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创业青年推动咖啡产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2-07-01 20:10:15作者:佚名

云南:创业青年推动咖啡产业发展


6月24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杨帆开的咖啡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新华社昆明7月1日电(记者郑博非、曹梦瑶、马淮钊)在一百年前马帮往来、歇脚喝茶的云南思茅古巷中,杨帆临街开设了一家主打普洱本地精品咖啡的咖啡馆。在几十公里外的大开河村,“咖三代”杨鸿简辞去教师工作,重回家乡开垦普洱最早规模化种植的咖啡园。

越来越多的云南创业青年在历史提供的深厚土壤上,精心培育咖啡产业,力争把普洱咖啡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第一次创业成功后,历史学毕业的杨帆来到普洱最早的历史街区寻找咖啡馆的店址,一眼便看中了戴家巷内有一百多年历史、采用走马转角楼形式的四合院。这个三进院落,在2012年被思茅区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6月24日,杨帆在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戴家巷内的咖啡馆向游客介绍咖啡。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我们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希望每一位来这里品尝咖啡的客人都能感受到一百年前普洱本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气息。”杨帆介绍道。

谈到开设咖啡馆的初衷,杨帆感慨道:“普洱有三宝,然而除了普洱茶和石斛花,很多人都不知道普洱也有历史悠久、品质良好的咖啡。”

同样促使杨帆选择咖啡产业的,还有2020年上映的青年创业电影《一点就到家》。杨帆希望自己能如影片主人公李绍群一样,在传统的种茶道路上另辟蹊径,带动村民种植高品质的咖啡鲜果。

2021年,杨帆和创业伙伴一同创立一草巷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保护普洱老街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咖啡+文旅”融合品牌。


6月24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游客在杨帆的咖啡馆品尝咖啡。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与杨帆一样,杨鸿简也致力于在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技术基础上引入新思维。

作为“咖三代”,杨鸿简的祖父、父亲是普洱最早从事规模化种植咖啡豆的农户。1988年,准备开辟中国市场的雀巢公司来到云南,寻访适合大规模开垦的咖啡田。经过多轮筛选,雀巢最终选定位于大开河村河谷内,杨家农田就在其中。

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加上河谷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大开河村的咖啡豆质量高,投产时间也很短。但是咖啡豆收购价格长期受咖啡期货交易价格的影响,浮动很大,咖农需要承担很大风险。

“这几年市场对于咖啡的热情不断升高。”杨鸿简说,如何增加咖啡豆附加值是如今关键。


云南省普洱市野鸭塘河谷庄园咖啡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带着从小对咖啡种植怀有的深厚感情,杨鸿简在2020年辞去昆明的教师职务,回到家乡大开河村,同其他咖农一道打造咖啡和文旅结合的野鸭塘河谷庄园。

在开垦完的咖啡田边,种上相思树、柚子树等树木,既修复森林植被,又防止病虫害发生;通过增加日晒和蜜处理等咖啡处理方式,减少因水洗鲜果而产生的大量污水,改善村子周围河水的水质……不同于父辈粗放的种植方式,为了保护位于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的庄园环境,杨鸿简和合作伙伴致力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设立招募义工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大开河村独特的种植历史和环境也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杨鸿简的庄园。短短一年时间,河谷庄园就迎来了16批、近200名以专业咖啡师为主要成员的义工团。他们来此帮助提升咖啡豆质量,义务为周边咖农普及咖啡果处理知识,讲解咖啡文化。

2021年,通过与周边咖农合作销售高品质熟豆、挂耳等咖啡产品,杨鸿简让产出的咖啡附加值比原先提高了10倍。1400多亩的咖啡园中,有200亩咖啡园取得欧盟有机认证,380亩通过改造成为高品质咖啡园。

正如《一点就到家》导演许宏宇解释影片英文名为何是《Coffee or Tea》时所说,Tea(茶)代表着传统中国文化,Coffee(咖啡)代表着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感受,不论是选择传统或是现代、中方或是西方,还是寻找共存,咖啡和茶都可以出自同一方土壤。

杨帆表示,一百年前的普洱当地人就是临街而坐,在街边质朴的茶馆里喝上一碗当地的普洱茶。现在之所以选择坚持开设路边咖啡馆,就是希望喝咖啡能像喝茶那样成为大众化习惯。

“我们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中国也有悠久的咖啡文化,云南也可以产出高性价比的咖啡。”谈到未来时,杨鸿简说。

本文标签: 咖啡  普洱  云南  普洱茶  庄园  曹梦瑶