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规模创新高 基金大佬激辩后市丨基金下午茶

更新时间:2023-02-08 17:42:10作者:智慧百科

QDII基金规模创新高 基金大佬激辩后市丨基金下午茶

一、要闻速递

1.QDII基金规模创新高 近九成年内实现正收益

QDII基金近日表现亮眼。截至2月7日,今年以来全市场近九成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104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10%。投向美股市场的QDII基金表现更为强势,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可能成为美股科技股较好的长期买入时间窗口。

同时,QDII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共有222只QDII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规模达3267.81亿元,相较2021年末的2384.13亿元,增幅超37%。

2."倒车接人"还是震荡盘整 基金大佬激辩后市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大举买入,但A股"开门红"行情并未维持太长时间,随即出现震荡整理态势。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发文表达自己的担忧。他表示自己有些焦虑,公司产品净值连续5周创新高,但收益更多体现在持股的估值抬升,而不是业绩的释放。如此谨慎的态度,并非是个例。近期,在私募界有"魔女"之称的基金经理李蓓宣布大幅减仓。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高呼不要有"6000点不是梦,1万点刚起步"的想法。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整体经济展望乐观,市场估值仍有抬升空间,市场调整恰好提供了"倒车接人"的机会。一场"多空对决"就此展开,对于市场风格未来会如何演绎,众多投资人士也存在分歧。

3.频频参与定增 明星基金产品"吸金"显著

2023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高涨。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总规模已突破50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规模增长近1.7倍。

此外,根据基金参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结果推算,不少明星基金产品今年的最新规模相较于去年年底都有了明显增长,而"吸金"背后离不开业绩的支撑和投资者的支持。

4."明星"放权 "新锐"接棒 基金公司重组人才队列

如何避免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正成为当下基金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冯明远、王宗合、曲扬等明星基金经理相继"放权",将旗下部分基金交由其他基金经理单独管理。新锐"后浪"也密集袭来,多家基金公司提拔年轻的研究员为基金经理,为公司储备后备力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科技创新背景下行业变革加速,基金规模持续扩充等更需要专业化团队的协作能力,对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挑战。基金公司应当转变过度依赖"明星"的发展模式,搭建起完善的人才梯队,只有依靠团队取得的投资业绩,才会更稳定、更持续、可预期。

5.外资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全球最赚钱对冲基金城堡投资旗下公司QFII申请获受理

外资巨头正通过各种途径快马加鞭布局中国市场。去年以来,尽管A股整体走势震荡,全球资管巨头仍未停止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证监会官网显示,华尔街对冲基金城堡旗下城堡投资亚洲有限公司日前提交了QFII资格审批申请,该机构2月3日的申请状态显示为"受理通知"。扣除120亿美元巨额管理费后,2022年城堡投资仍大赚160亿美元。目前,城堡投资已取代桥水基金成为全球累计回报最高的对冲基金管理人。

据统计,目前已有734家机构获得QFII资格。同时,在施罗德基金于今年1月获批成立后,全市场已有7家公司成为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

二、基金视点

1.中融基金柯海东:整体看好消费行业在2023年的表现

2月8日,中融基金权益投资总监、中融竞争优势基金经理柯海东发表观点表示,预计经济修复仍然是2023上半年的市场主线,整体看好消费行业在2023年的表现,疫后修复、经济修复带来消费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首先,疫情对消费需求的压制主要包括消费场景的缺失、居民收入预期收缩等,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预计消费品需求会有恢复,尤其是可选消费品需求弹性可能更大。其次,2022年三季度大众消费品的成本跟随通胀达到了峰值,一旦成本持续改善,也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好的盈利弹性。具体到消费行业中重要的白酒板块,虽然近两年表现低迷,但白酒板块还是体现出一定的韧性。在他看来,白酒行业有两个趋势正在形成,一是头部的集中度提升,从消费者的习惯来看,"少喝酒,要喝就喝好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白酒行业及市场资源持续不断地向优势品牌和优势企业集中;二是一些地方区域性龙头发展强劲。现阶段仍然看好白酒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疫情过后,消费场景的恢复是确定的;二是经过近两年的回调,当前的白酒板块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2.摩根士丹利华鑫徐达:市场大幅调整风险较小 结构性机会可期

今年以来,内外多重利好因素加持之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虽然投资者对于复苏力度依然有分歧,但做多意愿整体较强。大摩资源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徐达表示,展望2023年,我们对于市场保持谨慎乐观。从基本面来看,虽然外需趋弱,但内需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有望在后半年出现大幅回升,叠加稳增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增速超越2022年具有一定可能性。从资金面来看,虽然部分投资者担心国内流动性边际收紧,但我们认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将继续支撑权益市场估值。短期来看,虽然年初以来外资高歌猛进,蓝筹的估值修复可能已经趋于尾声,后续需观察经济数据的实际修复,但内有政策托体,外有加息放缓,其认为市场虽然有一定的兑现压力,但大幅调整的风险较小,结构性机会可期。

3.中金公司: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 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中金公司指出,春节后国内经济活动延续修复态势,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放缓的方向仍在继续。但是,近期市场出现一些变化,港股A股都出现一定程度回调,前期强势的板块出现获利回吐。往后看,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我们近期持续跟踪的主要城市的拥堵指数和地铁出行人次在春节后快速反弹,工业煤耗量等高频数据回升力度也强于往年,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我们认为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4.中信建投:2023年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大规模扩产元年

中信建投指出,特斯拉、比克等国内外动力电池厂纷纷加大46系大圆柱电池的产能规划,2023年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大规模扩产元年,我们预计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在2022-2025年规划的46系大圆柱电池总产能分别达10、51、122、234GWh,CAGR为186%,总规划已达464GWh;预计2023全年46系大圆柱电池设备招标量有望达到20-30GWh,相关锂电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5.浙商证券:1月外储:预计短期人民币汇率维持震荡

浙商证券认为,2023年1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844.62亿美元,环比增加567.71亿美元,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压力继续缓解。1月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全月降幅约1.3%,叠加国内疫情过峰、经济修复及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全月升值2.8%收于6.76。我们维持人民币汇率短期震荡、全年升值的判断,二季度起升值趋势或更加明确,全年最高有望升至6.6。对于货币政策,短期关注央行短端流动性调控,核心指标为DR007,当前宽信用政策延续,继续提示1月信贷"开门红"超预期,2023年全年看,预计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

三、基金净值

开放式基金净值上涨TOP50:


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TOP50:


本文标签: a股  qdii  公募基金  基金产品  qfii  基金下午茶  

为您推荐

财联社2月13日电,据“清廉浙江”通报,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东伟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杭州市上城区监委监察调查。

财联社2月13日电,据“清廉浙江”通报,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东伟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杭州市上城区监委监察调查。,杭州市,上城区,杨东伟,浙江省,大运河,物产中大,监察调查,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2023-02-13 17:12

南昌高新区:给予人才购房补贴 最高800元/平米

南昌高新区:给予人才购房补贴 最高800元/平米,

2023-02-13 17:12

科技企业高管谈ChatGPT爆火:元宇宙概念很模糊,但已经在用AI了

科技企业高管谈ChatGPT爆火:元宇宙概念很模糊,但已经在用AI了,元宇宙,ai,chatgpt

2023-02-13 17:12

外交部介绍王毅访俄目的和考虑:同俄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

外交部介绍王毅访俄目的和考虑:同俄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 ,王毅,中俄关系,汪文斌,外交部,中俄

2023-02-13 17:10

路博迈基金周平:保持敬畏之心,追求安全、稳健且可复制的长线收益

路博迈基金周平:保持敬畏之心,追求安全、稳健且可复制的长线收益,外资,公募,长线收益,路博迈基金,机构调研记录,周平(1968年)

2023-02-13 17:08

规模诚可贵,业绩价更高!限购、增聘…这些热门基金打出控规模组合拳!

规模诚可贵,业绩价更高!限购、增聘…这些热门基金打出控规模组合拳!,广发,限购,增聘,和基金,基金产品,公募基金

2023-02-13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