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陕甘宁老区:红底色·绿生态·好光景

更新时间:2022-06-27 17:30:49作者:未知

瞭望 陕甘宁老区:红底色·绿生态·好光景

“过去山上光秃秃,一棵树都是地标。现在遍地绿装,寻不下一片荒。”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浩 梁军 杨稳玺 王紫轩

四月的陕甘宁革命老区山花烂漫,风景正好。

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革命军队和广大人民在这里英勇斗争,锻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进入新时代,陕甘宁革命老区干群一心,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上图为2013年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荒山景象(资料图片,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供图);

下图为2022年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陈斌摄/本刊)

勇毅前行:“红色”中汲取力量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前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吸引了各地文艺工作者、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刘妮说,鲁艺旧址重焕生机,得益于延安不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鲁艺近年来开辟了革命文艺家个体馆群、艺术实践体验基地等多个场景,传承红色基因。

同一时空,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列宁学校新址,书声琅琅,身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坐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上课。一墙之隔的老校址依然保留着,几孔窑洞、几方旧桌,静静诉说岁月故事。

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当地“方圆十里仅一私学”的教育状况,创办了陕甘边区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边区穷苦百姓孩子从此有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南梁革命纪念馆馆长夏世鹏说,当地正在将列宁小学旧址改建为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以铭记党的宗旨、传承革命精神。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保护、管理、擦亮一个个红色地标中,老区干部和群众不断汲取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再造江南:“绿色”孕育大希望

延安吴起县,被称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此时的吴起山峁间,山桃花、杏花、苹果花吐芳竞艳。漫步林间,南沟村老支书闫志雄感慨道:“过去山上光秃秃,一棵树都是地标。现在遍地绿装,寻不下一片荒。”

肆虐的沙尘,曾是陕甘宁老区群众对春天最痛苦的回忆。多年来,为了向荒地要粮,人们越荒越垦、越垦越荒。

1999年起,闫志雄带领村民背着树苗、䦆头和干粮,天不亮就出门,栽树到天黑。“当时心里憋着股劲,下决心改变旧面貌、苦日子,一干就是20年。”闫志雄说。

一代代老区造林人风餐露宿,换来绿茵遍野。截至2021年,延安累计为上千万亩山川披上绿装,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山林似海的南沟村建起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群众吃上旅游饭,去年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

2013年起,甘肃庆阳市开始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子午岭横跨陕甘两省,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的落叶阔叶天然次生林。

2013年至2020年,庆阳市累计完成造林730.85万亩,其中,华池县全县近60万亩宜林荒山得到治理,9成农户在培育、出售苗木中实现增收或脱贫,3000多人在生态护林中就业。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满地跑,沙丘比房高。”位于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长期干旱少雨,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风沙肆虐,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盐池县群众开始大量种植柠条。在实践中,形成了跨区域、跨地界治理,全境覆盖、乔灌草相互搭配的生态治理模式。

遇土扎根、似草如林的柠条,在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之宝。

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建起了柠条加工厂,回收的柠条可加工成饲料,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2021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000元。”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说。

华丽转身:“新风景”绘好光景

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大型风机群伴着劲风转动,蔚为壮观。绿色转型,正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的风景线。

2020年,盐池县境内的宁夏深燃众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实现BOG制取液氦产品的示范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盐池生产的盐,曾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如今生产的氦气,正在助力解决全国战略氦资源短缺的‘卡脖子’问题。”公司副总经理常国宾自豪地说。

传统能源产业正告别粗放发展的老路,驶上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通过定压集气、全流程密闭集输等技术,实现“原油不落地,废气不外排、污水不外流”;电煤油改气工程,让采油厂年减少碳排放26万吨。

延安最大产煤县黄陵县,原煤生产过程中的煤矸石被制成新式建筑产品,用于西延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

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云说,煤矸石的“变废为宝”,正是老区能源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化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产业链高端不断延伸的缩影。■

本文标签: 瞭望  延安  盐池县  华池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