立。

从技术层面,如果要把电影A的票房在系统里算给B,那进行操作的人需要在很多层面进行造假,否则很容易被人发现,造假难度比较高。例如电影B产生了票房,必须要对应的排片数据,但是实际该排片是电影A,那么就需要对排片数据进行造假,同时还需要对下隐瞒观众,对上隐瞒平台,要真正瞒天过海,操作起来绝非易事。


图片来源:ICphoto

而且同时作为头部电影,倘若出现彼此之间偷票房的情况,大家都作为业内资深人士,也很难不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基本上就彻底告别电影行业了,处罚力度会极高。

此外春节档的电影大多数背后都有中影股份的身影,所以如果要彼此偷票房,就显得很诡异。

个人认为这次“偷票房”话题的意外火爆,更多还是行业外的人群基于比较感性的认知做出的一种揣测,所谓的证据在大多数层面更多证明的是部分不规范的影院存在问题,很难说明片方有什么问题。当然,这次全民级别的讨论也成了一次非常好的行业科普的机会。

希望在未来的春节档以及其他大档期中,大家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

观察者网:针对种种电影放映中的不规范现象,目前有关部门是如何监管和处罚的?普通观众如何有效投诉?

连城易脆:对于偷票房,当下的监管实际上非常的严格。

首先要了解一个事实:中国的电影市场网络化、数字化的水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的。打开猫眼专业版、灯塔专业版,可以查到它们根据大数据估算的各种电影市场数据。准确的票房数据可以通过电影局专资办的“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https://www.zgdypw.cn/)查看(需要账号),他们也有个“中国电影票房”APP可以查询。

而如今绝大多数人都会通过猫眼、淘票票这2个平台结合一些影管的App或者小程序进行购票,尤其是商业大片更是如此。因此这些平台都会抓取到影院具体的排片和销售数据,如果影院实际录入票房的数据与平台数据不符,就会遭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电影发行侧的追问。

另外像春节档这样的热门档期,除了国家层面的监管机构外,每一部电影的发行方和委托的第三方监察机构都会对影院,尤其是偏远的、单体的、有过前科的影院进行重点督查,想要进行大规模偷票房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

再加上经过多年的科普和舆论事件发酵,大多数人也都知道手写票是不规范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可能存在猫腻,都会迫使市场在一个更加合理健康的区间内进行活动。

总之,中国的票房管控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国家有一套很完善的管理办法监察票房,票房可以即时查询。专资实时查到当地每一家正常营业影院的票房。如果有异常,就会被看到。另外一旦发现偷票房的行为,可以找电影片方、当地的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公众号“电影票房监督”等进行举报。

观察者网:今年的春节档是一个很特别的契机,让大家对于电影的发行和院线经营有了更多的关注。一般来说,作为电影的发行方,为了让电影有更多的排片和票房,业内一般的公关方式是什么?这其中决定一个片方是强势还是弱势的因素是什么?

连城易脆:我们经常说的“宣发”这个概念,其实是指宣传和发行两件事情,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观众知道并决定去看这部电影,发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影院可以排映这部电影好给想看的观众得以观看的机会。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因此一部电影要获得更好的排片和票房,需要宣传和发行进行非常紧密的配合。

其中最主要也是关键的配合方式就在于发行要尽可能地在前期通过跟影院、影管、院线的合作撬动足够多的排片,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花钱购买,尤其是在春节档这样的热门档期内,排片费用都是非常巨大的。当开出这些排片以后,宣传方面就必须要用最大的力气去动员足够多的观众购买这些场次,尽可能地提高上座率。

如果排片高,上座率低,就出现了排片倒挂的现象,影院就会出现砍排片的情况。同样的,如果上座率非常优秀,影院就会主动给予更多的排片。

发行侧对于排片的干预主要集中在首周末或者前2天,后续干预力度就相对有限,主要还是电影本身的上座率和口碑情况,影院根据实际的排映产出比来做实时调整。

至于片方何时强势何时弱势,取决于市场的冷热情况。

例如像今年春节档7部电影同时竞争,且前期在体量、口碑上没有出现特别大差异的时候,片方就会相对弱势,因为在春节前几天,基本上影院随便排什么电影都会是基本满座,所以片方需要来求影院给予更多的排片。

不过也偶尔会有倒过来的现象,例如博纳当年在《中国医生》发行时,就会相对强势,因为当时市场上能卖座的影片非常少,影院如果不排映损失的就是自己。

不过大多数热门档期其实片方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层面,毕竟没有影院的排片支持,无从谈票房的积累。

观察者网:谁对电影的排片具有决定权?在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的产业链上,目前国内是否有逐渐趋向大资本垄断的趋势?

连城易脆:这里首先涉及院线、影管、影院这三个不同概念。

影院分单体影院和归属于影管公司的影院,前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单打独斗的影院,例如北京的三克影院,后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连锁店,例如万达、CGV、百丽宫、博纳、华谊旗下的影院。


中影旗下的影院,图片来源:ICphoto

然后每一家影院都是需要加入院线公司来统一进行拷贝寄送、票房结算的操作。所以就会出现某影院在资产和管理层面归属于A影管公司,但是在院线方面归属于B院线公司。

而在排片方面,如果是单体影院,基本上就是影院自己来决定排片,需要由每一部电影的发行方跟这些单体影院进行洽谈,来谋求更多的排片。

而对于归属影管公司的影院,电影的发行方则是直接和这些影管公司总部的负责人进行洽谈,确认排片协议后,影管总部会下发排片指导到各个门店,门店根据排片指导进行排片,门店本身的自由度相对较小。

而院线一般不干预旗下影院的排片,主要负责发行拷贝和票房结算的业务。

至于国内是否有逐渐向大资本垄断的趋势,暂时只能说确实存在部分头部公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比较大,但是并没有出现完全垄断一家独大的情况。

在这方面当初也有一些争议,比如万达系的影院会比较支持万达出品的电影,引来其他片方的不满,但是其实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影院决定排片主要还是看上座率,否则愣是支持一部没什么人看的电影,也会损坏自己的利益。

另外在这方面,美国曾经也有所谓的派拉蒙法案,也就是电影出品、制片公司不能涉足影院放映业务,避免造成上下游的垄断,不过这个法案在美国也已经被废除了。

观察者网:最后,从你的角度来看,春节档会的格局是否会因为今年的情况发生改变?头部两部影片在票房上激烈争夺的场景会再次出现吗?

连城易脆:今年春节档的格局基本上应该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了,接下来的市场应该会继续延续已经形成的这个大的趋势。

其实总体而言,今年春节从市场层面是发挥得非常不错了,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波实属意外且荒诞,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回归到电影本身层面的讨论中来,不要完全被情绪、立场、流量带着走,这样中国电影市场才能变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票房  春节档  排映  发行方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