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7-01 14:30:24作者:未知
>>1000万人在用的智能报考工具,注册购买减200,帮你选出最合适的志愿!
高校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情,是改名字。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将近2000所公办高校,在过去20年里有差不多一半改过名字,而且这个改名的热潮还在延续——他们都在改,我不改就吃亏了。
那么高校通常怎么改名字呢?根据大学名字=X(地域)+Y(特色)+Z(级别)的公式,我们挨个来研究一下。
先简单说下可改动余地最有限的Z,也就是这个后缀,这个改动一般只有一个路径,就是升级:
“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要升本成为“学院”,各种“分校”变成“学院”,然后就是“学院”升格成“大学” 。
当然你想从“学院”升格成“大学”,那一定是从所有维度都满足升格条件才行,包括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其中的办学规模就跟你的招生情况有关,这里就互为因果了:
你名字改得好,能唬人,你就能招到更多的学生,你就能升格成“大学”;你升格成“大学”了,反过来又让你能招到更多的学生。
名字上的例外倒是也有,比如2016年中州大学改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这个看似称谓上的降级,其实仍然是专升本,类似还有一个著名例子是海淀走读大学改名为北京城市学院,“走读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里不提供住宿,所以它当年也叫“海跑”,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后反而声望大增。
如果说这几个属于明降暗升,那北京协和医学院绝对是改名圈里最霸气的存在,他们是真的自己从“大学”降格成“学院”:从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叫北京协和医学院,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连续多年排在医药类大学第一,且甩开第二名首都医科大学不止一个量级。
再来说中间的这个Y,也就是这个高校的核心ID是什么。
现在各位常常听到的,比如“科技”、“理工”、“财经”这类词,都是大学改名潮的产物。与之相对的,是另一批当年的常用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包括不限于:工业、矿业、地质、气象、水产、石油、煤炭、钢铁、纺织等等,现在还勉强存活的上世纪词汇,大概也就剩下“农林”了。
这么改的结果,是大家一眼望去根本没法知道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名字是洋气了,差异性却没了,又乏味还容易混淆,随手举几个例子:
工业→科技: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矿业→科技: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钢铁→科技: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工学→理工: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理工: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地质→理工: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理工: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财经: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水产→海洋: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
铁道→交通: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
气象→信息工程:成都气象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商学→工商: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
那你说有没有反着玩概念的呢?还真有,现在的四川轻化工大学,以前叫四川理工学院,那请问,有几个人知道“轻化工”是啥意思……当然他们这个改名也有无奈之处:你如果从四川理工学院直接改叫四川理工大学,成都理工怎么能答应?
当然像这样跟风改名,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人家的这个“联合”两个字是精髓,可是其他学校如果也想叫联合就不行:上世纪90年代,四川大学在合并成都科技大学之后,曾叫了几年的“四川联合大学”,却被认为是校史最尴尬的几年,最后还是改回了四川大学。类似的例子还包括河北联合大学(现华北理工大学)。
还有一些大学,也是改中间这个概念很失败,比如河北地质学院,为了蹭上“经济”这个热词,宁可把地域都降级了,改成石家庄经济学院,从地质直接变经济,堪称中国高校跨界改名之最,结果是失去了特色反而招生效果下降,最后又只好改成河北地质大学。类似的还有武汉纺织工学院,曾经改叫武汉科技学院,最后还是保留纺织两个字升级成了武汉纺织大学。
要说高校改名最好玩的,还是改那个代表地域的X。改地域的原则就一条:往大了改,越大越好。
最大的当然就是直接用“中国”了:华东计量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当然是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简直如重生一般。
比“中国”低一级的,不是XX省,而是大区:四川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理工大学
这里需要稍微普及一下,中国本身有七个大区,分别是: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当然几个大区的待遇又有不同,其中华东、华南、华中都是改名的热门,但是西北就显得有点荒凉了,所以原本叫西北的,比如西北纺织工学院,最后改成了西安工程大学。
不过大区名毕竟有限,高校那么多不够用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玩点文字游戏,比如华东变东华,华北变北华,华南变南华……如果一个外国人,看到中国有一所高校叫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是不是会觉得特别有国际影响力?实际上这是南华大学的英语名,南华大学在湖南衡阳,是一所双非院校,整体实力跟这个英文名确实不太匹配。
用这种大区变体名的高校不少,比如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等。这种变体改名大多数都改的不太成功,典型例子是中国纺织大学改成东华大学,国字号的称谓丢了,“纺织”特色也丢了,改完还以为是个民办学校。
这种完全把特色改没的例子还有江南大学,前身无锡轻工大学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211,结果与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之后,竟然直接选了江南学院的这个“江南”作为校名,也不知道是谁合并了谁。
接下来就是用省名了,这也是改名系列里最混乱的一个部分,这种改名的目的看上去只有一个:绝不能让你一眼看出这个高校在哪儿……
比如山东理工大学,以前叫淄博理工大学,而四川文理学院,是在四川东部的达州市,之前叫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用省名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江苏大学,可是外地人哪知道这所大学是在镇江:是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成的江苏大学。
省名用得最泛滥的是师范类院校,比如拿湖南和河南举例:
岳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
常德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湖南科技大学
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学院→湖南科技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人文科技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文理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工商学院;
你看这些高校,前面叫湖南的,没有一所在长沙,前面叫河南的,也没有一所在郑州。这不是给填报志愿的学生们埋坑吗?
同级别也就罢了,一不小心改到名校头上了怎么办?比如江苏师范大学,其实就是以前的徐州师范大学,你一下子从徐州升级到“省”了,对不明就里的人来说,那不是比南京师范大学还要强吗?所以后来像牡丹江师范学院申请改成黑龙江师范大学,就没有被通过,因为这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很不礼貌……类似的还有泸州医学院,想改成四川医科大学引起不满,最后改成西南医科大学才平息了争议。
如果不能直接用省名,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各省的简称,比如烟台师范学院,就改成了鲁东大学,而郴州的四所高校就合并成了湘南学院。
更绝的一种情况是直接借助某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比如渤海大学,这是最早的锦州师范学院,后来又叫辽宁商业高等专业学校。事实是,这个名字改完,学校在辽宁省的声望蹭蹭往上涨。
最后的最后,就只剩下蹭省会的名字了。有时候,城市名的作用比大区和省份的影响力更明显,比如南昌大学就宁可不叫江西大学,“哈尔滨”比“黑龙江”有吸引力,又或者学校在北京,那当然是尽量带上“北京”这个关键词,而不是选择叫“华北”或者“北方”,刚才我们其实举过一例,西北纺织工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工程,可是“西工程”的这个“西”,是“西安”的“西”。
所以回到大学名字=X(地域)+Y(特色)+Z(级别)这个公式,现在的大学们改个名字有多野呢?他们靠玩文字游戏,能让这个公式里的X、Y、Z全都不是本来的模样。
你以为你读的是一个“大学”,其实它前不久还是一个“学院”。
你以为你读的是“科技”大学,其实它以前的特色是“矿业”和“钢铁”。
你以为你读的是个在省会的大学,其实不百度的话,你都猜不到这个大学在哪儿。
玩呢?
**********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考生,网易教育特别推出“网易高考智愿”网站(daxue.163.com),为千万学子家长提供及时专业、深度权威的报考指导,帮助考生把握未来就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并传授报考方法技巧,更加人性化地切入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趋势。如果你有任何专业院校报考上的问题,欢迎登录daxue.163.com,一站式解决志愿填报+生涯规划的全套难题!
即日起到7月6日0点前,注册“网易高考智愿”网站购买会员卡志愿版/规划版,可尊享200元限时立减券!
省下一条香烟,少买一件衣服,减掉一节兴趣班
即可替孩子解锁七大升学攻略,掌握第一手权威院校数据——
探秘全国2860所高校,获取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探究1700+专业的选科建议、开设课程、就业前景
近3年各大院校专业的录取数据,精确到最低分和位次
近4年各大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洞察生源变化规律
精准算法,测出你被目标大学录取的概率
“冲稳保”三梯度模拟填报,AI智能诊断解读合理性
根据个人意向一键智能填报,独家定制升学方案。
机不可失,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赶紧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