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6-24 11:20:26作者:未知
2022年,湖北秭归的一名普通农妇站在河边,遥望着已彻底消失在大坝里的故乡,不禁哀婉道:“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家,我的田,都被淹了!”
张秉爱的故乡被淹,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而是因为一项惊天动地的工程——三峡水利!
当年大多数人家都在政府的安排下有序搬走了,但唯独张秉爱,凭着执拗,无论政府怎么做工作,都要留在村里,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张秉爱并不图巨额拆迁款,也不是什么刺儿头,她只是个带着小农思维的普通妇女。
张秉爱
20世纪30年代,长江中下游爆发了两次特大水灾,近30万人因此而丧生。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
自古以来,人力在天灾面前就格外渺小,尽管我们能预测到洪水就要来了,可当它真正到来时,仍是遍地哀鸿。
但是长久存在的洪水问题很难一步到位地解决,各种提议都在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论中落了空。
要将整个长江流域都制衡住,不让其再兴风作浪,即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要去控制这样一条贯穿中国的河,难度都是巨大的,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想都不敢想。
资料图
再者,即便有了一份可行的计划,要如何去实行,其中巨大的利益冲突要如何调节依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从1953年2月,到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五年时间里,毛主席先后六次召见了“长办”主任林一山,其中追问的无一不是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具体细节。
要建成这一大坝,我们需要投资多少?大坝建成后,又能使用多久呢?
他却没能得到一个肯定的回复。
“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一重大项目的安稳落地。”三峡工程建设项目只能暂时被迫搁置下来。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三峡工程项目才又被摆到了台面上。
三峡工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峡工程建设的作用已经不只是治理洪水、维护百姓安全,它还被赋予了发电、航运等使命。
只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决策是十全十美的,决策一旦开始实施,其中必定多多少少会牵涉到周边人的利益。
果不其然,工程还没开始建设,便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周围百姓的安置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计算,三峡大坝的蓄水水位已明确在150米到200米之间。
这也就意味着,大片的土地将被淹没,原住民只能搬离此地,到别处安家落户。
资料图
可中国人对故土总是有着深厚的情感!
要让他们离开这片土地,去往陌生的地方,并且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已经深埋水下,这在很多人看来实在是难以接受。
好在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同,有的人执念深,有的人执念浅。
经过政府百般劝说,外加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部分民众欣然同意搬家,支持国家工程的建设,当然,也有一部分民众不愿意搬离故乡,并表明,无论如何都会守在此地。
张秉爱一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不论政府怎么向张秉爱解释其中的利弊,张秉爱始终都不为所动,她表示这个家她不会搬,这个地方她住定了。今后不论什么后果,她都自愿承受。
资料图
政府亦只得妥协于张秉爱的坚持。
实则,张秉爱中间也有动摇过的。事情起因于儿子的一句话。
当日,儿子放学后气喘吁吁地跑到张秉爱跟前,问道:“大坝修建成功后,我们家会不会被淹?”
儿子的提问又何尝不是张秉爱心中担心的事情,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只是,比起真相,张秉爱更愿意坚持自己心中所想。
“不会的,我们会有办法的。”张秉爱是在说给儿子听,亦是在说给未来的自己听。
资料图
不日后,三峡大坝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村民们纷纷搬家离地,安置到了政府安排的地方。
遥望着众人匆匆忙忙搬家的脚步,张秉爱陷入了沉思,她的这一坚持到底是对还是错?几十年后,家里人会不会怨她?她之后的路又该如何走?
言及此处,众人质疑道,搬离故土,安家落户到别处,这么大的事情,张秉爱家为什么一直都是她出面,她丈夫呢?
当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所谓人定胜天,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事后,张秉爱回忆起自己跌宕的几十年人生,不禁苦笑道。
1981年,听从父母之命的张秉爱从山区嫁到江边,嫁给了一个名叫熊云建的男子。
资料图
这起婚事,所有人都很满意,除了当事人张秉爱。
嫁过去后,张秉爱才知,熊云建原来是个残疾人。
熊云建能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已是莫大的能耐,至于帮衬家里,下地干活,想都不要想。
聘礼已下,彩礼已收,张秉爱只得接受命运的安排。婚后,张秉爱为熊云建生下了一儿一女。
因为熊云建肢体残疾,全家里里外外,大事小事就悉数落到了张秉爱身上。
为度日,张秉爱多承包了几亩地,又栽了些果树。
土里刨食,一年下来,张秉爱是苦也出了,汗也流了,奈何,根本换不得几个子。
张秉爱尽心尽力地操持着整个家,但即便如此,她家还是全村最贫困的一户人家。
资料图
一度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都成了问题。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想让孩子们再走自己老路的张秉爱只是拼着自己的全力,撑着整个家。
就在张秉爱信心满满地要把家里的状况操持好的时候,三峡大坝工程倏然而至。
张秉爱自是也理解政府的用心。
之后在村委的口中,张秉爱得知,三峡大坝工程其实早在孙中山时期就已初具端倪。
长江流域洪灾泛滥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之前的领导人想到要建设这一庞大工程,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媒体报道
只是比起支持工程建设,张秉爱或是更为在意自己眼前的生活。
毕竟第二天一睁眼,全家人的吃食,孩子们明年的学费怎么凑够,才是张秉爱每天考虑最多的事情。
1992年4月3日,三峡工程的议案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由此,三峡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开始。
项目开始后,家乡相继竖起了诸多水位牌,其中以135米和175米的水位牌数量最为之多。
望着如此情景,张秉爱陷入了沉思。
资料图
不跟着政府走,她担心自己以后会后悔,担心耽误全家人的发展。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去了陌生的地方要如何过活,她连想都没想过。
终是一只鸡打破了当下的处境,事后张秉爱回忆道,都是命。
那日,张秉爱正又望着江水沉思,突然,一只鸡跑在了她家的院子里。
原来是邻居家在搬家时,一时没看好鸡,鸡不小心从笼子里跑了出来,越过隔墙,进了张秉爱家的院子。
终究一切发生,或许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
也正是因着这只鸡的出现,张秉爱毅然决定,这个家她不搬了。
资料图
至于根本原因,张秉爱之后回忆道:“纵是一只鸡都如此留恋它的家乡,更何况是人呢?”
当然,这只不过是张秉爱进一步证实自己心中所想而已,当下出来的任何一个物件,都会成为张秉爱的佐证物。
三峡工程就要启用,在当地工作人员不断对张秉爱做工作:“这个地方不能再待了!”
张秉爱决定搬迁到位势更高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依然待在故土,亦能时刻遥望着自己的故土。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刚开始,张秉爱对自己的这一决策是极为满意,亦是极为自豪的。
搬迁时,村民们脸上悲伤的表情,满脸的泪水进一步坐实了张秉爱不搬家的想法。
资料图
1995年4月10日,三峡库区首批移民在一众哀婉哭泣声中有序展开。
这一搬以后可就彻底回不来了,这一搬也就意味着他们生活了数千年的故土,屈原的故里将彻底沉入江底。
想到这,众人无不为之哀婉泣诉。
截止同年4月24日,村里121户434位村民在自家祠堂祖先灵前,对祖先做了最后的拜别,之后,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前往新居的路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不过须臾之间。
众人忙着搬迁之际,张秉爱亦没闲下来。她将家搬到了比原来住处海拔更高的位置。
但张秉爱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资料图
全家人向后搬迁,住宿环境极其恶劣不说,搬迁之后,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亦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搬迁之前,张秉爱还能靠种地,栽果树维持生计。搬迁之后,面对光秃秃的贫瘠山地,张秉爱一时犯了难。
终是邻居的一句话暂时救助了她。
和张秉爱一样,邻居在搬与不搬之间踌躇了几日后,毅然选择留在故土,和故土共生死。
考虑到自己之后的生计,邻居将之前种植的脐橙树悉数都搬迁到了居住地。
秭归是中国的脐橙之乡。
毫不夸张地说,脐橙称得上是秭归全体村民的衣食父母
因着这一缘由,当地父老乡亲将其亲切地称为“摇钱树”,“哑巴儿子”。
资料图
得益于邻居的好心提醒,张秉爱也将她家里的脐橙树搬迁到了她现在居住的地方。张秉爱想依着这些脐橙树再次发家,乃至脱贫。
奈何,这只是张秉爱的一厢情愿。
搬迁脐橙树容易,但要想将其再大面积种植发展起来,绝非易事。
人搬迁到新居后会挑水土,脐橙更是如此。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张秉爱家的日子没过好不说,甚至越来越艰难了。
人是需要认同感的。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搬迁出去的村民们的生活成了最后一株压死张秉爱的稻草。
资料图
国家在搬迁新居区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建设了相关工业、服务业及农业等项目。
听从国家指令的村民自然是在其中大获其利。
国家的助民益民政策还远不止于此。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创造出了一条“山上一条路,路侧一排房,房后一片园”的农业向后安置发展模式。
政府先是在海拔175米以上的地方,为村民们修筑了一条路,在路的两侧,又为村民们安置了相关住房。
而后,政府出资将1000多亩荒田相继开发出来,以让村民们种植柑橘。
背靠大树好乘凉,因着政府有力的指导,大规模的投资,一众移民的日子过的越发顺遂。外迁居民日子在趋向好的同时,三峡工程建设亦在有序进展中。
资料图
随着三峡工程项目的完善,移民们的生活逐步趋于稳定,张秉爱这类坚持自我的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
直到2007年,导演冯艳将一部名为《秉爱》的纪录片搬上银幕,众人才又知道了张秉爱的日常发展现状。
“和想象当中差远了。”是众人观影后的唯一的感受。
从影片中众人得知,因着张秉爱的倔强,孩子们的学业悉数被耽误,自己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差。
好在政府及时出手了。
考虑到张秉爱一家的情况特殊,政府充分给予她选择的机会,如果她想搬,她依旧还可以搬出原地,搬到政府安置的区域内。
资料图
被现实鞭笞的遍体鳞伤的张秉爱终是向生活妥协了。之后,张秉爱拿了政府的安置费,在路边新建了一间房。
两个高考落榜的儿子也在政府的安排下去新疆当了兵。
2020年,两个孩子正式退伍。机缘巧合之下,一位老板看到了《秉爱》,感慨于大时代下张秉爱的坚持,他伸出援手,将两个孩子招到了他的单位,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2022年,张秉爱会时常走到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山头处,遥望着滚滚江水,沉思道,如果她当初选择和村民们一起搬走,当下她的处境是不是会好很多?
-完-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