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标?
2023-02-13
更新时间:2023-02-12 17:08:26作者:智慧百科
栋察楼盘
沈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核心产业发展,稳定经济发展支撑。 大力推进金融招商,持续引进持牌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管理总部、功能性总部,培育金融仲裁、风险管理等新兴金融业态。 抓好产业金融会客厅运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私募基金集聚区建设及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基金试点,加快金融创新开放步伐。抓好企业融资服务,落实好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加快现代商贸业转型升级,推进省市级电商直播基地、五爱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做好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申报,不断推动传统商贸业实现线下市场向线上下融合、内贸市场向内外贸协同市场转型升级。做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古城文化创意核心区,培育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业态。 围绕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沈阳中街等核心资源,加快文化、科技与新旅游、新商业、新城市的融合发展。 布局建设“中科文萃数字港”,配齐数字经济产业服务链条。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园、茂业中心等不少于5栋数字经济载体空间。加快“数字产业金廊”提质升级,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和央企总部衍生数字金融企业进驻,建设沈河区数字金融产业生态体系。加快科技发展,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等创新主体,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推进小微企业科技孵化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二)抓牢抓实项目建设,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华强、宝能、大家置业等金廊沿线项目为重点,积极推动解决规划调整、挡光补偿、信访维稳等问题,确保恒隆二、三期实现开工。 围绕30项重大工程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精准项目谋划工作,确保全年谋划项目数量不低于300个,亿元以上社会类项目开工不少于165个。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争取主动性,做好农大南、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专项债券申报工作。 强化高官台-2地块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加大赴外招商力度,策划举办沈河区服务业开放创新大会、楼宇大会、总部型经济论坛等品牌活动,引进签约项目160个,落地80个。聚焦楼宇载体集群化、园区化、特色化、数字化、品牌化“五化”发展,围绕提升楼宇集聚效应、开展楼宇分类培育、塑造楼宇品牌、提升楼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楼宇载体升级,新增3个亿元税收楼宇。创建楼宇联盟,强化楼宇招商,做大做强楼宇经济,打造东北区域楼宇经济第一强区、总部经济第一强区。
(三)优化城市规划建管,展现中心城区风采。投资13.28亿元实施135个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既有住宅电梯22部。 对万寿寺街、北二经街等重点背街小巷及慈恩寺巷、勒石巷等24条老旧小区周边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推进惠工街(惠工广场-小北关街)街路更新工程。 实施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对5处积水点位进行改造,摘除69处雨污混接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完成50%“四分类”示范小区建设任务。实施居民小区内网改造工程,计划改造20公里,涉及16个小区。 新建天坛一街、丰乐二街、南塔街前巷3座南二环人行过街地道,续建万科东第西规划路、北规划路及大德公馆西规划路3条规划路,拓宽顺通巷。 新建100个口袋公园。 科学谋划土地收储,加大市委旧址、热闹路北等地块招商力度,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出让工作。高效推进八家子9-1、西华北里等地块征收攻坚,做好中心里、古井路2甲等25个已晾地地块土地整理,推进解决凯宾斯基北、东森等历史遗留问题。
(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一网协同”“一码通城”建设,努力建设“一网统管”示范城区。高质量推进“双减”工作,全面推开沈河区“双减”精品项目。统筹区域社会资源,着力建设高品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推进金地峯汇等4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增加公办学前学位810个。加快实验学校东校区等5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第九中学等6所学校操场提标改造。 巩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成果,确保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0.5%。做实“健康沈河”工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叫响“中医药进小区”民生品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做实“品质养老”工程,完善老年医疗资源布局,建成60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加强重点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确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
(五)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深化“六邻”工程,强化“六邻共促”举措,充分释放“两邻”理念策源地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社区。逐步完善“五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性民生保障。做实“舒心就业”工程,完成5处商务楼宇就业服务站试点,打造13家舒心就业示范社区,构建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推广“沈阳业市”公共服务平台进社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就业1.69万人,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720人,创业带动就业162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47万人以内。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确保农民工讨薪案件动态清零。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搭建智慧消防平台,加大消防安全防控。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巩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防灾减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扎实开展禁毒攻坚。加强“四零”社区建设,夯实平安建设“人防”基础。
(六)聚焦“双碳”工作目标,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支持沈阳东部地区清洁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扩建6台燃气锅炉,支撑770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实施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强化臭氧污染治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提升污染源监管能力。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推进低尘机械化清扫作业。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严格落实排污口“一口一档”管理制度。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巡河管理,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清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严防各类饮用水水源风险隐患。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保持土壤安全利用率100%。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综合利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密防控环境安全风险。
责任编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