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短视频、组建英文宣讲团,首都高校多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更新时间:2022-11-17 12:30:31作者:智慧百科

拍摄短视频、组建英文宣讲团,首都高校多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建设专题网站,拍摄制作宣传片,充分调动校内媒体、国际资源……11月16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近期,首都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宣传中,各校发挥学科人才优势,积极创新形式,丰富传播手段,开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首都高校主动创新宣传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最新成果、展示先进事迹,聚焦重要论述、解读重要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全面学、深刻悟、用心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融入心中。

其中,北京大学利用校园融媒体平台、官方微信、校刊等宣传平台推出了“学习二十大,北大教授这样说”“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北大学生这样说”等特色专刊专栏,刊登学习二十大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和师生学习感悟,在全校形成学习宣传热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筹校内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资源,充分利用新闻网、校报、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橱窗展板等全媒体平台,全面宣传解读大会精神,设立网络专栏,刊发理论文章、学习体会,宣传典型经验。同时,以微党课、主题展览、“网络巡讲”等方式,营造校园“学习贯彻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站正式上线,开设“重要精神”“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权威解读”“学习资料”等专栏,作为学校集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微课堂”,为师生提供权威学习资料,全面展示师生学习动态。

北京化工大学整合学校“一网一报”“两微十号”官方融媒矩阵资源,集信息发布、新闻报道、资料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内容集成化、报道融媒化、传播分众化,为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重要帮助。

北京农学院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除组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式学习培训外,还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组织师生党员进村入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组织答题、拍微纪录片 多形式提高宣传质量

首都各高校还组织线上答题、策划微纪录片、拍摄短视频、推出融媒体产品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习宣传质量。其中,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中国新闻网推出的系列融视频《十年百变》,用生动的视听语言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环保、民生、体育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成就。

日前,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人民网共同创作的微纪录片《我们的盛会》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上线。参与创作的同学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电影人的担当和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在学习互动方面,北京工商大学选取了有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官方微信上推出“应知应会小测试”,面向师生展开;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特别策划了与党的二十大相关的“建功新时代”线上答题活动,师生每日参与答题后,可线上登录“荣誉墙”查看获取积分及徽章,激发师生学习兴趣。

发挥首都高校优势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具有人才储备、学科积淀等独特优势,是开展国际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介绍,首都高校还发挥自身外语语言和新闻传播人才智力优势,对外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北京外国语大学把握国际传播规律,依托北外多语种期刊方阵,积极扩大党的二十大精神辐射面、影响力,利用新媒体以及中外专家、外籍教师、留学生等人才资源,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阐释和国际传播工作,对外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影响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挥多语种优势,推出了“喜庆二十大·新时代青年多语种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系列短视频,不同语言的青年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世界语言讲述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创新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奋进中的中国面貌。

北京工业大学在对外宣传中还组建了一支英语宣讲团,向学校留学生、外籍教师介绍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内涵,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中国大国形象,营造“全员覆盖、分层学习”的双语学习氛围。

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对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善意有更为切身的体会。首都高校依托国际留学生向世界讲好关于二十大的中国故事,不仅组织引导国际留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收看、关注二十大,更通过校内外宣传学习平台,为国际留学生解读二十大报告。

北京大学阿根廷籍学生苏雅看过二十大报告后说:“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希望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

本文标签: 二十大  宣讲团  短视频  中国故事  首都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