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6-13 18:00:27作者:未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周萍 长沙报道
“凝聚青春力量·服务三高四新”湖南省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就业系列公益服务活动湖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
湖南师范大学桃子湖文创园湘师书院里撑开的红色帐篷,就像一朵朵红花,在雨中热烈绽放。5月27日下午2点半,“凝聚青春力量·服务三高四新”湖南省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就业系列公益服务活动湖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会如期举办。
这是湖南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视频会议精神、湖南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实施方案的举措之一。
招聘会现场。
精准施策,把“稳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遭遇疫情封校的考验,湖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进一步压实就业责任机制,把“稳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加速形成全员推进就业态势。针对不同情况,学校主动应变,积极应对,精准施策:
一是全力拓宽优质就业市场,线上线下招聘同步发力,校地合作定向招聘,积极举办省级专项招聘,顺利推进就业供需对接项目建设;二是积极推进“云就业”服务,继续推进“云招聘”,多部门协同联动,火速开通网络面试间,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们搭建线上对接平台;三是持续搭建立体化培训体系,开展“就业大讲堂”求职能量训练营等10余项全校性就业能力培训品牌活动;四是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采取分类就业帮扶。
就业大讲堂。
精准定位,为毕业生“量体裁衣”
长沙疫情得到控制后,湖南师范大学迅速行动,于4月27日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和优化就业服务,坚决落实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以优秀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抢抓当前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期、冲刺期,湖南师范大学继续联合湖南桃子湖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做到5月份周周有招聘,全力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招聘会现场。
3月到5月底,湖南师范大学联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湖南省人才市场有限公司、湖南桃子湖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单位机构,为毕业生们组织了9场系列专场现场双选会,邀请了涵盖教育、软件、金融、装备制造、建筑、房地产、文化传媒、食品、医药、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的640家用人单位,吸引毕业生6035人。
其中,综合专场面向学校各专业毕业生,行业单位覆盖面广,有效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为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行业专场精准对接医疗集团、教育机构,举办了爱尔眼科、民办教育等专业对口、需求对口的招聘会。区域专场针对区域需求,学校积极作为,联合地市单位,组织区域专场或分场招聘。如3月12日,在湖南省师范类高校2022届毕业生暨湖南师范大学重点企事业单位春季大型供需见面会上,怀化市组团来校招聘,设立了56家组团招聘展位,涉及279家企事业单位的1611个招聘岗位,重点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5月24日,举办邵阳市北塔区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校园招聘面试会。
当前,“强省会”号角已经吹响,长沙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人才支撑需要承前启后、迭代升级,留在长沙成为不少毕业生的首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小张就通过双选会,找到了一家专注环保新工艺、新设备研发的公司从事技术研发,税前月薪8000元。
精准防疫,搭建专业化对接平台
为落实推进会精神,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现场双选会顺利进行,学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实地调研,制订完善的疫情防控预案和周密的实施方案。
会前,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湖南桃子湖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前置招聘环节,结合“线上”平台,严格人员入场和退场流程,确保招聘会流程可控、备案可查、数据可汇总。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提交资质信息、用人需求、防疫资料等;毕业生提前查询招聘单位和岗位信息,通过扫描会场二维码,云了解招聘会流程安排和现场布局。
会后,为持续给毕业生创造安全、有序、高效的求职就业环境,为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人才,组织人员认真总结、复盘方案与流程,全面统计、反馈招聘意见与数据。
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和精准防疫,湖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严格程序,优化服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方资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了专业化、精准化的对接平台,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据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介绍,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一把手工程”工作要求,压实学院主体责任;拓宽重点和优质领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岗位供给;加强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着力提升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完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完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全力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继续为湖南“强省会”“稳就业”“促就业”贡献力量,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