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概念进入冷静期,问题出在哪?

更新时间:2022-06-05 20:31:38作者:未知

“人造肉”概念进入冷静期,问题出在哪?


作者|Pan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人造肉曾经也是大家眼中的“香饽饽”,不过近来,巨头们过得并不好。

以头部企业为例,Beyond Meat和丹麦燕麦奶巨头Oatly两家公司的股价今年已经下跌一半以上。其中Beyond Meat公司的股价较历史高点跌去九成,而刚刚上市一周年的Oatly公司股价也较发行价跌去了八成。

股价暴跌反映了许多问题,除去大环境的影响,或许直接反映了一个极具骨感的事实,那就是人造肉并没有那么香。

人造肉概念股价业绩遭双杀

从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在全球走红。当年5月,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佳IPO首日表现,上市短短两个月,Beyond Meat股价翻了5倍。随后,美国另外一家人造肉领军企业Impossible Foods宣布公司融资3亿美元。

中国市场上,星期零、珍肉、未食达等新锐植物肉品牌也乘着这波热度获得了融资,双塔食品、金字火腿、双汇发展等老牌肉制品企业接连入局;在市场端,餐饮巨头如肯德基、星巴克、必胜客等随后纷纷推出人造肉概念产品。2020年,Beyond Meat还针对中国市场专门推出了植物蛋白猪肉Beyond Pork。

但这股人造肉热潮在进入2021年后开始降温。

2021年7月,Beyond Meat的股价一路走低。截至今年5月12日,公司披露低于市场预期的一季报后,股价盘后一度暴跌25%至20.58美元/股,不但首次跌破发行价,更是较最高点下跌了90%。

一季报显示,由于高成本的制造工艺和持续增长的营销投入,Beyond Meat一季度净营收为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亏损为1.0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2727万美元呈扩大趋势。

而它的合作伙伴双塔食品也是如此。其今年一季报显示,双塔食品实现营收约4.49亿元,同比减少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148万元,同比减少48.3%。

不光“人造肉”,“人造奶”也同样遭遇了股价和业绩的双杀。5月13日,丹麦燕麦奶巨头Oatly迎来上市一周年,其股价较17美元/股的发行价已经下跌近八成。

Oatly的业绩同样表现不佳。第一季度,公司虽然营收达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6%,但净亏损达87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240万美元进一步扩大。

在股价暴跌、业绩惨淡的背后,曾火爆一时的人造肉在经历最初的繁华后,正一步步走向落寞。

人造肉为什么忽然“不香”了?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是美国人造肉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5%,但2021年全年总销售额不增反降0.5%。截至4月底,人造肉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5.8%。

国际食品信息理事会去年年底的一项调查,在植物肉市场最大的美国,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里尝试过植物肉产品,但只有40%的受访者有规律地食用植物肉。对于经常食用植物肉的人来说,只有约一半的人每周吃一次。

销量下滑,最直接原因在于消费者复购人造肉的比例不高。有业内人士认为,更深层原因在于人造肉的口感、价格及市场规模等因素造成的。

根据食品咨询公司Chew进行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植物肉产品在口感上能比肩传统肉类(牛肉)。

价格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别样肉客的牛肉产品零售价比市场牛肉售价高出125%左右,甚至比有机肉类高出40%。另一人造肉明星企业Impossible Food的植物基碎牛肉价格也比市场牛肉均价高出约100%。

与此同时,去年一些餐饮企业停止了与Beyond Meat的合作。美国餐饮企业Dunkin在本土有9000家门店,但大部分都停止销售了其提供的早餐香肠。

此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造肉一直面临着来自营养含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争议及不确定性。兴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在植物基食品中,不论是燕麦奶还是植物肉,蛋白质含量都明显偏低,只有动物基同类竞品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且植物基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比动物基食品偏高。

部分社会舆论则认为,长期的素食主义,会导致人体缺失某些必需的动物源营养素(如铁元素),导致需要从其他途径额外摄入(如各类营养补剂)甚至因此得病,而这一过程中的额外资源消耗,会导致植物基的环境成本更大。

整体来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造肉尚未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且囿于其在技术等方面面临的难题,短期内很难改变需求端。

人造肉高光时刻仍需等待

如今,人造肉只能做到形似而非神似,在口味、价格、营养方面还有待提升。在中国,由于消费者的认知深度和市场渗透率较低,人造肉还不太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在环境资源压力下,人造肉仍然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并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资本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资本将人造肉归到注重营销的新消费领域,但本质上,人造肉公司是由技术驱动发展的。因此, 未来资本可能会更青睐注重技术发展的企业,不再为某些创业公司编造的商业故事而买单。

随着投资的风口期过去,人造肉行业一直以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总言之,概念不会永远火热,人造肉尽管利好健康、利好环保,但现阶段的市场化普及还远没有达到预期,比起成为“代餐”,还不如说是一种补充。

本文标签: 牛肉  燕麦  肉类  beyond  人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